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报告大全 > 正文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2025/08/24报告大全

微文呈现整理的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篇1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绩效目标情况。

20xx年我局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一是公共文化阵地持续优化。红色交通纪念馆、秋林镇红星村村史馆等一批公共文化阵地建成开放,文化馆完成升级打造,图书馆升级打造有序推进。博物馆创建为梓州历史文化科普基地和社区教育基地。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成功创建县级示范村镇25个、市级示范村镇2个;“三馆”数字化建设初见成效,疫情期间为群众提供各种在线服务。二是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完成。全县数字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全县建成县应急广播平台1个、乡镇前端33个、村(社区)前端462个、应急广播接收终端7478套、县镇村视频调度会议系统496套、城区防洪应急广播40套,通达率、长响率均提高到95%以上。三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深挖本土历史文化和红色资源,创作音乐故事剧《红色交通站—红蝴蝶》、音诗舞《启航.烈烈忠魂》等精品力作近10个。结合建党100周年、党史教育等,开展文艺活动40余场。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策划文物宣传、文艺展演、旅游推介等系列活动,参与群众万余人。开办书画研修班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亲历者大型口述史—听亲历者讲述”临展,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学党史·读经典”等系列活动,吸引观众近5万人次。支持群众文艺团体、戏曲团队发展,引导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服务。

(二)资金安排情况。主要表述政策(项目)资金安排、分解下达预算情况。

20xx年全系统项目资金共计22056.9483 万元,其中县级安排项目20397.1783万元,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1659.77 万元。预算下达到全系统各个单位资金情况:机关20943.3483万元;文化馆110.6万元;图书馆63万元;文物管理所940万元。其中机关项目资金17478.4万元主要用于印象涪江美丽岛旅游康养综合开发项目和西部写生基地道路建设。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分析。主要分析政策(项目)资金预算执行情况,以及预算管理情况。

20xx年项目严格按照预算实施,20xx年整个系统全年完成项目预算21356万元,占预算96.8%,全系统有700万元没有完成预算,其中文物管理所500万元、机关200万元没有完成预算,主要原因一是项目正在实施中,不具备拨款条件。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对照总体目标分析全年完成情况

20xx年工作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执行,职工工资各种补贴按月执行,不存在拖欠职工工资补贴等情况,文化站、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免费开放、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等民生工程按项目进度执行,其他特定项目除上级资金预算下达较晚无法实现,其他的及时按进度执行,所有支出都很好地完成了目标计划。

20xx年我局一是以夯牢基础为目的,文旅融合发展相得益彰。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有力。编制《三台县“两江一湖”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和北坝、乐安《乡村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创建梓州杜甫草堂、红花园脱贫攻坚等省级研学基地2家,培育具备研学课程设计及活动执行的承办机构2家。举办春季赏花季等乡村文旅系列活动2个。组织经营业主到明月村考察学习,文旅能人参加省级培训1期,6位文旅能人进入省库。研学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制定打造1个特色品牌和构建“1356N”基地建设规划战略目标,构建“一营多基”“3+2”(3天在营地,2天到基地开展研学教育活动)的研学教育体系,形成营地引领、基地协同的研学教育模式,在东南西北中5个片区打造10条精品线路,提升全县研学旅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文旅运营推介提质增效。利用《川报观察》《学习强国》、“文旅三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介宣传三台文旅100余次。组织各类文旅产品参加陕甘川宁旅游博览会等推介活动6次。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与重庆北碚区等对接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积极参加乐山旅博会、成都宽窄巷子旅游专题推介会活动,编印《三台旅游画册》,提升县域文旅影响力。

