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正面管教》读后感

2025/08/28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1

这个寒假读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特别是书中第5章所讲述的建立情感联结的内容让我感同身受。我相信作为一位教师,我们都是很关爱自己的学生的,但为什么孩子们对自己的教育要求完成的不好呢?书中所讲的案例让我茅塞顿开。因为自己的言行让孩子们得不到老师关爱自己的讯息。书中介绍了几种方法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倾听并认真对待孩子们,进行一次野外旅行,欣赏独特性,通过尊重学生的课外兴趣来建立情感联结等方法帮助学生们体验到关爱、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是一位老师所能做到的最有效的事情。

正面管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在班级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也是很有帮助的。师生之间的相处,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相互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有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2

“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的孩子”。看到这句话,我就想到二年级的李XX,他上课时永远坐不端正,常常趴桌子上,或站起来不好好坐在凳子上。喜欢插话,走路永远不在队伍里,磨磨蹭蹭地落在班级后面,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订正时从来不按老师的要求写……跟他讲道理,有时也威胁,单独留下来教育批评。可是一直收效甚微,但我一直认为他不是一个笨孩子,所以还是愿意在他身上花费很多的心思,争取对他有更深的了解。而现在在我看了《正面管教》书中的这句话,忽然领悟到,这个让我如此头疼的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正是缺爱的表现吗?我决定在接下来的相处中,用“爱”收服他。

当然,我不知道最终结果会怎样,但我坚信,书里描写了这么多成功的案例,而我也会改变他的,即使达不到完美的效果,至少会引导他往正能量的方面转变,也应该是令人欣慰的`。

期待中……

我会把从中学到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中去,真正让学生受益,让孩子收益,从中感受做老师的快乐,做妈妈的快乐!

《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教孩子。它确实是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3

《正面管教》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一书。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懊悔和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其实想要“赢得”孩子,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一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4

当教室管以相互尊重为基础时,学生在学业和社会情感技能方面都会更好。书中的一些方法非常值得学习。比如有限的选择,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就非常好。孩子在这个年龄还不能很明确的做出判断和选择,如果我们问封闭的选择题,对他们来说才更合适更好接受。比如你问一个学生你想坐在哪里?他会无从选择。但是你问他你想坐这里还是那里,同时指出两个位置,他会很快给出答案。还有“只做,不说”这个方法,书中说到,如果班级太吵,不要一直说“不要讲话”,可以尝试关一下灯,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把关注点放在你身上。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要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坚持到底。

正如德雷克斯说的:“闭上你的`嘴,行动”。启发式问题也是非常好的方法。遇到事情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去做,而且多询问。比如: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他人是怎么牵扯进来的?你们有没有解决办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推论能力和承担责任的能力。除此以外,转移行为、什么也不做,决定你自己怎么做?尊重的说不……都是非常好的教育方法,我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去学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