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25/08/25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项目。在我参加过的培训中,只有这次给我的感受最深,这次的培训组织新颖,有专家的引领,自学的支持,群体的智慧,丰富的案例,媒体的整合,多样的评价,更难得可贵的是有着优秀的团队。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在这次培训学习中,邢育宝校长说过的一句话:”教师无情便无德,教师无才便无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正确的认知,不管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如何,应该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我自身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职业幸福感。

而学习专家、名师的教育教学相关策略后,我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汲取精华,能积极主动思考,真心探讨。这次的学习培训,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珍惜的充电机会。吴元贤教研员的讲座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必须加强计算教学与训练,吴元贤教研员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了这一点,他的讲座还让我明白了课前3分钟计算训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真做好错例分析,是提高计算教学能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计算训练要避免长时间集中训练。

这次教师培训也给我们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汲取专家们的精华。将这次学习的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我参加了西南大学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的学习。几个月以来,收获很多,下面就针对我这几个月以来的学习和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培训让我更好地理解教育教学工作。其次是培训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这次培训的内容包括了教育理论和教育xx动态,师德修养与教师心理调试。这些内容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从教学、德育工作、师生心理、职业规划以及法规政策这些方面为我们进行了指导,也就是涵盖了一名教师成长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在培训指导过程中,以案例为基础非常实际地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一、用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心理学基础指引自己的工作

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几位专家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专家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的指导,让我更加明确上好一堂专业课的标准,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二、感悟教师职业,升华自我素养

教师代表着“学生的老师”,也代表着“学生的学生”。作为教师,师德是必备的。在新课程xx理念的指引下,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更要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道德意识。

三、正确的职业规划

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而本次培训中,尤其是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新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1月18和19日为期两天的微课程教学培训,在石家庄市北方大厦石门会堂隆重召开。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微课程设计与应用培训会暨黎加厚教授微课程专题报告会在此举行。来自全省教体系统的教育局长、教研员、中小学校长、主任及各学科骨干教师近800人,聆听了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的报告。黎教授是一位学识渊博、精神矍铄、和蔼可亲的老人。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话语,精彩的案例,伴随着不时传来的阵阵掌声,让广大教师们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

在第一天的理论培训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与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我们称之为“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自此,“翻转课堂”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并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20xx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在我国,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和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相继开始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在翻转课堂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本文通过探究翻转课堂的起源、概念与基本特征,在分析国外实施案例的基础上,构建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我国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在19日这天的技术培训中,各市区百余名学科骨干教师学习了制作微视频的'几种技术,体验了在教学平台上创建微课程,并按照分组精心设计,通力合作,分别运用卫生纸和笔、prezi和录屏制作、手机录像和纸笔等方法,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创作了数十个精彩纷呈的微课程,老师们认真执着的敬业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这次微课培训为我省的教学改革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让全省教师又一次感受到了理念的冲击,真正让老师们领会到了微课程“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今年紧张而有序的暑期培训已经完成了五天的内容,还有一天就要结束了,还真是有些不舍。因为回顾过去的几天里,我的收获很多,感想也很多。尤其是在专家的引领下和同仁的帮助下,我给自己做出了新的教师职业未来发展规划。

一、历史问题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我有意无意间也曾给自己做过职业规划,希望自己能向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可是我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和困惑,就是在教科研水平提升方面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进展。每每遇到论文评比、案例大赛的时候,总是迫切地想参加,也积极地做出努力,但总是感觉无从下手,没有什么理论支撑,找不到合适的切入口,缺乏合适的科学方法和有效的数据收集。就在痛苦的徘徊、漫长的思考过程中,我错过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二、专家点拨

就在我茫然的时候,学校通知我来参加这次由鼓楼区政府、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组织的暑期青年教师的培训班。

起初我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不知道这次所谓的青年教师培训是不是仅仅雷声大雨点小,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可随着时间推移,我却发现自己已经深陷其中、一发不可收拾了!

先说第一天,相关部门邀请来中国教育风云人物,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老师给全体参训学员作了关于“新教育”的专题讲座。“新教育实验”是一场民间的教育改革运动。朱老师从缘起开始,一一细数了自己带领研究团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去粗取精,把自己仔细研究了多年的成果展示给我们。朱老师这种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乐于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引起了学员们阵阵自发的热烈掌声。坐在台下的我也听得热血沸腾,身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接下来的四天,高老师请来了很多数学教育的专家给我们做专题讲座,包括教授级高级教师陶维林老师,市教研员、课改专家王红兵老师,著名市学科带头人张爱平、侯正永老师,特级教师卜以楼,市优青周雪兵、许天枢、胡松老师。这些专家讲课时都采取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专业知识作为引领,具体实例作为载体,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陶维林老师的讲座,语言幽默、生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使人感到时间短暂,意犹未尽!

最后一天将是参训学员的教学设计案例汇报交流。早在培训开始之初,高老师就要求我们所有人在给定的三个课题中选择一个写一份教学设计,由于时间有限,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用无生上课的形式向专家、学员汇报。这样就可以有效利用每个人的资源,帮助大家共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心得体会

通过五天来的培训,我的感受非常深刻:教育主管部门的良苦用心,教研员老师的辛勤准备,客座专家的专业引领,学员们的'积极参与。

五天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我们的收获却是满满的。重归学生的状态是兴奋的,但这没有使我们逃避,而是帮助我们将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学生!还有一天时间了,在依依不舍间我充满期待:

期待能向同仁老师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期待能及时消化吸收所有专家的主题讲座;期待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本次培训的成果;更期待能有机会再次参加此类的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