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工作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工作方案 篇1
各教工党支部、各系(室):
根据《xx农林科技大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要求和学校20xx年上半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安排,结合学院工作实际,现将我院20xx年4月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有关事项安排如下,请各教工党支部、各系室认真做好组织工作:
一、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第六周(4月4日)教师技能提升专题培训(一) 教师口语表达
第七周(4月11日)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八周(4月xx日)观看辉煌中国电视纪录片
第九周(4月25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之教风学风大讨论,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监督检查
二、学习地点:
全院集中学习地点为学院综合楼203报告厅,其他学习由各教工支部提前联系综合办安排。
三、相关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请各教工党支部书记和系(室)主任负责具体组织工作,做到学习有安排、有专题、有记录、有考勤。
2、保证学习质量。认真落实每周三下午7-8节课集中的政治理论学习,确保学习的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同时,教工党支部、各系(室)还可以结合各自实际,安排自学或集中学习其他内容,坚持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与座谈讨论、研究工作、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3、及时报送材料。学院党委将对教职工理论学习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请各教工党支部、各系室于每次学习之后将学习记录、考勤签到表、会场照片及时报送学院党委。
工作方案 篇2
20xx年11月实施乡村规划师制度以来,我市乡村规划师积极投入到彭州市规划局和各自乡镇的规划建设工作,为我市的乡村规划和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乡村规划师人员结构单一的现实情况,我市形成了以组长为核心的,片区负责制的团队工作方式,实现了市域乡镇的满覆盖。目前第二批乡村规划师合同期将满,第四批乡村规划师的招募工作已经开始。为了进一步增强乡村规划师力量,结合成都市的统一安排,我市制定了相应的招募工作方案。
一、第二批乡村规划师履职情况
我市于20xx年招入的`第二批乡村规划师为王菊惠、李培培、黄磊3名同志,三位均为机构志愿者。除黄磊同志自动离职之外,王菊惠和李培培两位乡村规划师在工作期间的履职情况,由所驻乡镇和市规划局的综合考核结果为合格。
由于王菊惠和李培培两位同志本职工作繁忙,经我局讨论和征询本人意见,二人均不再续聘。
二、招募工作基本思路
我市现有乡村规划师6名,其中,第一批乡村规划师到期后续聘1名,第二批2名,第三批3名。按照“成府发[20xx]37号”文要求,区(市)县政府为乡村规划师招募工作主体,我市本次招募方案原则确定6名乡村规划师总体人数不变,结合乡村规划师工作模式,本次拟以社会招聘的形式招聘2名具有技术能力和工作热情,愿意投身基层规划事业的乡村规划师,弥补第二批到期后的缺口。
三、招募工作安排
1、发布公告及报名受理
9月30日前(具体时间由成都市规划局确定),我市政府网联合成都市规划局网站、中国青年报、建设报等省市主要媒体发布第四批乡村规划师招募公告,同时开通。应聘人员也可到彭州市规划局报名点现场报名。
2、初审工作
10月8日—11月22日根据报名情况初步确定面试人员名单。
3、面试工作
11月23日,以彭州市规划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乡村规划师组长形成的领导小组对招聘对象进行面试。
4、任命要求
领导小组根据面试成绩排序进行适当调配,确定聘用对象。11月25日前,在网上公布最终招聘结果,并通知本人。
5、学习培训
11月29日—11月30日组织我市所有乡村规划师集中培训学习。12月1日正式到岗。
四、组织方式
彭州市第四批乡村规划师招募领导小组组长由彭州市规划局局长陈静担任,副组长由彭州市规划局副局长杨波担任。编制办和办公室为主要责任科室。
五、招募乡村规划师条件
按照成都市第一、二、三批乡村规划师招募条件执行。
彭州市规划管理局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二日
第四批乡村规划师招募需求表
区(市)县
招募计划(人)
派驻乡(镇)
招聘类型
联系人
联系电话(办公室)
彭州市
2人
通济镇
丽春镇
社会招聘
马微微
工作方案 篇3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土壤质地
土质由山地和山前冲积平原组成,土壤为褐土,PH值在6左右。
(二)气候条件
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云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206天,年降雨量556毫米。
(三)种植业结构
沿路两侧除部分村庄占地以外,全部为农业用地,主要以杂粮、果树种植为主。
二、绿化工程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提高城整体形象为指导,突出“显山露水透城”效果,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将公路绿化、荒山绿化、发展特色经济林种植以及村镇绿化美化工作融为一体,把生态绿化美化建设同沿线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内涵向纵深发展,形成生态怡人,环境优美,瓜果飘香的绿化带、风景带、致富带。
(二)原则
1、区域设计与全县总体规划相吻合,重点突出具有特色的景观绿化林带。
2、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并举。
3、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花、果相结合。
4、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
(三)目标任务
