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松坊溪的冬天》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体会作者看到景物时的心情。
3、在朗读、想象中,感受和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深入体会作者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雪中松坊溪的景物的特点。
2、学习抓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把句子写生动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或者背诵冬天的古诗)
一、创造阅读期待。
打开课文,快速读读9——18自然段,用一句话说说松坊溪的冬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读后交流)
说说作者写松坊溪的冬天美,分为几个部分写?(哪里到哪里)
(板书:雪中雪后)
二、读文析句赏景。
(一)过渡:这雪中的松坊溪究竟美在哪里?找出你最喜欢的美景,在旁边写上批注
A、飘雪图
出示: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1、指名读。师:你读的时候,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2、提示:从“像柳絮一般,像芦花一般,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你体会到了雪的什么特点?(轻、柔、白)
3、读出它的轻、柔、白(指名读——女生读)
4、 小结:在风中飞舞的雪花,洁白、轻柔、飘逸、壮观,如此美景让我们再来美美享受一下吧。
过渡:还有哪儿也令你陶醉?
B、溪石图
出示: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1)品读白色
师:雪中的松坊溪与平时的溪石有什么不同?(突出白色,比平时更美了。)
师:谁能读出冬天溪石的与众不同?
(2)读出动感:“读着读着,老师好象看到俩只雪白的狮子,你挨着我,我挨着你,闭着眼睛呼呼大谁呢!”你看到了什么?
那我们怎么读才能让画面动起来呢?(突出动词)
(3)仿说:溪石还会像什么
小结:“这些溪石真是栩栩如生,令人浮想联翩.”
过渡:你还觉得哪儿美?
C、石桥图
出示: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1、指名读。石桥留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美在哪里?
2、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找哪些字让你印象最深刻。品味:“雕”和“搭”。
(雕,精雕细琢,突出像艺术品一样美观。搭:动作轻盈,不会破坏雪景的'美。)作者用词多么精妙呀!
3、是呀,这雪中的石桥简直就是大自然奉献给我们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啊,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件精美的艺术品送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吗?
(二)师:雪中的松坊溪美得如诗如画,令人叹为观止,难怪作者会欢呼:下雪了。/雪降落在松坊村了。/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强调“了”和“停顿”)
(三)让我们配上音乐,再来回味一下雪中的美景。
(四)过渡:不知不觉,雪止了,作者迫不及待地出了门,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别急,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1、白雪世界(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听老师读,说说你的发现(都披着白雪)
a、师生合作读(就是这几个字,让松坊村穿上了冬天的服饰,读——)
(就是这几个字,让松坊村的每个角落都成了一个白雪世界,读——)
b、你还发现了什么?(由近到远,再从远到近)
小结:作者连用“六个”披着白雪,由近到远,再从远到近,起伏有变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白雪世界。
c、这白雪世界映在溪水中,于是,水中也有了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默读17、18小节(过渡:再把目光移到溪水里,你看到了什么?)
1、水中还有小生灵呢,溪鱼又有什么特点?
生说(一群又一群、多;色彩艳丽、美;姿态、动作迅速、活。)
指名读出溪鱼的灵动
2、这群可爱的溪鱼给冬天带来了什么?(静中有动,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有生机)
d、是啊,我们真该感谢那一群又一群美丽的彩色溪鱼,是它们为寂寞的村庄带来了热闹,是它们为冰冷的溪水带来了温暖,………这是多么可爱的一群小生灵啊!想不想化作一条美丽的彩色溪鱼,去溪水中畅游一番,把你的想法写成几句诗好吗?
