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图形的分类教案

2025/08/28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图形的分类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图形的分类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物品按用途分类。

2、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3、在活动中学习,能够有条理的对物品进行收拾和整理。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图片、幼儿之前要有按标记分类的知识积累、黑色水笔、白纸。

活动过程:

1、首先以圣诞节到了,帮助托板的小朋友整理收到的礼物为情景展开活动,出示图片,让幼儿知有哪些礼物。

2、首先让幼儿自主分类(有的按形状、有的按颜色、有的按质量的`软硬等等),并让幼儿说出为什么这样分。

3、以托班只有三个箱子为由,引导幼儿按物品的用途分三类,把那个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幼儿说出吃的、用的、玩的)

4、分好后,为了让托班的小朋友更容易的辨认箱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做标记,并在纸上画出来。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并没有用实物而是用的图片,因为出示得实物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课程就不容易继续下去了。采用图片的形式既能提起幼儿的兴趣,又不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一节课的活动下来,总体上的还是不错的。老师的建议是:应该多加一些家具类的或者幼儿部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这样加大了难度,拓展了幼儿的认知面,如果仅限于幼儿常见的物品的话,拓展的部分就无法显现。

幼儿园图形的分类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三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2、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第一次操作:颜色2种圆形、正方形图片若干个,第二次操作:颜色2种,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图片每二位幼儿一份分类图。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根据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合作进行分类并记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闯关游戏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老师带领一起去图形宝宝家做客。

2、让幼儿说说图形宝宝家有哪些宝宝。

二、第一次操作:分家家进行二次分类。

1、请幼儿自己选择一种图形宝宝扮演这个图形宝宝。

2、请图形宝宝们想想怎么样分分家?

3、请幼儿根据图形的一种特征进行一次分类。并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教师进行记录。

4、观察分完后的图形,看看它们现在都一样嘛?看看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以怎么分分家?

5、幼儿进行二次分类,教师进行记录。

三、第二次操作:分组操作拓展幼儿思维。

1、教师讲述操作要求:两位幼儿一组先两人讨论,一幼儿根据讨论结果先进行一次分类,另一幼儿进行分类记录,同前方法再根据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并记录。

2、请幼儿两两分组进行合作,教师个别指导。

3、对幼儿操作结果进行集体检查。

四、活动延伸:将各种小动物进行二次分类。

1、将各种小动物进行一次分类。(海、陆、空)

2、再进行二次分类:海分为鱼类和两栖类、陆分为家禽和野生、空分为鸟类和昆虫类。

3、引发幼儿活动兴趣,先初步接触活动的内容。

4、让幼儿扮演图形宝宝亲身体验图形分类的有趣。

5、让幼儿根据图形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6、教师一边记录一边运用语言跟进,为幼儿下一步的分组活动奠定基础。

7、清楚讲述操作要求,让幼儿能更好的分组操作。

8、拓展幼儿思维。

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我用一个“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故事贯穿始终,孩子们便于理解,也十分愿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并加以引导,逐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让他们充满激情的完成了一个个任务。

幼儿园图形的分类教案 篇3

1.活动目标

(1)复习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的认识;

(2)能根据这些图形的形状、颜色两种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3)愿意并喜欢进行分类活动。

2.活动准备

(1)猫、兔、蝴蝶头饰各一个,篮子两个;

(2)每人一个分类板;

(4)不同颜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饼干图片及标记各若干。

3.活动过程

Ⅰ导入

(1)玩《饼干商店》的游戏,引出活动。

提问:"仓库里有些什么样子的饼干?"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仓库里的饼干,说出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的图形的.饼干。

Ⅱ幼儿第一次操作

(2)游戏《送饼干》,学习给图形分类。

提问:"你会把什么样的饼干运到这个柜台?为什么?"

老师扮演经理,幼儿扮演营业员,经理引导营业员观察并说出其它柜台的标记是什么形状的,再把仓库里剩下的饼干按标记的形状运往柜台,看谁运得又快又对。

重点指导幼儿给图形分类。

Ⅲ分享经验

(3)操作活动《分饼干》,说出分类的方法。

提问:①"为什么要把这些饼干放在同一个柜台?"②"它们除了形状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按饼干的形状、颜色分类。

Ⅳ幼儿再次操作

(4)游戏《买饼干》,练习按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玩法:请几个幼儿分别戴上小猫、小兔、蝴蝶的头饰,扮顾客来买饼干。根据幼儿的个体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方式安排三个水平层次的营业员帮顾客选购饼干。

重点指导幼儿按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4.延伸活动

在数学区投放不同颜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继续让幼儿练习按图形、颜色进行分类。

幼儿园图形的分类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利用层级分类板将三角形、圆形、方形、菱形等若干图形进行二级次分类。

2、观察分类板、看是否标记尝试把图形二次分类。

3、在“闯关游戏”中充分体验分类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形宝宝,引入主题。“今天除了客人老师,还有谁来到了我们班?是什么图形宝宝?图形宝宝来干什么呢?”

二、在闯关游戏中把图形二次分类。

1、闯关开始:请观看唐老鸭设计的.路线图,这个路线图应该怎么走?幼儿尝试操作。

2、幼儿操作,看标记把图形进行第一次分类,并请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3、继续闯关:

(1)小组讨论路线图;

(2)请个别幼儿介绍操作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巡导;

(4)幼儿的操作结果展示在黑板上,一起验证。

三、闯关成功。请幼儿讲讲在这次闯关游戏中的感觉?

幼儿园图形的分类教案 篇5

活动名称:图形的分类

活动目标:

1、巩固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主要特征,能排除大小、颜色的干扰进行

图形的分类。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活动准备:

大的圆形、三角形、方形的胸饰各一个,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大型积木搭建的.图形王国区域。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到图形王国,引出课题。

“图形王国里,有许多的图形宝宝在搞大联欢……这时,有三个

图形妈妈来了,你们认识它们吗?(教师逐一带领幼儿复习巩固图形

的主要特征)

2、送图形宝宝回家

分别让幼儿拿一种图形送给相应的“图形妈妈”,教幼儿说:

“我把XX形宝宝,送给XX形妈妈。”

3、请幼儿到图形宝宝家做客

亲亲“圆形妈妈”的脸,拍拍“方形妈妈”的肩膀,给“三角形

妈妈梳梳头,捶捶背,跳到圆形宝宝家,飞到方形宝宝家,游到三角

形宝宝家等……

活动延伸:小朋友与各种图形妈妈分别做游戏(方形、圆形、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