适宜绿化长度单侧10.36公里,两侧按50米规划设计,县政府每侧需增租22米。每侧50米扣除路肩及排水沟8米,规划设计绿化42米,两侧计划栽植各类经济林树木3万株。
三、工程规划设计
(一)建设期限
20xx年5月
(二)建设标准
1、林带宽度
沿公路外侧,公路路肩及排水沟外沿设计42米绿化林带,构建生态经济林绿色长廊。
2、林带构成
林带总体分三层,路沿石外延4米为路肩,路肩范围内栽植1行行道树和小型花灌木,路肩外延4米为排水沟,排水沟外延42米栽植各类经济林小乔木(10米)和育苗基地(32米)。
3、树种选择
选择易于栽培管理,树种适应性强且生长周期长,具有景观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树木,柿子、香椿、石榴、山楂、枣、板栗、核桃等为主要树种,配以花灌木龙柏、金叶女贞、红叶小檗、金叶槐等,行道树规划栽植蜀桧、银杏,形成特色生态绿化观光林带。
4、苗木规格
路肩花灌木20—30厘米高;经济林苗木胸径5厘米以上,控制高度2米以内;乔木胸径10厘米以上。
5、栽植密度
经济林株行距2×3米;行道树株距6米。
四、绿化投资概算
绿化工程概算总投资810万元。其中:苗木费600万元;栽植费150万元;养护费60万元。
(路肩整理、排水沟建设等土方工程、新租土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等需另行计算)。
五、保障措施及工程管理建议
(一)县政府成立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由县政府领导任组长,交通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林业局、水利局、审计局、财政局和相关镇办领导任成员,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林业局、交通局、规划局牵头负责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二)为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实行招投标制,从选苗、运苗,到打窝、栽植、管护等环节建立严格的全程质量监理制度,把通道建设列入工程造林管理,严格验收标准。提高造林绿化档次和景观效果,确保绿化成活率。
(三)绿化工作,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绿化,重点引导企业、个体大户等参与绿化工作。
工作方案 篇4
一、实施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区域管理,项目负责;应急响应,强化落实;信息公开,积极参与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加强对我县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由组长,副组长,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关科室为成员的县住建局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住建局安监站,主要职责是:制定重污染天气建筑施工扬尘控制应急保障预案;响应县应急指挥部下达的重污染天气预警指令;启动应急保障预案,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扬尘监管的落实情况;向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工作情况。
三、实施程序
局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联络员制度,要求联络员24小时信息畅通,在接到应急指令后,应立即汇报、传达应急指令,迅速落实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等应急控制措施。
四、实施措施
(一)响应程序和响应分级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根据县应急指挥部统一发布的`重污染天气预警等级及时督导各相关科室采取相应对应级别,实行四级响应。
1、当发布Ⅳ级预警时,启动Ⅳ级响应;
2、当发布Ⅲ级预警时,启动Ⅲ级响应;
3、当发布Ⅱ级预警时,启动Ⅱ级响应;
4、当发布Ⅰ级预警时,启动Ⅰ级响应;
(二)响应指挥与组织实施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收到县应急指挥部发布的应急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保障预案,按照职责分工,由局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通知并督导各相关科室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1、利用电话、短信、通知等各种方式,在1小时内通知各相关科室负责人。
2、各相关科室在3小时内落实应急相应措施,并将响应及措施落实情况汇报。
(三)应急响应措施
Ⅳ级。各相关科室应做好应急响应的准备工作,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确保建筑工地整洁不起尘。
Ⅲ级。在采取Ⅳ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督导建筑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工地围挡措施,停止土石方施工;各类施工现场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土堆,以及工地内闲置、裸露三个月以上的空地100%覆盖;裸露场地洒水降尘频次至少2次/日,确保建筑工地整洁不起尘。
Ⅱ级。在采取Ⅲ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的督查,除重大民生抢险工程外,全县所有在建施工工地一律停止施工;裸露场地洒水降尘频次至少4次/日,确保建筑工地整洁不起尘。
Ⅰ级。在采取Ⅲ级、Ⅱ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督导建筑施工工地增加洒水降尘频次,至少5次/日,确保建筑工地整洁不起尘。
五、实施要求
1、做好人员保障。局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明确应急人员,保证通信通畅,确保各项指示及时传达落实。
2、做好应急准备。各相关科室要注意做好重污染天气防范工作。
3、加强责追究。按照“区域管理、项目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对未按要求采取积极措施的相关科室及负责人,予以通报、曝光并追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