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篇1
按照《运城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把近视眼防控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率。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预防措施:
一、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1.保证每个教室、宿舍、图书室内光线充足,使用有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每学期初由总务安排人对各教室灯管进行统一检查,更换不亮的灯管,平时各班如发现不亮的灯管由班主任及时上报总务处,总务处安排人及时更换。
2.每个教室都安装暗色的窗帘,以防黑板反光。教师上课期间如果不用电子屏幕时不要拉窗帘,以保证教室光线明亮。阴天时任课教师及时要开灯,以增加室内亮度。
3.为学生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鼓励学生个人购买坐姿矫正器。为每个教室配备一个视力箱。
4.学校规定至少每两周调换一次座位,方式为列轮换,以免两边的学生总是处在斜眼视位。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换,如按性格、听力、视力、学习互助组等特殊形式进行调换。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
学校统一要求教师做到:
1.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即: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有一市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看书、写字一小时后要休息片刻,并适当远望;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要歪着头或身子看书;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每位教师都要时时提醒和纠正学生的不良坐姿和用眼习惯,各班要把学生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当做常规管理的重要任务去抓。
2.教师认真备课,向45分钟要效率,做到心中有数,杜绝拖堂,保证课间休息10分钟,以减轻学生视觉疲劳。每天课外作业不得超过90分钟。
3.教师上课板书时要有条理,字迹工整,不写连笔字,字体大小要合适,以保证学生能轻松辨认。
三、保证眼保健操时间,提高眼保健操质量。
1.各班必须保证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时间,不得私自占为他用。当班教师负责监督和指导学生的眼保健操指法。
2.保健教师和体育教师随机进班检查学生做眼保健操情况,发现找不准穴位的学生及时纠正并反馈给班主任。
3.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平时依据反馈意见,对学生眼保健操手法、穴位做重点指导或教授。
4.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全体教师进行眼保健操再培训,使每位教师能正确撑指法,以便对学生进行指导。
5.学校成立眼保健操检查小组,由学生每天上下午对各班学生的眼保健操是否做了进行记录,由组长汇总后,每周一由学生公示一次结果,对表现不好的班级由领导给予点名批评。
四、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制。
体育与健康课程每周不少于3课时。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扎实做好“一课两操”(体育课、大课间操、眼保健操)。各班还要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好学生课间十分钟体育锻炼,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来缓解学生的视力疲劳。
五、积极宣传用眼知识,提高学生爱眼意识。
1.利用校内广播、橱窗、卫生知识讲座等宣传形式,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知识宣传。各班要利用班会、班报或宣传画等方式,经常对学生进行预防近视方面的教育,鼓励学生多吃蔬菜和水果,做到不挑食,在班上营造一个爱眼护眼的良好氛围。
2.组织好“爱眼周”专题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爱眼意识。
3.向学生及学生家长下发宣传材料,扩展宣传面。要求家长控制学生看电视和电脑时间,教育孩子看电视距离和时间要适当,根据调查发现由于过度看电视和电脑导致的近视其发展速度和近视程度比学习引发的近视还要严重。
六、做好视力监测,关注重点群体。
继续做好每年度两次视力检查工作,对已经近视的学生,通知家长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做及时治疗或矫正,以减缓下降的速度。对处于边缘视力的学生,及时向家长反馈信息,同该学生进行谈话,共同找出视力下降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纠正。同时,对他们做重点教育和监测,不要再使视力继续下滑。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幼儿认识眼睛构造、用途。
2、教育幼儿保护眼睛,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3、引导幼儿学习缓解眼睛疲劳的保健操。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眼睛的构造图,故事眼镜和鼻梁,幼儿不良行为的情景图(也可以是孩子和老师的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二、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
2、请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也看不到。
三、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必要性和保护眼睛的办法。
1、欣赏故事《眼镜和鼻梁》
提问: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眼镜带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视眼,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2、欣赏情景表演或看图片
(1)小朋友在用脏手揉眼睛。
提问:这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小结:小朋友的脏手上有很多的细菌,如果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生红眼病,我们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手绢或者卫生纸擦。
(2)小朋友头趴在桌子上画画。
提问:这个小朋友哪个地方做的不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平时还要注意什么事情?
