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班社会爱玩的小鸡教案

2025/08/26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班社会爱玩的小鸡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班社会爱玩的小鸡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由于是山区幼儿园,又是混合班大多数是三、四的幼儿,所以我选用的是小班教材。

活动目标

1、通过这个故事使小朋友认识到: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2、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重点难点

1、小鸭怎样帮助小鸡过河。

2、小鸡是怎样把小鸭从土坑里救出来。

3、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活动准备

小鸡和小鸭去河对岸玩的`图片5张。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鸡的图片:问小朋友:“这是谁?”让小朋友认识小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问小朋友:“小鸡会不会游水?”

2、出示小鸭的图片,让小朋友认识小鸭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问小朋友:“小鸭会不会游水?”

3、告诉小朋友小鸡和小鸭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要到河对岸去玩。

4、小鸡不会游水,怎样过河呢?让小朋友看小鸭背小鸡过河的图片,让小朋友认识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5、在河对岸上玩会怎么样呢?出示小鸭掉进土坑的图片。让小朋友自己看,自己说。

6、小鸡是怎样想办法把小鸭从土坑里救出来?出示图片,让小朋友看到小鸡提来一桶又一桶水,倒进土坑里,坑里的水满了,小鸭得救了。

7、出示小鸡和小鸭在河岸上高高兴兴玩耍的图片,再次让小朋友认识到: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团结友爱。

8、故事小结:小朋友,你们在一起玩耍,要像小鸡和小鸭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教学反思

能利用直观教学法,让幼儿边看边听,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自从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以后都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小班社会爱玩的小鸡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懂得不能跟陌生人走的道理。

2、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动画课件;PPT;音乐《小兔乖乖》;大灰狼、兔妈妈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动画课件)请幼儿欣赏动画课件第一段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我们看看它是谁?(鸡妈妈)

2、师:鸡妈妈怎么啦?(重点流眼泪,可用动作提示)

3、师:鸡妈妈为什么会哭?(幼儿自由回答)

4、师:鸡宝宝会去哪里呢?(幼儿自由回答)

二、基本过程。

1、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鸡到到哪去拉?

边欣赏课件边讲故事第一段

师:小鸡能不能去追蝴蝶啊?

师:小鸡和鸡妈妈会怎么样啊?(做远距离手势)

幼:分开。

2、师:我们一起看一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边欣赏课件边讲故事第二段

师:小鸡到到哪去拉?(树林里)

师:树林里都住着谁?(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鸡在树林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自由回答)

3、师:我们一起看一看,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第三段

师:小鸡能不能跟狐狸走?为什么?

师:这只小鸡和鸡妈妈出去玩,却离开了鸡妈妈,多危险啊!

师:我们一起学一学:小鸡,不要跟着狐狸走,小鸡,不要跟着狐狸走!

4、师:我们来听听小鸡是怎么做的!

欣赏故事第四段

师:谁救了小鸡?

三、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1、师:平时跟爸爸妈妈出去能不能离开爸爸妈妈?

师:离开爸爸妈妈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2、师:如果不小心跟爸爸妈妈走散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幼:走丢不要动,找警察叔叔,打110。

师:不认识的人也就是陌生人,带小朋友去找爸爸妈妈,能不能跟他们走?

3、师:我们平时生活中还有很多危险的事情是不能做的,谁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幼儿自由回答:玩火、玩水、给陌生人开门玩插线等等)

4、出示课件PPT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还有哪些事情不能做,是危险的'事情!

师:他在干嘛?可不可以玩火?玩火会怎么样啊?

四、歌曲小兔乖乖把门开开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真棒,我们来玩个《小兔乖乖》的游戏吧!

小班社会爱玩的小鸡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发展参差不齐,有的胆小,不敢讲;有的喜欢讲方言,不习惯讲普通话;有的还不能讲完整的句子。另外,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较差,任性自由,缺乏安全意识。因此设计此课题《爱玩的小鸡》,将爱玩的'小鸡编成一个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并根据故事情节制作成形象的动画课件来吸引幼儿,让幼儿不知不觉地欣赏、讲述故事情节,在模仿动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外出不能随便离开大人,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

1、能看懂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积极地讲述故事情节;丰富词汇“着急”。

3、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动画课件:

1)鸡妈妈找小鸡。

2)狐狸捉小鸡。

3)狮子救小鸡。

2、狐狸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动画课件)请幼儿欣赏动画课件第一段。提示语:“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是谁?它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要走来走去?(鸡妈妈的孩子走失了。)你们想想,鸡妈妈找不到孩子,心里怎么样?(着急)”请幼儿模仿着急的样子。

二、基本过程。

1、欣赏课件第二段,我们一起去看看小鸡上哪儿去了?

2、“小鸡在森林里会不会发生危险?为什么?”教师小结:树林里有很多动物,老虎、狮子它们都很凶。小鸡实在太小,没办法保护自己。

3、“看谁来了?(狐狸)你们知道它来做什么?(吃小鸡)我们赶紧想办法来救救小鸡。(找个棍子、挖个洞、躲起来、设置陷井。)”“请小朋友们扮演小鸡,老师扮演狐狸,我们一起来玩狐狸捉小鸡的游戏。”

4、欣赏课件第三段。“谁救了小鸡?它怎么会来救它的?(听到声音)”

三、完整欣赏故事

讲述故事《爱玩的小鸡》。

四、结合幼儿实际,对幼儿进行危险意识的教育

五、活动延伸:

1、画小鸡或棉签画小鸡。

2、语言区情境表演“爱玩的小鸡”。

小班社会爱玩的小鸡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鸡出壳后的生长过程。

2.了解成年后鸡的身体结构,能正确掌握鸡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活动准备:

1.图片:《小鸡出壳了》、小鸡。

2.挂图《小鸡出壳了》

活动重点:

了解小鸡出壳以及出壳后的生长过程。

活动难点:

用正确的语言讲述鸡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审美元素:

幼儿通过观察小鸡,感受小鸡黄黄的颜色,绒绒的羽毛,唧唧的叫声,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和爱护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鸡

师:我们班来了位客人,看看是谁?它是什么样子的?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吗?小鸡是怎么出壳的?

师小结:小鸡是黄黄的,有毛绒绒的.羽毛,尖尖的小嘴。

2.出示挂图或播放小鸡出壳的录像,引导幼儿观察并自由交谈。

教师:图上,小鸡从哪儿来的?

教师:你看到的小鸡是怎么样出壳的?

3.带幼儿讲述"小鸡出壳"的全过程,学习关键词语"啄破蛋壳""钻出来"并跟随教师的语言用动作来表现。

师小结:小鸡是经过母鸡孵蛋,出壳后慢慢地跟着妈妈找虫吃。

4.观察大鸡图片,认识鸡的身体结构。

师:小鸡长大后是什么样的?(出示公鸡图片)这是什么鸡?你能说出它身体每个部分的名称吗?(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鸡的身体结构)

5.共同表演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