二是是以保护传承为使命,文化遗产利用亮点纷呈。文物保护不断加强。推进实施重点文物保护项目4个,在国家文物局新增立项2个、申报专项资金项目3个。查处2起在潼川古城墙保护范围内违规建设。组织公示重点文物管理使用单位消防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行动。开展野外抢救性保护4次,协助完成全县石窟寺调查、涪江流域郪王城遗址考古调查等项目。开展“革命文物展览展示”问题排查,完成县域内红色资源普查。邀请省级专家进行馆藏品鉴定,新增珍贵文物124件(其中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115件)。非遗传承得到巩固。以“创意天府、动感绵碚、遇见梓州”为主题组织首届川渝文创设计大赛,评选奖项118名。组织非遗传承人和项目参加省市非遗展示展览活动,潼川豆豉、剪纸等非遗项目在科博会、国际非遗节精彩展示。组织非遗传承人申报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全年非遗传承人入选全省文旅能人3名、突出贡献能人1名。宣传普及方式多样。制播“三台文物有话说”专题节目,在三台电视台、三台文旅等平台展播。举办“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公益课程。在“5.18国际博物馆日”、送戏下乡等活动中,发放资料、现场讲解,多角度、多形式、多途径讲解文物及背后的故事。与绵阳、遂宁等市、县博物馆开展馆际交流,组织藏品参与“四川宋代窖藏文物精品展”。

三是以日常监管为抓手,文旅市场监管稳定有序。市场监管常态化。督促落实安全生产属地、部门、业主的`具体责任。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建立安全隐患数据库。组织星级酒店、文保单位、公共文化场所等重点场所完善应急预案、开展消防演练。加强安全培训,狠抓防汛减灾防范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等专项检查,守牢文化和旅游安全防线。关键环节精细化。加强重要时段、重点点位安全生产监管,全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严守疫情防控红线,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组织文旅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会3次,全县范围内开展文旅行业疫情防控拉网式检查两轮。“四不两直”开展安全检查10次,检查星级酒店、A级景区等60余次。联合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落实鲁班水库水环境整治,组织开展常态化督查。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包括项目完成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情况,资金结余情况,违规记录等,对照项目计划完成目标,对截止评价时点的任务量完成、质量标准、进度计划、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并进行分析说明。

我局按照上级要求,全年目标建设绩效目标设定清晰准确,圆满完成了各项项目绩效目标任务,目标完成率100%。

(四)项目效益分析。

根据项目建设预期目标绩效指标按时圆满完成,项目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没有超额支出,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20xx年未完成项目主要是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项目、机关文化旅游资金,未完成主要原因主要是项目正在实施中,不具备拨款条件,今后工作中督促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20xx年我局项目支出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执行,经评价,该项目总体完成情况良好,资金绩效目标明确,预算编制合理,项目和资金管理较为落实,整体项目效果良好。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篇2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等十四项内容。

(二)项目绩效目标

居民建档率≥90%,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0%;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60%,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0%,老年人、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50%等。

(三)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资金到位情况:20xx年度上级下达至我区基层医机构基本公共卫生补助资金共计2466.1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下半年含昭山)1869.93,省级补助420.94万元、市级补助175.29万元,20xx年年内中央、省、市补助资金均已拨付到位。

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资金均进行了专项核算,使用合规,根据湘潭市卫健委印发《20xx年度湘潭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方案》文件要求截至12月7日前需下拨全年度应拨付经费的80%至基层,截至12月10日,已预拨经费2207.3万元至基层医疗机构(不含昭山),剩余20%基本公卫经费正在核算中,将根据年度考核结果进行拨付,预计3月前拨付到位。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 绩效评价目的

确保专项资金合理使用,按照“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的原则进行拨付,保障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基本满足基层医疗群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湘潭市岳塘区卫生健康局 湘潭市岳塘区财政局《20xx年度湘潭市岳塘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方案》文件开展20xx年度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考核工作。

(2)组织实施:成立基本药物绩效评价组于20xx年11月22日—11月26日对岳塘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十四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价,共检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乡镇卫生院1家。

(3)分析评价:通过绩效考核,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提高了对基本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强化了组织管理,规范了经费使用,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进一步细化;通过多种方式对基本公卫、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进行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项目经济性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项目的支出符合年初制定的预算目标,预算完成率100%。

(2)项目成本(预算)节约情况:在资金管理方面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控制专项资金的支出合法、合规使用,无节流、挤占、滥用情况。

2.项目效率性分析

(1)项目实施进度:该项目是按照工作的需求逐步进行,到20xx年底,项目支出执行进度为100%。

(2)项目完成质量:按照上级卫健部门和政府的要求履行职责,较好的完成基本公卫工作,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市级考核排名中名列第一。

