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计划
微文呈现整理的暑假计划(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暑假计划 篇1
[饮食方面]:
1.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男生暑假减肥计划
2.以粗糙食物代替主食类,如糙米、全麦制品。
3.口味要尽量清淡,少加盐、酱油或蕃茄酱等调味料。
4.先喝一碗汤或一杯开水,然后从喜欢吃的食物开始夹起。
5.选择较费事的食物,如吃带骨的`鸡肉比鸡丁好。
6.食物至少咀嚼10—20次才吞咽。
7.吃到八分饱后绝不勉强再吃。
8.吃过东西后,马上刷牙或漱口,多吃苹果,多喝水。
9.尽量避免吃零食,尤其是边看电视边吃零食。
10.感到肚子饿时,先吃点小东西会比强忍肌饿来得好。
[运动方面]:
1.冬天可以自己在屋里,原地跑,原地高抬腿,尊下起,蛙跳。
2.呼啦圈,仰卧起坐,俯卧撑。
3.扩胸,打拳,深呼吸,多聊天,大笑(不是傻笑哦)。
4.天气好的话,可以出去走动走动,跳绳,慢跑,打球,骑脚踏车,游泳。
慢跑30~50分钟。
骑脚踏车1小时~75分。
步行1小时~l个半小时。
游泳30~40分。
打网球45分~1小时。
跳绳30~40分。
5.平时走路身子要直,步子适当放大,速度可以加快。做得时候身子一样要坐直。
暑假计划 篇2
今年的暑假过得既充实又有趣,要说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游泳。暑假一开始我就报名参加了第一期游泳训练班,18天的游泳训练,我从不敢下水,到会游泳,经过了艰苦地努力,才换来了成功的笑容。我的第二大收获是:开始学写日记。我把每天最特别的事记下来。整个暑假共写了日记40篇,内容还很新鲜,有做实验过程的记录,学游泳的感受,自己编的儿歌和生活中的有趣事等。写好后我还读给爸爸妈妈听,他们还直夸我写的'好呢!
暑假里我还参加了“剑桥英语”训练班,学完了预备级的下册,现在我已能写所有英语字母,能说一些英语单词,有些还能写呢!
除参加训练班外,我每天早上跟爷爷去跑步,白天认真完成暑假作业,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预习二年级语文、数学,再看一些课外书。平时我也主动帮家里做些家务,还学着自己洗头、洗澡和洗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暑假计划 篇3
学习:
7月
每周2、4、6、7上超前学习课。
下午3小时作业。
其余天数每天3小时写作业+2小时自主超前学习。
8月
每天2小时写作业+3小时自主超前学习。
体锻:
7月每天坚持跑1000米,30分钟跳绳8月隔天限时跑800米,30分钟羽毛球。
阅读:
读完语文书上推荐名著(你们初一可能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苏教版的`)
坚持每天读报,其余时间自己阅读感兴趣的书。
家务:
隔天在家扫地,每天自己整理床铺,房间。
帮助洗、晒、收衣物。
娱乐:
每天看电视或上网时间小于等于3小时
每周外出娱乐时间小于等于12小时
这只是我的计划,我觉得你最好自己制定比较好。
自己按实际制定的最适合自己,
暑假计划 篇4
放个暑假也不得轻松。今天上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的“暑期系列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10个城市中,超过一半的孩子暑假生活已经被父母计划得满满当当。其中,培训,成了重头戏。
超五成学生,暑假“被计划”
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就像一部期待已久的大片一样隆重上映,但这部大片的第一导演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不管孩子们对暑假有着怎样的期望,家长们其实早就拟订了孩子们的暑期计划。
此项调查结果显示,不管孩子们对自己的暑假有着怎样的期望,54.2%的家长都为孩子们制订了暑期计划,培训和旅游是家长为孩子制订的暑期计划中的头两件大事。
其中,培训是整个暑假活动中的“重头戏”,比例达41.6%,旅游的比例占23.6%。从时间比重上来看,培训在近两月的暑期中占了将近一半,平均分配了23.7天的时间。
而对于大多数孩子所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只有不到两成的家长加以考虑。
八成家长,拟安排孩子参加补习班
调查结果显示,给孩子报各类课程的补习班是家长的首选。制订了培训计划的家长平均愿意花费1169元为孩子的各类培训买单,有81.4%的家长打算为此花钱。
即使是小学生,也有72.6%的家长安排了暑期补习班,而且随着孩子学龄的增长,“补习班”需求还越来越强烈,98.6%的高中生家长都表示会为“补习班”花钱。
而计划让孩子参加语言类、艺术类和体育类培训的家长均不足两成。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研究人员蔡焱分析,家长之所以为孩子安排了如此充实的暑假,多半是因为望子成龙,但其中也隐约夹杂着无暇顾及孩子的无奈。
四成家长没时间陪孩子
国外有研究表明,家长与孩子有更多的'交流互动时间,对孩子的人格健康有明显促进作用。此次调查显示,中国家长们平时平均每天可以有2.08个小时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暑假的到来能否促进这种互动交流呢?
调查显示,仅有20.9%的家长表示有此打算,并且做了积极调整来增加与孩子互动交流的时间。
40.6%的家长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有此愿望,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不确定实际中是否能够增加交流时间。70后父母中有这种感受的占44.3%,这一比例高出60后家长近10个百分点。
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平时与孩子的交流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在假期加强交流。尤其是高中生家长中有此想法的居多,占39.4%,在初中生和小学生家长中,这个比例稍低,分别为26.5%和27.8%。
调查说明
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10个城市共3255名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访问。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