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教学设计方案

2025/08/25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课文插图(或制作课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2)(或多媒体课件)。

2、观察、说话: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3、导人新课: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同桌或4人小组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

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1、设计表格(或课件),引导对比阅读。

a、先出示(点击)1日课内容,再读新课,划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白鹅 白公鹅

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玩相

b.从表中你发现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同:傲慢、派头;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3、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a、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侍候)

b.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c.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2、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作业

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函数的学习、研究有了一定的经验和基本方法,所以教学流程又分两条线,一条以内容为明线,另一条以研究函数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暗线,教学过程中同时展开。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引导学生叙述语言的逻辑性。

训练学生用函数性质进行解释,强化学生逻辑意识。其中第④小题是利用指数函数性质解决,注意区别。

⒁请学生考虑可以如何验证上述答案的正确。

学生实践。使用计算器验证,提高学生使用学习工具的意识。

⒂简单应用2:幂函数=( -3-3)x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求的值。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板演。对幂函数定义进一步巩固,对函数性质作初步应用。同时训练学生对初步答案进行筛选。

⒃简单应用2:

已知(a+1) <(3-2a) ,试求a的取值范围。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板演。

训练学生灵活使用性质解题。

数学交流⒄小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有哪些?你有哪些收获和经验?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引导。 让学生回顾,小结,将对学生形成知识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数学再现

⒅布置作业:

课本p.73 2、3、4、思考5思考5作为训练学生应用数学于实际的较好例子,应让能力较好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几点说明:

⑴本节课开始时要注意用相关熟悉例子引入新课。

⑵画函数图象时,如果学生已能够运用计算器或相关计算机软件作图,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以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并提高教学效率。

⑶由于课程标准对幂函数的研究范围有相对限制,故第11个问题要求较高,建议视具体情况选择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去括号法则.

2.应用:应用去括号法则,能按要求去括号.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不要只考虑括号内的部分项,而要考虑括号内的'每一项.

2.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知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符号简化,也便于合并同类项,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发现尝试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民主意识的体现.

2.学生学法:练习→去括号法则→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2.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则.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解答、归纳去括号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方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师:前边我们学习了同类项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提出问题(出示投影1)

1.下面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

① 与 ; ② 与 ; ③ 与 .

2.同类项具有哪两个特征?

3.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1) ; (2) ; (3) .

学生活动:1、2题学生口答,分别叫优、中、差的学生回答,3题(1)(2)小题学生抢答,(3)小题学生解决有了困难.

师提出问题:多项式 中有同类项吗?怎样把多项式 合并同类项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然后小组选代表回答,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学习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或投影(“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

1、教室黑板上写上活动的主题:“闪光的金钥匙”新闻发布会。

2、教师宣布会议内容,规则及奖励办法

二、内容:

同学们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以新闻发布的形式向大家作个汇报。

规则:

⑴ 按小组选一名“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先要全面了解小组内各位同学搜集到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⑵ “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记者”们的.提问。

奖励办法:

凡是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发言均可奖励一把“闪光的金钥匙”。

民主推荐:

1、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学充分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

2、组内评选:推出“新闻发言人”。

3、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

成果发布:

1、各小组依次进行介绍“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2、所有同学根据发言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

总结颁奖:

三、布置作业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里的人听。

第二课时

〖习作

一、再现生活

1、回忆近期开展的“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请他们提意见。

二、描述生活

1、指名同学在班内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

2、介绍同一传统文化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介绍。

3、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整理一下,写成一篇习作。

三、回味生活

1、小组内互阅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各自根据同学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2、教师选取优秀习作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的问题适当指导。

四、创造生活

1、把自己写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2、班内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1、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2、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3、

⑴ 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⑵ 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4、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⑴ 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⑵ 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读读背背

1、观察与认读:

⑴ 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⑵ 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⑴ 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⑵ 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

⑶ 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⑷ 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3、读读与背背:

⑴ 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⑵ 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第四课时

〖读读认认

1、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2、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

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展示台

1、学生商议展示方式。

2、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

3、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

4、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