3.项目效益性分析

七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逐步规范,群众健康素养、获得感和满意度逐年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慢病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五、有关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篇3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绩效目标情况。

20xx年我镇项目预算有共计7个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政府)一般行政管理事务,主要用于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教育和安全监管等;森林防灭火。应急处置等。

2.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国有企业人员补助),主要用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保障工作经费;

3.(群团)一般行政管理事务,主要用于保障群团建设、开展群团活动。

4.(党委)一般行政管理事务,主要用于保障党组织活动开展,组织党员进行培训。

5.污水处理及垃圾清运费,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及垃圾转运等。

6、基层政权化建设,主要用于行政区划调整后对办公室、会议室、便民服务中心的改造,保证正常办公。

7.产粮大县项目补助,主要用于渠道修建及基础设施建设。

(二)资金安排情况。

7个项目安排资金129.8950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政府)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安排资金72350元,预算资金已全部分解下达;

2.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国有企业人员补助),安排资金3,000.00元,预算资金已全部分解下达;

3.(群团)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安排资金20000元,预算资金已全部分解下达。

4.(党委)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安排资金26000元,预算资金已全部分解下达。

5.污水处理及垃圾清运费,安排资金417600元,预算资金已全部分解下达。

6.基层政权化建设,安排资金160000元,预算资金已全部分解下达。

7.产粮大县项目补助,安排资金600,000元,预算资金已全部分解下达。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分析。

截止20xx年12月31日,紫河镇7个项目已全部完成,整体坚持严格按年初预算,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运转正常。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全镇7个项目安排资金129.8950万元,完成129.8950万元,预算执行率100%。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政府)一般行政管理事务项目全年预算数7.2350万元,执行数为7.235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实施,森林防火、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改善。

2.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国有企业人员补助)项目全年预算数0.3万元,执行数为0.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实施,更好为国有企业退休职工服务。

3.(群团)一般行政管理事务项目全年预算数2万元,执行数为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的实施,群众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

4.(党委)一般行政管理事务项目全年预算数2.6万元,执行数为2.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的实施,党员教育培训的得以顺利开展,提高了党员素质。

5.乡镇污水处理及垃圾清运项目全年预算数41.76万元,执行数为41.7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的实施,镇域内污水及垃圾等的清运,提升镇容镇貌,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

6.基层政权化建设项目全年预算16万元,执行数为1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的实施,政府办公条件得以改善,方便群众办事。

7.产粮大县项目补助项目全年预算60万元,执行数为6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通过项目的实施,村级渠道修建及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改善。

(四)项目效益分析。

一是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升人们自身的素质;二是维护了社会稳定,保障了辖区内的安全,群众满意度很高;三是保障了镇各项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20xx年绩效目标按要求全部完成,在下一步工作中,将更加严格控制预算执行,做好项目资金管控,突出项目绩效效应,使项目资金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按照“花钱必问效”的原则,严格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并将绩效自评结果于8月1日前在县门户网站专栏板块予以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篇4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xx年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的通知》保财农〔20xx〕114号、 《保山市财政局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农村厕所改造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保财农〔20xx〕53号)等文件和绩效管理的有关要求,我县高度重视补助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现将绩效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一、农村“厕所革命”补助资金项目基本情况

(一)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

项目实施单位:施甸县13个乡镇。

项目主管单位:施甸县农业农村局。

项目性质:新建或改造。

建设规模和内容:新建或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450座。

资金投入或来源:实行先建后补的原则,验收合格新建或改造户厕每座补助1000元。

项目建设期限: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二)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改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实施单位:施甸县11个乡镇。

项目主管单位:施甸县农业农村局。

项目性质:新建或改造。

建设规模和内容:新建29座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改建。

资金投入或来源:实行先建后补的原则,验收合格新建每座补助10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二、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一)产出指标

预期绩效总目标: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新建或改造

3450座,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改建29座,改厕设施合格率≧95%,农村改厕数据库基本建成,截至20xx年底,资金执行率达100%。

达到的绩效目标和指标:实际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新建或改造3450座,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改建29座,完成率100%;改厕设施合格率达100%,农村改厕数据库基本建成,截至20xx年底,资金执行率达67.6%。

