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活动方案

2025/08/24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活动方案 篇1

一、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组员: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时间:

自10月10日起每周二至周五上午第二节下课结束后,(每周一升旗仪式)迅速到校园指定位置站队,进行集体跑操活动。

三、活动分组及地点:

操场负责人:XXXXXX

篮球场负责人:XX(带领1—2年级学生做简单活动)

班级负责人:班主任及搭班教师

参加班级:3-6年级全体学生(每班四列纵队站2.3.4.5跑道,体委站第一跑道,班主任,搭班教师在后分别站3。4跑道。)

四、 活动方法:

1、集体跑操:第二节下课后各班按活动要求迅速集合整队待命。

2、跑操过程中可以齐喊“1、2、3——4”和各班自选口号,要求口号一致,声音洪亮,积极向上。

3、结束后,各班班主任将本班学生安全带回。

五、活动要求:

1、学生每天在学校课间集体跑操距离为600——1000 米;

2、节假日和寒假期间学生要自觉坚持长跑并做好记录;

3、各班主任要做好每天跑操活动情况记录,在冬季课间跑操活动结束时,统计学生冬季跑操的总里程,上报教导处;

4、每班除去特殊学生(残疾、生病)情况外,其它学生必须参加;

4、每天长跑活动由赵海明负责教师考勤,冬季长跑活动结束时,交教导处存档。

六、评选与表彰:

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活动将评选“优秀组织”奖,对长跑活动开展好的班级进行表彰。对教师的参与活动情况与考勤纳入教师评优评先的考核中;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素质手册等档案。

七、集体跑操口号:

阳光体育、健康快乐、强身健体、立志成才。

阳光运动、快乐成长、挑战自我、超越梦想。

活动方案 篇2

为进一步做好暑期安全生产、防暑降温工作,确保广大职工的身心健康,及时把分局党委和工会的关怀送到工作在公路工程和养护、路政、收费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中,决定开展“情系一线职工”为主题的“平安度夏送清凉”活动。现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7月1日——9月30日

二、活动范围

在分局机关、工程建设项目工地、各公路站、路政执法中队和收费站开展“送清凉”活动,工程建设项目工地、各公路站、收费站为重点。

三、 活动对象

1、 工程建设一线的职工、机械操作人员、技术人员;

2、 各公路站生产一线的职工、养路工;

3、 收费站收费窗口工作人员;

4、 工作在一线的路政执法人员;

5、 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其他人员。

四、活动内容及方式

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 送清凉、送健康、送慰问和了解一线职工需求。

1、请专业人员对机关和各公路站、路政大队、收费站的空调、风扇进行维修、保养;

2、由工会领导带队,到各公路站、路政大队、收费站对坚持在生产一线职工、养路员和路政执法人员进行慰问,将茶叶、矿泉水、西瓜、毛巾、绿豆等防暑降温品送到职工、养路员和路政执法人员手中;

3、 由工会领导带队,到各公路工程项目部、施工工地对坚持在生产一线职工、机械操作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慰问,发放茶叶、矿泉水、西瓜、毛巾、绿豆等防暑降温品 ;

4、了解公路生产一线防暑降温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和防暑降温措施落实情况,提高一线工作人员劳动保护水平,部署“平安度夏送清凉”活动持续开展。

活动方案 篇3

各学院:

为做好20xx届毕业生就创业工作,有效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学校对毕业年级学生开展全覆盖、模块化活动,让学生在求职前快速掌握就业技能,力促学生求职“事半功倍”,尽早实现就业目标。

一、活动主题:

梦想扬帆职场起航

二、参加对象:

校本部20xx届毕业生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0xx年1月

四、活动内容

(一)企业导师进校园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特点和需求,开展更加贴近最新就业形势及企业用人基本要求的就业指导、职业发展、职业能力拓展等主题讲座,引导学生充分就业。每个学院可选择1-2场讲座,导师可由各学院自行聘请并报校就业指导中心,也可由校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安排。(讲座主题见附1)

(二)杰出校友分享会

学院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与毕业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并结合自身丰富经历为毕业生在学业、就业、创业及人生规划等方面的迷茫与困惑进行解答。

(三)就创业导师会诊

邀请省人社厅、南京市人社局专业导师,针对毕业生简历撰写、面试技巧、求职礼仪等方面,现场接受毕业生就业创业咨询,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指导服务。

(四)职业定位工作坊

邀请省人社厅职业规划专家到学院,通过交流及测试明确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性格特点,再通过的深刻分析,认识到自己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创业帮助。

