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招领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失物招领教学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失物招领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生字,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识字并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书上第二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
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时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老师的手里会拿着一个垃圾袋呢?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3、找学生读课题:
认读“失”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失物招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检测反馈: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价。
4、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
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记住了字音,再互相说一说怎样记住字形。
3、检测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⑴ 读准字音:
借助拼音读生字。
教师强调读准:
后鼻音:同、工、请、双。
前鼻音:观。
翘舌音:失、专、准。
平舌音:才。
⑵ 巧记字形:
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
在哪里见过这个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如:
熟字带生字的方法:
失──先 观──现 工──江 准──推。
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
人──队 又──双 青──请 见──现 格──各。
比较“洞──同 请──青 各──格”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⑶ 理解字意:
练习用“级、同、工、专、队、才”组词说话。
⑷ 再现检测:
去掉拼音,练读生字、词语、句子:
自由读、开火车读。
词语:
班级 同学 周围 排队 请进 准备
句子:
① 放学了,三年级二班的同学,在操场站好排,准备回家。
② 刚才同学们还围在老师身边,上课铃声一响,他们就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复习巩固:
形近字比较,完成书后练习:
读读比比:
认(认真) 准(准备) 先(先进) 各(各自)
难(难题) 失(失去) 备(备课) 队(少先队)
四、指导书写,强化记忆
学习写“同、工、专”:
1、观察思考:
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这三个字应注意的问题。
2、引导学生书空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写。
五、布置作业
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失物招领教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6个字。
2、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音,揭示课题
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听,播音员说了些什么?(播放录音: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失物招领(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师生共同评议,练读生字。
4、巩固字音。
(1)、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2)、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
(1)、学习任务。
①、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
②、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并对小伙伴的回答给予评价。
(2)、汇报交流。
①、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②、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读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
③、当学生提出同学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④、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3)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的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曾经参加过的春游、秋游等集体活动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三)、朗读课文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学生写字
1、在复习巩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
2、重点指导:同,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
(五)、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①、出示读读比比中的词语,指名读。
②、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③、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失物招领教学教案 篇3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小朋友,我班的值日生捡到了两块橡皮。请丢失的同学到我这儿来认领。
2、揭题。刚才这叫“失物招领”。(出示,练读,注意读准“失“的字音。)谁知道什么叫“失物”?那么借给别人的东西叫不叫“失物”?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2课就叫“失物招领”。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
3、反馈。老师边听学生回答边板书出人物、事情等。
4、连起来说说,看谁说得又连贯又具体。
三、识记生字
1、在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组成新词的把词划下来。
2、把圈划出的生字词读一读,再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读读,看谁读得准确。
3、出现无拼音的生字,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4、指导读准字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5、开火车认读,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生字。
四、朗读感悟
1、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
2、读后有什么不懂处可以向四人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请教,读懂的可以出题考考大家。
五、思考练习
1、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词,并用上生字词说话。
2、看课文插图,讲讲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摘果子,巩固字词。
2、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a、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b、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四人小组开展词语接龙比赛,看哪组接得最长。
二、感情朗读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齐读、按自然段接读、男女生对读等。)
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3、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a、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b、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三、表演课文
1、用课前准备好的垃圾袋,请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可以自由组合。
2、以组合的小组为单位,开展表演赛,师生互评。
四、指导写字
1、读读“我会写”中的6个字。
2、观察6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觉得该提醒大家什么。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重点指导:“专”第三笔是竖折折;“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六、拓展延伸
1、展示学校在开展“我不丢,但我捡”的讲卫生活动中的照片,说说自己的想法。
2、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失物招领教学教案 篇4
失物招领教学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失物招领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失物招领教学教案 篇5
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为什么要这么叫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也许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学习这篇课文的线索。
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理解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失物招领
学生齐读课题
2.小朋友,什么叫失物?(丢失的物品)
3.什么叫失物招领?(学生再次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4.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 (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二)初读课文
1.多媒体出示画面并配乐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
2.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读:先读准字音,学习读好轻声音节;标好小节.
2.检查自学情况:.
(1)多媒体出示由带读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同桌互读)
(2)哪些读音要特别注意?
如:⒈注意读准翘舌音声母的字:失、专、准、双;后鼻音韵母的字:同、工。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4)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一人读一段,一行一行地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四)讲读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去植物园参观.)
教学生字级 观( 生字同在上册已学过)
2. 齐读第一自然段.
3. 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教学认字围生字专重点指导书写笔顺。(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当小老师进行)
4.齐读(1-2)自然段
(五)巩固练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口头组词:
先( ) 工( ) 去( ) 奶( )
1. 写字指导: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点.
(六)作业
自由读课文2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由带读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开火车读)
用 同 级 工扩词
2. 读(1-2)自然段。
(二)讲读(38)自然段
1.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划下来(学生自由读(48)自然段)
3. 出示唐老师的话:
唐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解释严肃)在什么情况下老师会严肃地说话?
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自由读──抽个别读──教师范读──-齐读)
4.小组合作学习:再读(58)自然段,边读边想边议: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失物招领中的失物本来是指什么?在本课是指的什么?
5.小组交流汇报。
(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6.小组再次合作学习: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7.小组交流汇报:
(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8.唐老师和张爷爷互相望望为什么会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会心是什么意思?想一想当时唐老师和张爷爷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
9.自由读38自然段。练习读得流利、有感情,注意体会轻声的读法。
10.分小组读38自然段.
(三)复习生字词
1.教学生字才、队 认字准、备、请、双 各
2.写字指导。队字的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双耳旁的写法上,要强调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人字的撇留出空来;
(四)作业实践活动
找失物。找一找在自己的校园内或住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他们扔到果皮箱里。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3.出示课后读读比比
(1) 读一组,比一组。读,积累词汇;比,区分每一组字。
(2) 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读比比,再在全班读读比比。最好能借助课件或卡片,帮助学生找出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 再进行口头组词.
4.用准备进行口头造句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回家后将这件事说给家人或朋友听。
2.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如果有今后应该怎样做?
3.再读课题,解释课题.
4.汇报交流上节课的实践作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三)总结谈话
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要从小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