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科普教育方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科普教育方案 篇1
〖主题〗简易望远镜的制作
〖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2、了解凸透镜、凹透镜的特性。
3、了解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4、能独立制作简易望远镜。
〖对象〗初一学生
〖时间〗XX年3月26日下午3:55—4:40
〖地点〗初一(2)教室
〖准备〗
1、提前通知学生自带小箭刀一把。
2、教师准备制作器材每人一套,主要有:凸透镜一副、凹透镜一副、成形贴塑纸1张,双面胶带纸一卷(见实物图片)。
〖过程〗
1、每人分发凸透镜、凹透镜各一副。
教师:介绍凸透镜、凹透镜的判断方法并要求学生分别用两透镜观察事物。
学生:用凸透镜观察的东西被放大,用凹透镜观察的东西缩小,但都出现有时清晰,有时模糊的现象(允许同学之间交流,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分析学生观察时出现的各种现象,归纳凸透镜、凹透镜的特性,并指出:利用透镜观察事物,都有一定的距离范围,若不在范围内,观察到的图像将会变得模糊。
教师:要求学生一只手拿凸透镜,另一只手拿凹透镜,组合后观察事物(一眼睛与凹透镜、凸透镜的中心要成一直线)。
学生:凸透镜、凹透镜组合使用
在组合观察时会出现的几种情况:
1)、凸透镜靠近眼睛,凹透镜在后。
2)、凹透镜靠近眼睛,凸透镜在后。
3)、两透镜之间的距离小一点。
4)、两透镜之间的距离大一点。
分别由几位同学交流观察结果。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如果用一只手将凹透镜靠近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将凸透镜移动,调节两透镜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清晰的.图像,而且能把物体拉近,如果我们把凸透镜、凹透镜合理的组合,便能制作简易的望远镜。
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现有器材制作简易望远镜。
学生:发挥想像(将平面的贴塑纸折成立体),随意制作。
学生在制作时大体有以下过程:
1)、根据贴塑纸上的压痕,进行相关折叠。
2)、利用双面胶分别将凹透镜、凸透镜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总装,清晰度调整。
教师:在巡视的基础上对部分学生在制作中存在的不足给予指导,将优秀的作品展示,点评。
〖评价〗能初步安装成型为合格等级,望远镜的外壳棱角分明,侧面平服,凸透镜、凹透镜位置安装准确为优秀等级。
〖小结〗这次活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利用凸透镜、凹透镜(以及组合)来观察事物,从而发现问题,通过学生讨论、老师点拨,悟出望远镜的原理,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制作欲望。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作示范、不定条条框框,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想像能力,虽然在制作中出现将透镜装反,纸壳成型错误等问题,但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最后全班同学均能完成,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科普教育方案 篇2
一、 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我校决定将在3月26举办科技节,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满足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加强科技教育的需要,丰富 学生的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提升学生的的科学素养,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融为一体,是一次有意义的科普活动。
二、 活动时间:
3月26日
三、 活动对象:
1——9年级
四、 活动内容:
1、探索宇宙的`影视光盘放映。
2、探索宇宙展板的展出。
3、每个学生发相关书籍一本:《探索宇宙》
4、探索宇宙科普电影的放映。
5、火箭模型升空现场演示的观摩活动。
五、具体安排:
(一)活动地点:观看电影在多功能厅、火箭模型升空演示在东操场。
(二)时间安排:
7 :40——8 :25 一年级观看电影 二年级火箭模型升空演示
8 :55——9 :40 二年级观看电影 一年级火箭模型升空演示
9 :50——10:35 三年级观看电影 四年级火箭模型升空演示
10:45——11:30 四年级观看电影 三年级火箭模型升空演示
12:15——13:00 五年级观看电影 七年级火箭模型升空演示
13:00——13:45 六年级观看电影 五年级火箭模型升空演示
13:55——14:40 七年级观看电影 六年级火箭模型升空演示
15:05——15:50 八年级观看电影 九年级火箭模型升空演示
16:00——16:40 九年级观看电影 八年级火箭模型升空演示
六、 注意事项:
1、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观看科普电影、火箭模型升空演示的活动按课表由当天各任课老师负责,带领学生准时到指定地点参加活动,请相关班主任事先通知本班的任课老师。
2、请各班主任做好宣传、组织、教育工作,确保活动准时、有序、安全地开展。
科普教育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围绕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这个基础工程,以“xx”为活动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创新促进社会和谐,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原则,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等内容,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科普活动,为提升我校学生的科学素质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活动主题与时间
主题:xx
时间:5月23日―29日
四、主要活动安排
1、校园门口悬挂科普标语横幅,举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团委书记致开幕词,布置科技活动周的一系列活动安排。(5月23日上午)
2、结合科技活动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5月23日下午)
3、出一期科普板报和科普画廊。(5月24日)
(1)各班室内板报和校园板报选择学生看得懂、长见识的科普内容,出一期科普板报。并由团委统一展览。
(2)学校的画廊要更新内容,突出展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成果。
4、读一本科普书籍,写一篇科普作文(5月24日―29日)
(1)发动、引导学生借阅科普书籍,了解科技发展动态,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2)学生每人写一篇科普作文。
