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2025/08/27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1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2

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最头疼的当然是作文教学。那么,该如何决解教学中的难题呢?

首先,老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喜欢读书,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作文观,把写好一篇作文当作是他们学好语文的最终体现。就此,我们只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加以经常的强调和贯穿即可。

其次,我们一定要坚持上好作文课。作文课时在语文教学中占较大比例,时间充裕。在这些时间里,我们一定要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基础知识、作文技巧、写作步骤、修辞手法等常识。上作文课对我们来说并不难,难的是要始终如一,毫不懈怠地完成工作任务。不能对学生灰心,对作文课采取可有可无的态度,任意让学生随便写作。作文课至关重要,不然,其他语文课即使生花,又有何用。

再次,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农村学生各方面素质及知识本来就欠缺,要让他们较容易地完成一篇作文,着实很难,不多加训练、培养、提醒,无疑是赶鸭子上架。如果我们能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而且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那么,这一切就显得非常容易。笔者的新尝试有如下几点,经过长期运用,收到了一定效果,现分述如下。

1、尽力让学生自己写作,并且要求按照正确的写作步骤进行。禁止抄袭。题目布置下去以后,老师作一些指导,例如帮助审题,确定写作体裁范畴,引领写作思路,唤起记忆,提出写作要求等。然后留给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可以自己找一些范文学习,但决不允许抄袭整篇作文或某段某部分。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逼出来的,在这一环节中不能嫌浪费时间,一定要耐心细致,一定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完成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先列出写作提纲再打草稿再修改。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先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叫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示范口述,教师亦口头指导修改。

2、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修改能使作文更加趋于完美成熟,虽然小学语文教学中没有这部分内容,但是为了让学生作文更好的完成,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修改方法,如修改符号的使用,修改步骤:标点符号、用词造句、段落详略、主题思想等。在作文草稿完成以后就开始自己修改或互相交换修改,对个别学生要进行适当的指导提醒或当面修改批点。

3、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改重写作文。往往教师的批改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他们认为老师一批阅任务就算完成,好坏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正因为如此,学生作文水平一直没有提高,我们的工作大多白费,所以,我们有必要让一些作文很不成功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批阅再次重写,再批,做到及时反溃

4、联系教本精典课文或学生成功作文讲解写作技巧。在这一环节中,我们注意要寻找离学生生活贴近,情感相通的范文进行讲解,讲解内容不能过细过深,应从大处着眼,先说说人家怎样结构段落,怎样开头结尾,怎样设置详略,怎样提炼中心,再说说人家怎样准确运用动词、形容词,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用了那些修辞手法等。而后重点强调我们应该吸收那些优点。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3

xx年10月19日20日我参加了“京津鲁”三地小学生随笔化作文教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内容集中而丰富,来自北京、天津、滨州开发区一中等各地的专家齐聚一堂,随笔化写作观摩课、课题实验校经验介绍和专家报告让我受益匪浅,风趣的老师、严谨的名家、个性的编辑都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诠释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教育未来的希望。

历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最令语文老师和学生头疼的问题,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基于这样的思想,刘宗顺老师和他的团队进行了随笔化作文的实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先不管这三位老师的公开课有什么优点或遗憾,我们应该能看出他们是想向大家展现一种思想:作文很快乐、学生很喜欢!

随笔,原本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也可以评论。而在“随笔化作文”中的随笔则另有一番含义:随时随地、随遇随历、随感随记、随读随议、随改随展,无论字数多少,篇幅长短,只要是随手下笔而成的文字都是“随笔”。课下随意地写、课上有序地读、评、改、展,如此一来,学生的日常写作实现了“随笔化”;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学生又把那些随意而写的文字“化”成像样的文章。

这几天孩子们自由快乐的小脸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老师们那不疾不徐、温柔可亲的声音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我到现在还记得自己看到这样的作文课时候的惊讶:作文课,原来可以这么快乐的上! 我的《提高小学生作文兴趣方法与策略研究》的课题实验和刘老师团队的“随笔化作文”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在作文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这次的学习中我如饥似渴的汲取着知识的精髓,使自己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刘宗顺老师团队的随笔化作文分三步:创设情境-畅所欲言-提笔书写,给我触动最大的是第一步,他们的“创设情境”不是我们的想象、语言或者别的东西,而是现场的情景,学生现场经历,想起我课题实验也是因了一次“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快乐。

那一天从下午飘飘忽忽的小雪花就那么慢悠悠的飘下来,伴着一夜的雨声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哇,满天满地满世界的雪白,我们的小校园也沉浸在美丽的雪白之中,我被这些玉树琼枝和晶莹透明的世界震撼了,终于按耐不住心头的激动领学生到了这片白雪之中,做了这片雪白的第一批主人,领学生观察,领着他们游戏,领着他们疯跑,我觉得令他们难忘的应该是在上课时间在校园里踏雪,因为想让他们记得自己的小学生活很快乐我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些小家伙们的笑脸和这美丽的时刻,当我们一起在教室的大屏幕看这些照片的时候,他们的快乐更是溢于言表!他们的关于雪花的作文也让我高兴了好多天,对于刚刚写作文的他们来说,的确是让人欣喜得很,在他们的作文里看到那些关于雪天的美丽的句子才觉得是真实的不做作的。

“冬青像长了白头发,老师还给我们留了影,这个学校有美丽漂亮的白云。''

“今天我们这里下了一场大雪,我们玩得可开心了,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还有的在雪地滑冰。”

“我们今天玩的可真高兴,我喜欢冬天,你们呢?”