(五)校园系列招聘活动

联系招聘企业校,分校区或学院举办校园系列招聘会;邀请校友举办“校友专场招聘会”;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类招聘会。

(六)“走进创业示范园”及创业沙龙

参观创业示范园并与那里的创业学生就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交流座谈,以创新的思维引导创业方向,寻找新的突破口。

(七)“特殊群体”毕业生就创业帮扶

1“特殊群体”毕业生包含就业困难毕业生、家庭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及少数民族毕业生,其中就业困难毕业生包括就业观念困难、就业心理困难、就业能力困难、就业专业困难等。

2学院摸清“特殊群体”毕业生底数,建立台账,准确掌握就业情况。

3学校及学院优先为“特殊群体”毕业生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

4学校为“特殊群体”毕业生提供就创业心理辅导及精细化就创业指导。

五、活动要求

(一)各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相关活动的组织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做到注重实效,精准帮扶。

(二)讲座或报告须选择配有主讲台、话筒等多媒体设备的报告厅或者阶梯教室等,悬挂统一横幅(横幅由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

(三)为给全校同学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实现资共享,每场招聘活动前,请各学院将岗位需求提交至校就业指导中心,由校就业指导中心在就创业网中公布并进行手机App推送,活动中悬挂统一横幅(横幅参照校就业指导中心指定格式)。

(四)请各学院于10月20日前将《活动计划一览表》(见附2)报校就业指导中心。每场活动结束后,请于一周内将活动信息、声像资料及报校就业指导中心。

(五)就创业导师会诊、职业定位工作坊和创业相关活动由校就业指导中心统一组织。活动具体时间、地点请详见各校区海报。

六、联系方式

活动方案 篇4

当我们高喊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时,我们谁也不能忽视那一切当中的特殊群体——因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学子,谁也无法闪避那求知欲背后苦苦挣扎的灵魂,他们的期待我们怎能无动于衷?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社会未来的栋梁之才,更应将它继承与发展。于是,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学校德育处会同团委、学生会于20xx年9月20日向全校师生发出了“爱心助学”活动倡议。

这次活动以“别丢弃我们的资源,别藏起我们的爱心”为主题,持之以恒进行废物回收,达到资源归类,建设“节约型校园”和爱心援手,资助贫困学子的双重目的。学生以班为单位,老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设立废物回收箱。每周由各班的爱心大使将矿泉水瓶和废纸交学校回收站,校学生会成员进行整理后统一出售,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学生。这项活动,在师生中反响热烈,得到了全校师生大力支持。

学校德育处认为,以这种爱心回收的方式在学生中启动“爱心德育”工程,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方面,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逐渐形成了“细处显爱心、时刻关心他人”的校园文化,润物无声;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持校园清洁,构建和谐校园。

三年来,这项爱心工程顺利实施,利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废纸等集得资金八千多元,共资助困难学生12人。在高二(3)班周晓峰同学患白血病住院期间,除师生捐款15000多元外,我校还专门从爱心回收基金中拿出了20xx元。钱或许不是很多,也只能救一时之急,但众人的爱心带给了他温暖,更鼓起了他生的希望。一位参与 “爱心回收”活动的学生满怀自豪地说道:“在这里,我感受到爱原来是如此简单,如此纯净,奉献爱的感觉让我内心充满了快乐,这也许就是平时所说的‘施比受有福’吧。”是的,我们的力量是很微薄,一只旁人不屑一顾的空塑料瓶,换取来的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毛钱。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能够做的也许并不多,但是我们可以关爱很多。众人的爱心携手,定能真情传天下。

20xx年9月的一天,学校德育处收到了06届毕业生陈冬(现在扬州大学)的一封来信,大意是:感谢母校三年来给他每学期五百元的资助(都是从爱心基金中支的),为顺利完成学业,在大学里已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开始自立、自强地面对人生。面对将来,仍有着许多不可知的磨难,但自己肯定会好好把握这次求学的机会,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技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才,不辜负学校的培养。他还说:“后塍有那么多和我素不相识的好心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热心资助,我才能顺利完成高中学业,他们传递给我的温暖我将永远感怀,必将涌泉相报。如果可能,我希望毕业后能回后塍工作,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自己的家乡,回报社会,回报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

后塍高中创造性地发起“垃圾回收——爱心德育”活动,营造了校园文化新风尚。树立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养成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使同学们体验到爱心助困道德高尚,学会珍惜生活、关爱他人。让爱飘扬在校园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爱、付出爱。现在,“学以至理,行以至诚”的校训已成为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力量和共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