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工作计划
微文呈现整理的院内工作计划(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院内工作计划 篇1
为进一步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认真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今年主要搞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对各科室使用紫外线灯管进行强度监测。
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及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每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考核,逐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规范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三、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加强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进行分层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主要计划培训以下内容:
1、院感相关知识及个人防护知识;
2、对护理人员主要为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知识,医疗废物管理等;
3、对全院人员进行手卫生,医疗垃圾的分类、职业暴露防护;
四、强化手卫生管理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及宣传,完善手卫生设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
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
加强医务人员卫生安全职业防护工作,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认真落实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确保员工职业安全。
六、加强医院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审核工作。 定期对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的使用及证件进行检查。
七、病区环境卫生及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1、按照二级乙等医院的管理要求,病房地面拖洗工具专用,各病房不交叉使用,对病区清洁用具要求:每天结束后进行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并定期进行保洁效果评价。
2、对病区环境保洁工作开展全面考核和监督,制定室内、室外卫生检查考核表。
3、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加强对洗衣房的管理与考核。
4、定期督查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及消毒处理情况,监督管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毁形、回收焚烧处理等工作。
院内工作计划 篇2
在医院整体工作的统一筹划部署下,为增强医院感染维护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并结合我院医院感染维护工作实际,特制订20xx年医院感染维护工作计划如下:
一、增强医院感染维护制度的完备,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
1、制定全院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维护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并在工作中组织实施。(有考核、有记载)培训率应>90%,合格率>80%。
2、进一步完备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并对其落实情况执行检验和指导。
3、进一步完备医院感染维护有关职责,并对其履行情况执行督导。
二、增强医院感染的监测,监管
1、对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执行监测、剖析和反馈,针对疑问提出方法并指导实施。
2、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执行调查、统计剖析,并向医院感染维护委员会报告。医院感染发生率应<8%。
3、对医院感染事件执行报告和调查剖析,提出控制方法,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执行处理。
4、积极开展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院感染维护委员会及有关科室。漏报率应<20%。
5、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维护科须按《医院感染维护方法》要求时限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医院感染病例。
6、按《医院感染维护方法》要求,做好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成效等监测。
7、医院感染维护科须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运用医疗卫生用品执行监督维护,对医院购入的此类用品审核的产品有关证件复印件执行保存。
8、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能,医疗废物维护等工作提供指导。
9、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10、积极参加与抗菌药物临床运用的维护工作。
三、增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维护。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重点科室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并认真落实、督导。
1、检验验收重点科室资料,一月一通报。
2、增强供应室维护。尤其是组织、装备、质量建设进一步充实到位。启动以消毒供应室为中心环节的消毒灭菌工作。
四、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增强药物人员的自身防护,以防医院感染于未然。
1、增强医务人员的预防意识与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力度。
2、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技能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手消毒规范,并强制维护。
3、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准则预防方法,尽量避免因职业暴露而受感染。
总之,在医院感染维护委员会的指导和大力支撑下,坚持科学成长观、以人为本,重点抓医院感染维护中各项方法的临床落实,依法维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防医院感染于未然。
院内工作计划 篇3
20xx年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和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关于印发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xx—20xx)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着力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加大相关法规、规章及规范的贯彻执行力度,加强医院感染专业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推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针对上年度存在问题,围绕“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突出院感各项监测前瞻性及时效性”等问题,制订20xx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监控网络体系能效发挥
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为主导,坚持“科学防控、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的原则,健全和巩固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我院各项院感管理制度进行及时修订,做到不断完善,力求与时俱进。明确管理职责,理顺管理环节,利用三级监控网络组织,充分发挥临床院感管理小组作用,实现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
二、依据国家卫计委《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要求,分析院感工作现状,进一步完善院感制度、流程,实施规范化管理,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可行。
1、医院感染总发生率≤8%。
2、漏报率≤20%
3、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4、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96%。