“大树穿上了衣服,大地铺上了地毯”

“雪吃起来凉冰冰的,也有的吃起来热乎乎的。”

“我们队的雪人可可爱了,有的上面用雪做的帽子,还有的弄下来一根树枝当手,还有的弄来一个笤帚当手,雪人非常可爱”

“这是今年第一场雪,雪就像一粒粒晶莹的冰球。”

“雪下的时候,是一个个的小冰渣,像一个个缩起来的小刺猬” “树上都变了样,小青蛙已经睡着了,老师们也很喜欢。”

“我一起来,就看见了白白的地毯,我的脚踩进去,哇、太厚了,太凉了。”

“大树变成玉树琼枝,晶莹剔透,雪软软的,凉凉的,白白的。” “雪很美,落在树上,树就像开了白白的花,我想我要留住冬天,冬天太美了。”

“树上的雪像是水晶,好透明啊、”

“冬青上一片雪白,杨树变成圣诞树,漂亮极了。”

“一回头看,到处都是雪,天空是深蓝色的,我们都在操场上玩堆雪人,有的你碰我撞,有的打雪仗,有的滑冰我们一抬头看着那绿油油的树,变成了雪白的树。。。”

“原来冬天是这么美丽的景象啊,我喜欢我的冬天。”

“我们的学校,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太阳出了的时候,太阳的光像利剑一样发光。太阳和玉树一起照一张照片,那就美丽极了。我们已经在大树前照了一张照片。

我们喜欢我们的校园。”

“今天下雪了,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早晨上学的时候一棵棵树像结了果子,因为,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也积满了厚厚的雪,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

我的学校就像我们学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里的冬天的美丽景色。”

“那些雪摸起来像雪糕,像一床毛毛的被子。”

“同学们在看景,树像玉树琼枝,晶莹剔透,同学们在玩雪,有的堆雪人,的打雪仗,玩穿路。

雪像水一样,没有味道。”

“这第一场雪就快融化了,美丽的景色就快没了,我舍不得这美丽的景色,也舍不得我们玩雪的快乐、高兴。”

“树木上的雪化了,就像洗了澡,亮晶晶的。”

“下了一夜的雪,今天早上,树上、地上都铺上了一层白白的棉被,我们都出去玩雪。

我们又玩起了打雪仗,你打我,我打你,我们笑了

我只是拿出了自己的一节语文课领他们到学校的操场上玩了一次雪仗,他们却回报了我这么大的惊喜!

通过听北京昌平王宇老师的课,我发现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身边很多写作的资源。猜词游戏是我和学生们喜欢也一直在做的游戏,而我只是把它作为语文字词学习的手段却从没想过他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自作的素材,是呀,这是孩子们热衷的,他们该有多少话要写一写这个给他们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快乐的课堂啊!不管是哪种作文模式,我们只要牢牢记住一点:想办法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写作产生强烈的期待,不吐不快,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让学生尽情地去玩、去享受,去尽情的述说,去畅快的表达,这或许也是作文的一条新路子,先把材料,最深刻、最真实、最火花一现的记下来,然后有专门的时间再组织材料,写成正式的、规范的作文。

听着刘宗顺老师报告的声音,看着那一张张蕴含着他心血的照片,心底有暖暖的感动,但我觉得在热血之外在作文教学中还应注意一个问题:每一次作文不仅仅是让学生乐写,还应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指导,这样学生在快乐中也会学会一类作文的方法或经验,毕竟每一次作文的安排是紧跟单元内容紧密相联系的,每次的作文训练重点应该是不一样的。

听着刘宗顺老师、李家栋老师、崔峦老师和林茶居编辑的报告,他们的语言或幽默,或风趣,或严谨,或个性,在如沐春风里走进广阔的语文教学的天地,再一次觉得:教语文,是快乐的!

我想牢牢记住这几点指导我以后的工作:

1、为什么要写作?什么是好习作?通过作文教育期待给孩子什么?

2、儿童的思维经常是模糊的,学校是个允许任何孩子都能犯错的地方。

3、经常回想自己的童年,想想那时的我们,喜欢什么。

4、即使再不开心也不要皱眉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有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4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新观点、新方法逐步为广大教师了解、熟悉、认同,小学作文教学也发生了巨大变革。我在小学作文的教学工作中,经过一系列方法改进使学生对作文的态度由“要我学”和“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学”和“我要写”。我对课堂作文教学在实践与探索中感悟甚深。

一堂作文指导课,情境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围,就如鲜花招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使他们在美好的情境中能展开思路,从头脑中提取已经储存的信息作为题材,写出自己的起初经历和真实感受。我认为,让学生进入情境,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学生就能较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从中发现美,感知美,唤起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音乐小品、话剧、编故事、猜谜语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将所要表达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视野和认识能力组织材料,组织故事在脑子里,然后把各类故事由学生组成小组改成话剧表演出来,学生很有兴趣。他们经过讨论,都能根据剧情,塑造自己的角色,因为表演是生动的,又是直观的,再由学生把故事用文字叙述出来,就容易做到有内容,有个性,有文采。通过情境教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作文练习之中。

另外,如何使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俗话说:“学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诗词是语言精华的浓缩,书读得多了,不仅有助于提高赏析能力,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我认为,学生写作文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为此,我们开展了“每日读范文、记笔记”活动,现在学生作文的语言有了很大的变化,作文中的词汇丰富了,文章也显得流畅了。

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间接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我指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日讲一个故事,每日写一篇日记,每周读一篇好文章。书报杂志刊载了大量的信息,学生读书读报不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况,还可以学到不少写作知识。

在指导学生读书读报活动中,我还引导学生注意品味文章的标题,记录一些有价值的典型的人和事,并注意学习、积累文章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一篇好文章,可以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文章精美的语言和作者匠心的构思,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实践证明,小学生作文应该走出课堂,到广阔的生活知识园林中去折枝采叶。只有见识广了,知识丰富了,才能写出一篇篇洋溢着对生活真切感受的精彩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