(二)效益指标

经县级验收组对全县13个乡镇实施的20xx年农村无害化户厕和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改建项目进行了验收,户厕抽验345座,合格345座,合格率100%,全县共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新建或改造3450座,合格345座。公厕抽验29座,合格29座,合格率100%。项目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通过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和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改建项目,降低了农村疾病发生率,节约了农村因病支出的医疗费,经济效益显著。

2.社会效益。通过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和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改建项目,提升了项目区无害化厕所覆盖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有效改善项目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项目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通过实施项目广泛开展培训,提高了项目区群众素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推进项目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3.生态效益。通过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和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改建项目,减少了粪便对土壤、水质等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通过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生态效益明显。

(三)满意度指标

无害化卫生户厕抽验服务对象345户,满意340户,满意度99.5%。规模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抽验服务对象29个村,满意29个村,满意度100%。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1.部分农村无害化卫生公厕管护不够到位。管护制度不完善未上墙,未指定专门公厕保洁员,普遍存在清洁程度差现象。在随抽查验收中,发现少部分公厕干净程度差,垃圾清运不及时,多数公厕由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轮流打扫,管护制度未上墙。少部分户厕清扫不及时、不卫生,尤其是沼气联通厕所卫生较差。

2.厕所改建补助资金拨付、兑付不及时。“厕所革命”专项资金只拨付了公厕、户厕的`一部分,由于县级财政资金调度困难,其余都未拨付。

3.尾水排放不规范。普遍存在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直排沟渠现象,对村庄水系造成污染。

(二)改进措施

1.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合力共建美丽家园。持续推动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自觉性主动性,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坚持厕所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的思路。建立保洁制度并上墙,指定1名公厕所在自然村保洁员为公厕专门保洁员,保持公厕长期清洁。加强宣传。组织乡村组干部进家入户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引导农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厕所长期保洁。

2.多方整合资源,争取资金投入。协调争取厕所改建补助资金拨付充分整合各部门各行业涉农资金,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格局,集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

3.规范尾水收集处理。通过建设尾水收集池资源化利用和逐步完善村庄污水处理系统来解决尾水排放不规范问题。指导督促农户建污水收集池还田还地,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建设村庄污水处理系统或补助农户建污水收集池资源化利用。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篇5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中方县司法局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专项经费为省拨专款,为履行特定职责、办理人民调解案件和开展业务工作支出的专项工作经费。20xx年度预算收入6万元,全年执行10.12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本年度全县乡镇村矛盾化解工作。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为保障司法行政工作正常运行,对中方县司法局20xx年度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专项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严格按照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司法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湘财政法〔20xx〕2号中关于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专项经费使用管理规定,通过对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司法局正常业务开支需求。执行绩效评价报告编报要求,对项目资金投入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由承担项目绩效股室对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并编制绩效报告;计财股对该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初步审核,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绩效评价,编写绩效评价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绩效评价等级:优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项目支出按财务规定流程,根据金额大小进行单位自行组织、报采购招投标等。经费支出5000元以上,需通过党组会议集体通过。

(二)项目过程情况。项目目标设定依据充分、合理;项目建设符合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相关规定;实现项目与过程管理有机结合。

(三)项目产出情况。

1、人民调解工作扎实有效。健全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积极推进人民调解研判预警机制,实行“以奖代补”、“一案一补”制度,按调解协议数发放人民调解员误工补贴,并确保经费落到实处。重点发挥医患、交通事故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第三方调解矛盾优势,妥善化解纠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有效避免了集体访和越级访发生。一年来,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74件,调处成功966件,调解成功率99%,无因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或处理不到位引发的群体性械斗、非正常死亡、群体性上访等事件。

2、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有序开展。根据司法部《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和《基层法律服务者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我县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采用行风自评、听证评议、回访当事人等方式,加大对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指导和监督,有效杜绝不作为、乱作为、乱收费等现象。一年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聘担任法律顾问8家,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代理诉讼案件42件,代理非诉讼案件9件,直接调解疑难纠纷11件,解答法律咨询481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6件,为公民和法人避免、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存在经费支出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财务人员业务熟悉程度不够等等情况

六、有关建议

专项经费严重不足,需增加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