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昆虫记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昆虫记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昆虫记有感 篇1
买下了《昆虫记》这本书,翻开它,一幅萤火虫的图像深印在我的眼前,这本书描绘了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的喜爱。
拿起这本书,我看得入了迷,仿佛进入了昆虫的王国里,在里面体验着不一样的世界。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萤火虫和红蚂蚁,我在昆虫的世界里,欣赏着萤火虫,看着它们自由自在的飞行,在空中划过一道道的弧线;看着它们快速飞行,在空中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看着它们成群结队,在空中欢快的玩耍;看着它们亮着灯一闪一闪的,就像在给其他昆虫照明指路一样;看着它们......,萤火虫的每个动作,都是那么的完美;那么的熟练;那么的负有激情和生命力,只要你稍微留意观察它们,你就会发现萤火虫的可爱相信你也会喜欢它们的!
现在要说说红蚂蚁了,红蚂蚁很懒,不愿寻找食物,不愿养儿育女,就算食物在它旁边,它也不会去吃,它们的衣食住行都要靠仆人来替它们完成,它们打架非常厉害,为了达到它们的目的,它们就去抢邻居不同种类的蚂蚁来成为它们的奴隶。
红蚂蚁是个十足的强盗,当炎热的6,7月份来临时,红蚂蚁就从家中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整个队伍有5米多长,盲目地搜索目标——黑蚂蚁。一旦发现目标,领头的蚂蚁就停下来,其他的蚂蚁也大步赶上,证实情报正确后,就全部冲入黑蚂蚁的家,一场厮杀后,胜利归于红蚂蚁,它们用大颚咬住蛹,急忙回到家中。
红蚂蚁也是一个神奇的外科大夫,,它们外出捕猎跟敌人厮杀时,先将敌人麻醉,等敌人失去知觉后,在美美的饱餐一顿。红蚂蚁它们的思想很坚定,记忆力很好,无论出来时的路是多么弯曲,多么危险,它们都按原路回去。它们只认得原来的路。它们的记忆力能保持到第二天乃至更久。
在昆虫的世界里,看到了昆虫的点点滴滴,了解了昆虫的各种生活习性,以至于我意识到昆虫是我们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我们对昆虫的毒害,昆虫已经灭绝了不少。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后要爱惜保护昆虫,做一些保护昆虫的活动。
观察,是无价之宝,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只要你静下心了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就会发现其实生活很美好!
读昆虫记有感 篇2
“昆虫史诗”记录的不仅仅是小小虫豸庸碌而短暂的一生,它所包含的,更多的是在那平凡甚至有些许丑陋的外表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与人生哲理。
——这便是我读完《昆虫学札记》之后最大的感受。
可曾记得那蝉,便是那潜于地下四年,最终只有那仅仅五周阳光的卑微生命。
共蝉从幼虫蜕变之后的每一天都撕扯着嗓子叫喊着,咿咿呀呀的,像极了场败了的戏,听了怪让人心烦的,可谁又料想其所经历过的,他不过只是为了作曲求偶,传承后代罢了。或许于你看来,如此不等的交换,所换来的五周阳光有何意思?但事实上,我们也不过是如此活着。这个年纪的我们,正是刚刚于地中苏醒的幼虫,只有自己的双手将基础一点一点打好,才有机会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如那蝉,无毅建穴者,定死于地中。
当你建好未来栖息之地后,或许你可安适度过这段日子,或许你会发现周围有的只是那枯枝败叶,不足供给自己的生活,这怪不得谁,要怪,也只能怪命。此时,你不能怨天尤人,而须自己努力开凿,才能用后天的努力补足先天的不足。这不足,于我们而言,可能是天赋,也可能是家室……但只有你可以改变“命”。
诚然,若你在不适时的时候就妄图破土而出的话,只会被天气击溃你弱小的身躯。
若你不能与时俱进,改变自己,你的优势也将成为你的劣势,当你还揣着自己的臆想刨开松软的泥土时,却发觉上方是坚固的水泥……
人生如蝉,四年蓄力,只为五周光芒万丈。多年努力,只为人生巅峰之战。
毫不起眼的秋蝉落地,嘴中好像微弱的说这些什么……
“唱一场‘败戏’,活过一生付出。”
读昆虫记有感 篇3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
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
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记,《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读昆虫记有感 篇4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因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称誉。
我敬佩他优美的文字。你看,他这样描写蝉和蚂蚁乞讨粮食时的狼狈形象: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18世纪宽大撑红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列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读着这惟妙惟肖的语句,我不由得对法布尔肃然起敬。
我佩服法布尔细致观察的精神。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令人赞叹。如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它有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上,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了整个身子的重量。”也许,这就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吧!
我敬佩他的顽强,他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事业的成果和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的乐园,可他为了完成《昆虫记》,几乎是牺牲了一切。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是在家人及世人的“偏见”中度过的,是在贫苦中挨过的,但他从未放弃对昆虫的研究,安于清苦,坐了一辈子冷板凳,最终成为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
法布尔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昆虫记》更多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