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活动观摩反思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活动观摩反思(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中班活动观摩反思 篇1
本次活动是主题:“好朋友”里面的一个语言活动。考虑到故事的内容很浅显,所以,我把整个活动设计为边看边说的谈话式教学活动,希望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活动一开始,胖胖猪的图画形象一出现,很多小朋友就叫出声来:“哎呀,是小猪噜噜”。我本来还想照书上用胖胖猪的名字,但小朋友这样一说,我马上接口认可小朋友的称呼:“对,是小猪噜噜,可是,今天他好象有点不开心,看,他怎么了?小朋友仔细观察后,纷纷发言,活动的开头很顺利,我们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自己认为的亮点是:活动开头中从容应对小朋友和自己原先设计不同的回答,认可他们的想法,让幼儿初步体会到被老师认可的愉悦,进入到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
第二环节中,我采用边看图边用猜测等方法,引导幼儿自由进行表达。因为问题很贴近生活,所以小朋友都积极地发言,说着自己的想法。在小鸟画面,我的引导语是:“小鸟她会为胖胖猪做什么呢?”小朋友沉思片刻后,靖怡说:“它给小猪噜噜讲故事。”我冲她点点头,恩,好听的故事小猪噜噜一定很喜欢,小朋友们都笑了笑。唯一说:“它给小猪噜噜家的花捉虫子。”为什么呢?我问,因为窗户这里有几盆花,唯一指着画面上小鸟边上的盆花说,我表扬她:唯一小朋友看得可真仔细!小朋友投以赞叹的眼光,唯一得意地抿嘴一笑。帆帆说:“它给他做个鬼脸,让他开心。”我朝他眨眨眼,肯定:“呦,这个主意好特别呀!也很……”其他小朋友马上接上:“很有趣,很好玩”!哈哈哈,大家都笑了。
(自己认为的.亮点是:从孩子们有趣不一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引导式的提问激发了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也鼓励着他们继续更进一步的观察。另外,我对不同回答的几名幼儿分别给予了恰当的评价。富有变化的评价语既肯定了他们的想法,也恰如其分地给了有效的回应,并让班上其他小朋友感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他们的情绪也受到了感染,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起来。)
在第三环节欣赏故事、谈话交流中,我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写有故事内容的红心,贴在图片四周,并随时记录小朋友的新想法,小朋友的目光和注意力又别吸引,把活动推向了总结的高潮,大家的回答非常热烈。
最后的绘画活动是作为活动的延伸活部分,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下自己的想法,并把它张贴在班级主题内,既丰富了主题墙,又美化了环境,还让小朋友体验到自我展示的自豪感,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幼儿园中班活动观摩反思 篇2
今天,我们教研组轮到我听课,说起来还真是紧张,这些日子一直在为昨天家长开放日上课准备着、忙碌着,时间飞快今天又是周五了,我们幼儿园实行的“推门听课”今天轮到我了,早上李老师说等会要来听我的课,紧张的我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准备的不是很充分,要请大家包涵了。”
活动开始了,在这次活动中,我所设计是的中班语言活动《蓝色小花》,活动的目标为两点:
1、理解故事角色的善良品格,感受温馨美好的作品情境。
2、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对故事中角色的理解。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我根据我班幼儿升入中班了,我把目标的第二个定为能清晰表达对故事中角色的理解,希望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幼儿有所提升,在活动后,我根据活动中情况首先感受到自己定的对本班的幼儿要求有点高了,如果变成:学说故事中角色间的对话,感受帮助、关心别人的情感 ,可能更好对于我们班的幼儿,更适合他们的能力。
我以一朵蓝色小花开在我们班,请幼儿和花打招呼,拉近蓝色小花和孩子们的距离,接着教师边讲述边出示图片,由于讲说过程中,我把对话没有特别拿出来学说,孩子们理解的不透,孩子们对于角色的对话孩子们只是大至的过了,有老师的一句你为什么喜欢蓝色小花?过渡到听录音,由于前面的对话吃得不透,孩子们听录音不是很认真,我着急的想让孩子们静下来,我在听录音的.时候加上动作请幼儿做,注意力更不集中了,孩子在活动中表达得并没有这么完整,甚至只学会了动作,大多数幼儿都没有真正的感觉进入情境,活动中,我把情感的启发代的太多,把握的不好,导致在最后一个环节,我本想用简笔画记录孩子们想要帮助的,结果由于课时准备的不充分,我用了字记录,这四个花瓣对于幼儿的经验提升起的效果不大,因为孩子对字不认识,兴趣也不大,我想如果是原来的简笔画记录孩子看看说说可能吸引力会对幼儿有效果,并重点放在故事角色的理解,课后我想改为: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通过这样的一种调整,就可能会更贴切于目标,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对于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我想对于一个材料的解析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把我基本功扎的稳些、扎实些,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的,在平时的日子里我会更努力的练就、积累。
幼儿园中班活动观摩反思 篇3
昆虫的世界充满了奥秘,各种昆虫长相各异、奇特,昆虫的卵生性使它的生长过程充满着无限的神秘。美美和丑丑就是毛毛虫变蝴蝶的两个不同生长时期的形象,毛毛虫怎么变蝴蝶的呢?