d、请五个同学说串连成一首诗
小结:美丽的溪鱼是一首诗,松坊溪的冬天更是一首迷人的诗。
课件
漫天飞雪舞村溪
石披银装桥玉砌
水里水外雪世界
最喜溪鱼蕴生机
总结:课题是《松坊溪的冬天》,可是课文除了描写冬天的景色,还写了(平时的景色),这不是离题了吗?(映衬,对比,更突出松坊溪冬天的美)
板书:美(师:松坊溪的冬天真是美得素洁,美得高雅,美得别具一格)
三、作业设计
引导写:在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只要同学们有一颗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心,就一定能用自己的笔把家乡描绘得很美。
课件:
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篇2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松坊溪的冬天》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篇3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执教的《松坊溪的冬天》是实验教材中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松坊溪平时和冬天美丽动人的景象,重点描写了冬天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一、 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爱看课外书,善于积累课内外的好词好句。因此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决定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长处,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给足时间,在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导语引导学生将已内化的的知识和本课相关的内容运用在课堂的说话练习和有感情的朗读上,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 教学目标设定
一)教学目标
1.认读4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的美景。
3.抓住景物特点,展开想象,仿写一句话。
4.默读课文,能给课文划分段落。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感情,有感情的朗读。
三)、教学难点:
1)抓住景物特点,展开想象,仿写一句话。
2)正确划分段落。
三、 教学设计
1、联系生活实际涉及导入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导入语设计,主要是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引发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把本来离学生很远的南方高原地带小山村冬天的美景一下子就拉近了。老师用饱满的语言,把自己对冬天的感受说了出来,进一步拉近学生对作者优美语言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导语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
2、精心设计导学提示
设计导学提示题,是我备课过程中,最费时间、最用心、最艰难的一个环节。因为我知道,测试设计的是否合适,是关系到课是否能顺利进行的核心。在设计测试题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教研员高老师的有益指导。使我明白了如何出阅读课文的测试题。例如,本节课在写作方面的一个特点,就是作者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运用先概括再具体的写作手法把景物特点写出来的。设计测试题的时候,我们最早是用语言表述的.形式出的测试题。后来高老师帮我们巧妙的设计了表格的形式。这样设计后,学生做起来明了易行,也能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的能力。同时使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更清晰更直观。再例如在设计仿写一段话的内容时,我们开始设计的是仿照课文第17自然段的写法展开想象,把文中你喜欢的一处景物写具体。在最开始试讲中,我们发现学生写起来很困难。后来我们在高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设计了现在的这样的仿写内容,这样学生做题时的可操作性就更强了。
3、课中交流,各有侧重,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各位老师在听课过程中,会明显感到,我在处理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的时候,用了较多的时间,而且部分内容的处理和讲读课文差不多。这就是我们在备课中一直在思考的,虽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是他在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我们就要以此为范文,引领学生体会。例如在学习溪石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引导学生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话。在学习溪水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引导学生把不是排比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以此加深学生对排比句的理解。
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虽然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但是我没有做重点讲解,而是采用了以读代讲的形式。因为这一段的内容写得很美,很多修辞方法、写作方法在第一部分内容里已经出现。在这部分处理中,就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4、总结语升清,学生诵清
在课文的最后,我也借助排比的句式,从课文结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各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引导学生再美美的诵读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即总结语升情——学生诵情。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设想,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诚请各位老师指教。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领会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领会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过程:
一、引题由四季诗开始引入冬天------说说冬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冬天最特别的是雪-----上节课学过松坊溪平时的景色,今天来看松坊溪冬天的美景。出示课题。
二、观赏冬天美丽的雪景(幻灯片)让学生直观的欣赏雪景。
三、间接欣赏松坊溪的雪景-----听课文录音。
四、自己欣赏,读读“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到最后-----找找让你感到特别的句子(特别美,特别迷人,特别难读懂的,特别让你感动的……)
生自己读课文----------交流
分析几句重点句:
A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说说作者把飞舞的雪都比作了什么?读读这句好在哪?
(感受雪花轻、柔、美的特点)
B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说说作者把被白雪覆盖后的大小溪石比作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
(形状样子特点)写他们干什么?
此处,设计一个小高潮。教师画图---学生模拟写句
C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山上。
由远及近地写松坊村的白雪世界。
D雪后溪水映照着远山、石桥、溪石的雪影——发亮的白雪世界。
现出一派洁白素雅色。
E溪水中的.鱼,它是那么多,“有一群,又有一群”;它是那么美,“彩色的”,它是那么活波,“一下子都散开了,忽地,又都游出来了,又都集合起来,它们穿过倒映在水中的白雪世界,向前游过去了。”
这种静中有动的写法,暗示着即使是寒冬,这里仍蕴藏着无限生机的意味。
……
五、松坊溪的冬天美的如诗如画,我们家乡的冬天有美的如诗如画。
欣赏我们家乡冬天的照片(幻灯片)
六、再次感受松坊溪冬天的美景。配乐齐读课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