格式要求:以“城市与新能源”为主题,提高广大教师与学生对新能源推广与应用的认识,融入我市新能源创新步伐,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理念,讲述身边发生的故事以及自身的感受。以随笔、杂文、散文为主,题目自拟,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
5、利用学校网站及广播宣传相关科普知识。(5月23日―29日)
(1)学校广播每天2:15――2:25宣传科普知识。
(2)学校网站及时报道相关活动内容。
6、举办一次科技讲座(5月28日)
围绕“城市与新能源”,提高广大教师与学生对新能源推广与应用的认识。
7、开展一次科幻绘画比赛(5月29日)
在本校内开展一次科幻绘画比赛,评出等次,予以表彰,同时把获奖的作品上报团委。
科幻绘画的规格要求:8K美术纸,体裁不限,内容必须是宣传“城市与新能源”。
8、举办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5月29日)
竞赛时间:5月29日(星期二)下午4:30
地点:学校会议室
9、认真总结,表彰先进(5月30日)
科技活动周结束后,我校将认真总结活动经验,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要进行表彰,并以简报的形式总结表彰我校的各项活动开展情况。
五、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成立校长任组长的科技活动周领导小组,做到任务分工明确,项目责任到人。
2、周密策划,精心组织
我校利用教师例会,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学习县局下发的《通知》,根据县局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周密制定活动计划,精心组织活动开展,立足校本,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把全校师生都动员组织起来,形成齐抓共办、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科普教育方案 篇4
一、活动主题
万众创新,拥抱智慧生活。
二、活动内容
(一)大力开展“创新驱动新发展,创新引领新常态”宣教活动,培养全民创新意识,激发全民创新热情。
(二)开展科学普及系列活动,引导公众“参与创新活动,体验创新快乐,分享创新成果,成就创新梦想”,帮助学生用智慧和双手点亮美好生活。
三、活动时间
集中活动时间:9月19—25日。
后续活动时间:10—12月。
四、活动安排
(一)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论氛围。各学校悬挂“万众创新,拥抱智慧生活”活动主题横幅,张贴科普知识宣传画,出刊一期科普知识黑板报宣传科普知识。
(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接受科普知识普及。
(三)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知识教育活动。各中小学开展科技创新知识课堂教育、图片展览、讲座、专题读书、现场观摩等活动。
(四)科普示范教育。各校组织学生参观兴隆植物园、兴隆药植园、兴隆热带花园和各镇科普示范基地。
五、工作要求
(一)各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科普活动日的活动组织工作,要安排分管领导根据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二)各校要重视开展活动材料的收集工作,认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并同活动图片于9月底前报送局基础教育股。
邮箱:xxxxxxxxxxxx
附件:万宁市全国科普日宣传标语
万宁市全国科普日宣传标语
1、追求卓越创新发展
2、创新发展全民行动
3、普及科学知识共享科学人生
4、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
5、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
6、参与创新活动共享创新成果
7、体验创新快乐成就创新梦想
8、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美好明天
9、倡导文明新风共建和谐家园
10、科技造福人类创新引领未来
11、保护生态环境你我共同行动
12、普及科学技术促进产业发展
13、创新驱动新发展创新引领新常态
14、培养全民创新意识激发全民创新热情
科普教育方案 篇5
一、活动主题和时间
20xx年xx区全国科普日活动于9月15日至9月21日举行。活动期间,全区中小学围绕“xx”为主题,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二、活动主要内容
(一)组织开展校园科普教育,科普宣传和科普成果展
各中小学要结合本校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活动,举办校级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及科技制作成果展览,激励广大师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提高师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组织青少年科学体验活动
组织城区中小学生和部分农村学校学生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科学体验活动。参观体验xx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xx市消防科普教育馆、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xx职业技术学院中药标本馆、人体标本馆、微生物实验室和xx北葡萄产业园区、xx市科技经济体验中心等各级科普教育基地。活动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实施。
(三)组织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为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大力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参加体验活动的学生进行科普知识竞赛,竞赛采取书面答题形式。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全国科普日活动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一项重要活动,各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策划本校活动方案,实实在在把每项活动落到实处,确保“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顺利开展。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加大对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师生、家长了解全国科普日活动,扩大活动的受益面和影响力。各中心校、初中、区直学校在活动期间,至少向区教育网上传一篇活动报道。
3、各学校在举办活动时,要有明显的活动标志,要用规范的活动名称。活动名称统一为:20xx年xx×全国科普日活动。全国科普日活动结束后,各校要认真总结,保存活动有关文字、图像资料归档。
各中心校、初中、区直学校于9月23日前将活动总结、相关图片、影像资料(含电子版)和活动简报报送区局体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