结合博物馆中“成长”这一主题脉络,我开展了这节教研课“奇妙的成长”,在我们中班《有趣的昆虫》主题背景下和幼儿饲养蚕宝宝经验的基础上,选择本活动内容,不仅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而且让幼儿在了解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中回忆和整合了已有经验,使其经验得到回忆和提升。主要是通过活动,感知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并迁移经验,了解一些其他动物的成长秘密,带领幼儿进入广阔的学习天地,去结识蝴蝶朋友,了解它的有趣之处,让幼儿用一颗真挚的童心,去关注、体验蝴蝶的生活、探索蝴蝶成长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中我制作了精美的PPT,运用了多媒体进行辅助,从中发挥其优越性,演示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与幼儿共同在故事中探索了解了蝴蝶成长的规律和变化。通过活动带领幼儿去结识蝴蝶朋友,了解它的有趣之处,探索蝴蝶成长的奥秘。在组织活动中,我选用有趣的故事情节,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让幼儿在故事情境中探索了解了蝴蝶成长的规律和变化,把说的权力交给幼儿,不过在引导幼儿制作相册的环节中,我应该将制作相册前置,放在认识毛毛虫演变规律的前面,让幼儿先猜测,后验证,在自己的探索中巩固科学的认知。最后的延伸活动我设计了儿歌“我想变成蝴蝶”这一环节,预想可以让幼儿表演一下儿歌的内容,尝试用动作表现,巩固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学一学毛毛虫一步步变成蝴蝶的过程。可是在上课过程中,我担心时间的问题,所以只是单纯的学念了一下儿歌。
反思不足,这次的教研课还是让我受益挺多的,相信在今后开展活动时,我会避免出现这些不足之处,增强自己的教学机智,不断磨练自己!
幼儿园中班活动观摩反思 篇4
周五的时候幼儿园组织年轻教师对金老师的半日活动进行观摩学习。通过半天时间的观察,发现对自己的收获还是很大的,有很多方面在今后自己组织半日活动时都能学习和借鉴。
金老师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老师。这个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外在,更体现在她的叫教学过程中语言、眼神以及肢体语言的运用上。从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看出金老师的用心。
一:教学有计划:
金老师的整个半日活动紧紧有条,每一个环节之间都过度的非常自然、流畅。能够严格按照半日活动的流程安排和周几乎额的内容开展各项活动。可见金老师在之前做了很充足的准备,很用心。
二:创意亮点多:
一走进中六班的教室,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新奇又好玩的东西:教室的挂饰、主题墙的装饰、自然角的植物等。这次的观摩学习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花式点名(让幼儿说一样自己喜欢的水果来进行点名活动很新颖又好玩。)还是就是音乐课的发声练习(用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的方式进行发声练习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关注细节:
金老师是一个认真、细心的教师,特别关注孩子的生活状况,很多细节都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比如:吃完早餐让每个幼儿都去漱口,将保护牙齿的理念灌输在幼儿的平时生活中;及时关注幼儿的饮水情况,针对春天这个季节特征让幼儿多喝水;在开展户外活动之前提醒幼儿将外套脱掉等等。
四:教学活动开展的有生有色:
不管是教具准备方面还是教态实施以及教学过程中师幼互动方面,金老师都能收放自如。在进行“你觉得蜗牛的`壳像什么”的环节中能很好的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幼儿自主发挥想象、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其中。
总体来说金老师的半日活动开展的很顺利,但是在几个小环节处理上可以更好:如多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时间、更好的运用教师的语言来提醒幼儿等。希望经过这次观摩活动的学习在以后自己开展半日活动时也能像金老师一样收放自如,和孩子们友好相处。
幼儿园中班活动观摩反思 篇5
今天,我很有幸能观摩到师傅陈老师组织的中班语言活动《蘑菇房子》,让我受益匪浅。从这节活动中,我发现陈老师的教学活动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节奏松弛有度,信息丰富,富有吸引力。
今天这节活动,我的感觉是陈老师组织活动的节奏很快,每个环节都很紧凑,一环扣着一环。刚开始用蘑菇房子传出美妙的音乐声要邀请客人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了解请柬的用途并引导幼儿如何邀请别人——学说小动物带着礼物和蘑菇房子的对话……虽然内容变化的比较快、老师预设的信息量比较丰富。但是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在整节活动中一直积极的参与活动。想到平时自己在组织活动时,常常会出现先紧后松的现象,导致孩子们的注意力被分散,活动效果不尽人意,时间上还拖的更长。
二、观察细致入微,照顾全面,富有回应力。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陈老师对每个孩子的观察都很细致,对孩子们语言的回应既机智又有效。每位孩子的回答,她都能及时以肯定的方式去的`回应孩子,并帮助孩子的语言有所提升。如:当孩子说到带来了怎样的草莓时,老师能够逐步提炼孩子语言中的有效信息,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述;当孩子说话声音有些轻时,老师能够鼓励孩子用更响亮的声音回答等。简单的语言,让孩子们在讲述的过程中逐渐丰富语言信息量,建立起自信心。
三、策略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富有互动性。
语言活动中怎么样让每个孩子都愿意说、敢说、乐说是非常重要的。陈老师把这一点阐释的也非常到位。她运用的策略深入浅出,先由师幼分角色扮演学说;再由孩子们与身边的小伙伴相互讲述;接下来请男孩女孩分角色扮演学说;最后请个别孩子角色扮演学说。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们参与讲述的过程,既增强了互动,又调动起每个孩子学说的积极性。
四、表达简单明了,扎实到位,富有实效性。
更值得我学习的是:陈老师将整个故事熟记于心,对于故事中发生的情节、话语清楚明了。因此不管孩子们在活动中出现什么问题,她都能用最简洁明了的话语进行应对。
《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恰当的礼貌语言交往。”从这节活动中,我能深深的体会到老师对于这一要求的诠释,也更奠定了我不断努力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