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感谢师恩的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尊师重教感谢师恩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尊师重教感谢师恩的心得体会 篇1
童年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它绘制了儿时多少的喜、怒、哀、乐……不懂得体会爱的我,又有多少次与爱擦肩而过。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渐渐懂得爱的真谛。
七岁那年,我踏进了小学的大门,当时的我是个自卑的小女孩,什么难过事都放在心里。久而久之,我养成了孤僻的习惯: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我只敢在孤独的世界里倾听自己的心声,把自己的问题埋藏心底;在操场上更看不到我的身影,听不到我的声音,我成了隐形人。
后来,老师发现躲藏在被遗忘的角落里的我。从此,她手把手地教我,她把我带到了人群中来,是她指引我走向光明。那时,我懵懵懂懂地知道——那就是爱。
记得一次写字课上,我把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翻开了我的作业本,兴奋地对我说:“真棒!真漂亮,又进步了。但别骄傲,得继续努力哦!”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表扬。老师还把我的作业贴在光荣榜上,并要求同学们要向我学习,那兴奋的心情是旁人无法感受得到的'。就是这样的一句话,使我对生活对学习充满信心。那时,我清楚地知道——那就是爱。
从那以后,我变了,变得既活泼又开朗。上课我敢于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课后我与同学玩在一起。我得到了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友谊。
如今我们已经小学毕业了,又留下了什么?只有深深的遗憾和不舍,还有心中难忘的师恩。我再也听不到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再也看不到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一切都成了我童年时光的美好旋律!
老师啊老师!谢谢您!是您成就了今天的我,是您塑造了现在的我。一个执著追求、乐观向上的我。您的爱是希望的灯塔,您的爱是我心中永恒的星!
尊师重教感谢师恩的心得体会 篇2
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也流传着许许多多的关于尊师的名言,如韩愈《师说》中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还有程颐的《二程粹言》中的“学者必求诗,丛德师,亦赍得友”,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老师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在如何做人上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尊师,实际上是对知识的尊重,对师德的尊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学校的主任,他平时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学生们都十分讨厌他,私下都叫他“魔鬼”、“恶魔”等。可就是我们平时视为魔鬼的老师在学生生命受到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同学们正在上课,忽然地面开始摇晃起来,碎小的石块不断的从房顶落下,同学们匆匆忙忙地下了楼跑到指定的安全区域避震,就在清点人数的时候,这位主任发现一个班的学生还没下来,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冲回教学楼,他站在教室门口对躲在桌子下面的学生大喊道:“还愣着干什么,快跑。”在最后一个学生要出去的时候,房梁突然落下,他一把推开这个学生,用身体为她撑起了生命之门,并在最后一刻还在对学生喊:“快跑!”这个故事发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一所中学。
这就是老师,他们可能平时对我们非常严格,可是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却是他们最先挡在我们的身前。所以,我们不仅仅只在生死关头才理解他们的苦心和付出,更应该在平时用心感受和体会他们的无私与奉献。他们就像我们的第二个父亲、母亲一样帮助我们,呵护我们,爱我们。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老师陪伴我们的时间最多,白天除了要给我们上课,课间还要给我们解答疑难,其余的闲暇时间也大多都在备课、改作业,为的只是我们能考得好成绩,考上我们的理想大学,让我们离梦想更近一步。这就是老师。
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相信我们一定会将尊师重教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尊师重教感谢师恩的心得体会 篇3
都说书本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那么,老师,就是帮助我们得到钥匙的人。
关汉卿说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就像是我们的家人一样,陪我们笑,陪我们哭,把他们所懂的知识告诉我们,教诲我们。
花儿朵朵绽蕾有主,难忘的时光幼苗出土。老师就是花园的园丁,洒下知识的种子,培育我们,让我们健康成长。老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他是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老师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哺育我们,哺育我们成长。
老师像火,没有了火我们就不会坚强;
老师像土,没有土我们不能有稳定的根基;
老是像水,没有了水的滋润我们就会干渴;
老师像风,没有了风的打磨,我们怎能顽强;
老师拿起粉笔时,头上又多了一根白发,当老师拿起书本时,鬓间又多了一些疲惫。
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是个平凡的职业,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辛苦的职业,在我而言,教师这个职业是个神圣的职业,老师这个称号是个伟大的称谓。他们是在为祖国的未来打基础,是在为祖国的花朵耕耘,是在为祖国的明天添砖加瓦。
让我们不要辜负老师的期盼和辛苦,好好学习,用自己最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来回报他,这也是老师最想要的,最希望的,最欣慰的!
在九月十日这一天,我想对说:老师,在学习这条道路上,感谢有您的悉心教导,感谢有您的一路陪伴。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们爱您!
尊师重教感谢师恩的心得体会 篇4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远在春秋时期的《尚书泰誓》就记下了: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宋朝时,有游酡扬时两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们对老师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这两位学生陪着老师,并听老师教诲。说了一会儿,夫子便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们两个不敢离开,又怕吵醒夫子,就静静地站在两旁等夫子醒来。夫子醒来见他们两位还站在旁边,便说了:“你们还没走啊!”他们两个回答:“我们是因为先生睡着了,没有请命,不敢离去!”于是再把书中有疑问的地方请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辞。出门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雪已经积了三尺深了。这个众所周知的“程门立雪”的故事确实可以说是古人尊师的典范。汉武帝的“安车蒲轮”也是尊师的代名词。汉武帝刘彻年幼时读枚乘的赋时,赞不绝口,对其人也心向往之。即位后,他立即派人,用“安车蒲轮”(用芳香的蒲叶包着车轮的可以安然乘坐的车),也即用当时最为隆重的礼节,把枚乘接到皇宫里作自己的老师。古人尚能如此,咱们为什么不去尊敬咱们的老师呢?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者。有一幅对联是这么写的:“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粉笔丹心,国运民魂。”看了之后你难道不会感到教育事业的崇高,教师工作的伟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韩愈的解释。到了今天,我们的教师的含义又有了新的内涵。他们不仅是传道授业,他们还要继往开来,传承文化,雕塑民魂,承担国运。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除了父母以外对我们一生影响最大的人。老师的话语,行为,精神风格,个人品德,从各个方面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以后学生的事业和发展方向点亮了一盏明灯。教师是影响人一生的职业,老师的教诲是照亮人心灵中永远的导航灯!在学生的心灵里,教师是最灿烂的一片阳光。
像天空一样广阔的是老师的胸怀、像大山一样深重的是老师的恩情。教育家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着实让人感动。老师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全社会,全人类向他们致敬。在这里,我衷心的祝福,教过我和没有教过我的老师,年轻的和年长的老师,在农村和在城市的老师,刚上任和几十载的老师,你们永远身体健康,快乐幸福!
最后,引用一副长联来歌颂老师的功绩,传达学生的祝福吧!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