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木兰从军》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木兰从军》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木兰从军》有感 篇1
前几天,方老师给我们上了《木兰从军》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内容讲述的是,一位名叫木兰的女英雄,他为了不让年老多病的父亲去打仗,于是他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了。最后在木兰立下赫赫战功胜利返回家乡之后,她的战友们才发现昔日骁勇善战的木兰原来是一位文俊、秀美的漂亮姑娘。
这篇课文深深的感动了我。我下定决心,等我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人。可是妈妈对我说:“仅仅有想法和决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付诸于行动才行。”是呀,我现在还小,需要自身补充能量,不断地吸允各种各样的'知识,为将来回馈社会,虽然现在没有战争,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要像花木兰那样勇敢面对,决不能屈服、害怕,要向花木兰学习,做个强者!可是,我们有些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常常以自己是女生为借口,逃避困难,好像总觉得自己不如男生?为什么要这样想呢?“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是女生,但她不是比男生做得更好吗?
读《木兰从军》有感 篇2
一提到“花木兰”,大家都会想起一个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在古代闭塞的社会中,木兰能毅然决然地超越社会习俗,女扮男装,勇敢地代父从军,这种行为,如果没有大智大勇是无法做到的。从另一方面而言,木兰代父从军并在疆场上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这不但有功于国家,更是大忠、大孝、大勇的表现。
花木兰集大忠、大孝、大勇、大智于一身,为中国妇女树立了一个新的'典型,并说明了一个事实:妇女一样能够尽忠,一样能够为国家效力。现代男女都平等了,花木兰们都可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了!
花木兰的故事能流传千古,显示了人们对花木兰的喜爱、敬仰以及这位奇女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读《木兰从军》有感 篇3
我们人人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这反而造成了许多缺点:任性、娇气、依赖着父母不愿自己动手,这点我们承认。可难道我们就没有为自己的爸爸妈妈着想过吗?为什么周围的人都认为我们没有帮助过爸爸妈妈,并为他们分担痛苦呢?凭什么人们要给我们带上这条脱不掉的帽子呢?
我认真地读完了《木兰从军》的故事,真正地体会到了这位女孩的孝顺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我的.心头布满了问号。如果我是花木兰……
如果我是她,当自己衰老的父亲必须去从军时,我会像她一样愿意替父从军吗?不,假如我可以选择,我一定不会去接受那艰苦、劳累的生活。而是躲在一旁悄悄哭泣。因为我没有那种胆量。
如果我是她,当我必须接受艰苦的训练和无辜的责骂时,我会像她一样面对现实,不屈不挠吗?不,假如我可以选择,我一定不会去接受一切、忍受讥笑。而是藏在树丛里,趁大家都睡熟时偷偷溜走。因为我没有那种能耐。
如果我是她,当我必须走上战场,开始那残酷无情的战争时,我会像她一样勇往直前、永不退缩吗?不,假如我可以选择,我一定不会站在那血腥的战场上。而是趁士兵们打仗的时候挖个地洞躲起来。因为我没有那种勇气。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任性、娇气。我一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花木兰是一位孝顺、坚强、勇往直前的女孩子,我一定要向花木兰学习。为了爸爸妈妈,也为了自己。
读《木兰从军》有感 篇4
读了《花木兰》的故事后,我觉得花木兰真是一位忠孝双全的奇女子!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匈奴大举进犯中原地区。皇帝下旨从每户人家中抽一名男丁充军。木兰没有兄长,她年迈的父亲只能应征入伍。为了不让年老的父亲到军中承受劳苦和危险,木兰下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战场上,花木兰隐瞒着身份,和男兵一起出生入死。她不仅勇敢,而且肯动脑筋,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好士兵。后来花木兰在一次战斗中受伤,人们才发现原来木兰是个女孩子……花木兰的故事流传了很多年,这个几百年前的奇女子到现在还鼎鼎大名为人们所称颂。我非常钦佩花木兰,钦佩她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勇敢面对的精神。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要向花木兰学习,努力凭自己的力量去克服,不气馁不放弃。长大以后我要向花木兰一样孝顺父母,做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我还要好好学习,练就很多本领,长大为国效力,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现在更有许多人将它拍成了电影,千古流传。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她本是个柔弱的.女孩,可他为了年老的父亲,就不再柔弱;她本是个织布女子,但她为了父亲,就参军打仗。她从不向男的低头,大声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花木兰就要出征了,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她与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不同的事迹,创出了与男人不同的辉煌,同时也证明了“女子哪里不如男?”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还我女儿本色,花木兰多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