小结:看书、画画时眼睛不能距离纸太近,也不要躺着看书,否则容易得近视眼。我们要在看书画画时抬起头,眼睛离开约1尺的距离。平时还要注意不要看电视的时间太长,看书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眺望一下。不要玩尖锐的东西,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胡萝卜、动物肝脏等食物。
四、引导幼儿做简单的锻炼眼睛的保健操。
1、教师示范眼睛保健操眼睛向上和向下、向左、向右看,然后向上、左、下、右转动,用手指轻轻按摩眼睛周围的肌肉,按摩眼睛上面的肌肉、下面的肌肉、太阳穴等。
2、幼儿在轻音乐的伴随下和老师一起做眼睛保健操。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眼睛的构造和卫生方面的知识,预防眼病。
2、让学生懂得爱护自己眼睛的重要性。
3、掌握保护眼睛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眼睛方面的资料。
2、对班级学生视力进行事先了解。
3、若干幅涂上油脂的眼镜,使眼睛看东西模糊。
4、挂图《眼睛生病了》。
教学过程:
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了解的有关眼睛的知识。
2、出示挂图《眼睛生病了》,教师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么了?眼睛会生什么病呢?
3、讨论:眼睛为什么会生病?教师小结:用脏手帕擦眼睛、揉眼睛、眼睛看书太久、看电视太疲劳、坐姿不端正等都会引起眼睛生病。
4、请若干学生带上涂有油脂的眼镜,让幼儿体验视力不好的痛苦。
5、学生集体讨论:怎样才能保护眼睛的视力呢?
教师总结:在看电视时,距离要电视2米以上的距离,看电视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要适当让眼睛休息;看书时要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仰着看书,看书时间过长,要让眼睛休息、向远处看、看绿颜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强、太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多吃胡萝卜,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对保护视力有很大好处;小朋友的毛巾、脸盆等要和父母隔开用,并定期对毛巾、脸盆进行消毒或清洗,防止相互传染;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6、保护明亮的眼睛。请小朋友集体做一做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教儿歌)带领学生做眼保健操。
7、教学延伸:教师带领学生去户外看东西,引导幼儿说说都看见了什么?自己看到最远的东西是什么?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体会眼睛的重要。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篇4
为切实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实现学生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的工作目标。并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特制订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全校师生要充分认识做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工作的重要性。要把“防近”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防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组成如下:
组 长: 吴礼敏 副组长: 张卫芳
组 员: 吴晶、胡艳琴、周桂华、许艺明、陈曼 郭世荣、李少华、刘小红、冷红珍、蔡文光
二、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把近视眼防控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
2.坚持综合防控原则。针对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坚持常抓不懈原则。把“防近”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学段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防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社会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会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合力。
三、建章立制,强化保健
学校制订“防近”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强化“防近”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一)学校将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在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墙报、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积极争取和动员家长及社会的参与,扩大宣传效果,形成全社会都来重视并参与“防近”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指导,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教师要懂得防治近视眼的知识,充分利用时间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读写时保持正确体位和姿势,做到三个“一”(眼书距离一尺,胸与桌后缘一拳远,手距笔尖一寸),坚持“二要,二不要”。
“二要”是:
(1)读写姿势要端正,眼书距离一尺;
(2)连续读书1小时应休息或远眺10分钟。
“二不要”是:
(1)不要在光线暗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边吃饭边看书;
(2)不要在走路、躺卧和晃动的车上看书。此外,看电视要有节制。
(三)建立学生用眼卫生的管理制度,强化对学生眼保健操的检查。建立健全班级、学校“防近”检查制度,每天眼保健操检查结果纳入班级一日常规考核之中。合理安排好课程与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上午与下午任课教师必须负责督促并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
(四)建立定期视力监测制度,每学期期初、期末对学生的视力进行二次监测,并统计分析,进行公布。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把每学 2 期视力检测结果通知家长,督促家长一起教育与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形成良好习惯。
四、加大投入,优化环境
学校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关于用眼卫生对环境的要求,对新校的教学环境全面规划,使新校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等教学条件全面达标。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提供符合标准的教室采光要求以及照明设备,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教室黑板做到无眩光,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提出整改方案,尽快落实整改。
五、落实职责,专项考核
我校“防近”领导小组依据《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防近”工作职责,落实具体“防近”措施。校长、教导处、班主任、体育教师、任课教师等都要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明确各自职责,纳入各自学校考核目标之中。
学校将在每学期期初对全校学生进行视力监测,作为各班“防近”的工作基础,期末再进行监测,做好患病率、发病率、恢复率等各类情况的统计分析,进行分档管理,并将检测结果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