5、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重点科室手卫生操作正确率100%,全员洗手正确率及手卫生依从性≥80%。
6、可循环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7、多重耐药菌各项隔离预防措施100%落实。
8、职业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处置知晓率100%。
9、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
1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50%。
11、一次性注射,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
1、每月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细则》对各科室及重点部门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写出书面反馈意见,由检查者和被查科室负责人双签字,反馈单一式两份,由科室监控小组提出整改意见并通报全科人员,同时写出书面整改意见记录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内。
2、不定期的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检查,检查标准参照我院制定的《手卫生日常督导考核评分表》。
四、全面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
1、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院综合性监测,突出院内感染监测的前瞻性和预防性,20xx年计划开展糖尿病目标性监测与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2项。重视无菌手术切口的管理,要求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5%。每季度将有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馈,找出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措施并指导实施。
2、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一次,通过调查,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侵入性操作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病例诊断能力。
3、根据等级评审的要求,对较高感染风险的科室与感染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
4、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检验科微生物室、临床科室做好沟通,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切断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途径,督促消毒隔离措施与手卫生的落实,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危害。每季度向临床医务人员反馈各项监控指标和细菌耐药情况。
5、持续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每季度进行检测,发现或怀疑有医院感染暴发迹象时,随机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检测出的问题立即责令相关科室进行整改。
6、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季度对使用中消毒液进行检测,每季度对消毒后物品进行检测,保障消毒、灭菌质量达标,确保医疗安全。
五、规范管理医院感染重点部门
对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新生儿室、人流室、内镜室等感染高风险部门进行规范管理,从建筑布局、人员配置、消毒灭菌、隔离到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六、开展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工作
1、制定合理的院感知识培训计划,安排合理的培训内容及强度、频率,使被培训人员从接受认知到改变观念,最终影响其行为的一系列教育过程;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生动直观的进行知识宣讲,将院感知识的传播潜移默化的穿插进日常工作中,使培训教育的过程更自然,更易于接受;通过院内网、知识讲座、下发资料等途径进行院感知识的宣传;使医务人员熟悉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和处置流程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的概念。
2、关注我省举办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培训信息,及时请示领导,派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参加培训。
3、继续开展20xx年新上岗人员、实习生、进修生岗前教育。
4、对医疗废物、污水处理专职人员进行岗位知识培训,指导保洁公司工勤人员院内交叉感染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
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
1、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制定我院的职业暴露管理制度,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对工作中发生的职业暴露,经评估有感染风险的职工,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抽查,定期组织培训,使医务人员提高防护意识,做到标准预防,保障自身职业安全,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
八、开展手卫生宣传日活动
手卫生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举办一次宣传日活动,通过手卫生宣传日活动的开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同时增强对感染控制的责任意识和防控能力。
九、与设备科及药械科协作完成对全院各类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证件审核,并对其储存、使用、维护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十、与后勤保障部协作加大对医院污水、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管力度。
十一、在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的指导下,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十二、争取院领导的支持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实现院感病例预警的及时性,以及各种监测数据采集的时效性,真正做到院感监测的前瞻性,防止院内感染流行暴发的发生。
十三、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xx年12月24日
院内工作计划 篇4
一、要不断加强急诊护理站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1、加深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群体意识,定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业务目标训练,培养急诊专业合格的护理人员。
2、不断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人员的法律意识。
3、推进各项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重点抓好“三基”训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1、熟练掌握常见病情的判断及抢救流程及护理要点,实行定期考核。
2、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抢救技能。
3、熟练伤口的处理和包扎止血技术及伤员的心理护理。
4、熟练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及体位一系列操作技术及病情监测等专业技能,要求准确及时到位。
三、严格抢救室、处置室的管理,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机
1、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并保证其性能良好,随时备用。
2、各类抢救药品、器械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定期消毒、维护药品基数与卡相符,严格急救药箱管理,保证院外急救的正常使用。
3、各类急救药品使用后及时清理、补充、记录,保持整齐清洁。
四、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标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及整体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护理程序,以增进或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开展整体护理,从生理上、心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