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德的扁担》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朱德的扁担》有感(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朱德的扁担》有感 篇1
暑假里,我有幸读了《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文中的这根扁担虽然普通,但是它的故事却家喻户晓,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传颂着,教育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着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井冈山上的粮食少之又少,十分珍贵,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去挑粮食。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白天挑粮,晚上还彻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当挑粮队伍再次出发时,朱德依然站在那里队伍中,大家都觉得很惊奇。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心疼?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感动?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敬佩呢?读完这篇文章,朱德爷爷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跟他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有一次,我上培训班时,老师留了一项任务——练习书法。回到家里,我拿出练字本,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了起来,天气闷热极了,窗外蝉鸣不止。我渐渐不耐烦了,写的字一个比一个难看。时间长了,我越来越没有耐心了,开始抱怨起笔不好,因为这是第一次练书法,爸爸看到我发脾气,便走过来笑笑说:“然然,怎么了,是不是写得不好呀?没关系,第一次练,难免写得不好,爸爸教你一招,记住,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相信自己一定会把字写好的。如果每天不坚持练,就算有信心,最后也只会功亏一篑。只要做到了这两点,爸爸相信你一定能够练好的,加油,宝贝!”是啊,我一定要相信自己!最后,我每天都坚持练字,终于克服了困难,作品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我们这一代小公主、小皇帝们,像生活在温室的花朵,整天被长辈们捧在手心里,宝贝儿似的呵护着,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怕苦怕累、挑三拣四的日子。我们的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生下来就先天具有的,而是革命先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有朱德爷爷那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让这种永不凋谢的精神之花绽放在我们的心田,让幸福的生活充满阳光,让幸福之花遍地开放。
读《朱德的扁担》有感 篇2
诗人杨朔曾这样赞美朱德军长: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无数的事实证明,朱德军长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为革命赤胆忠心,为人民鞠躬尽瘁。在老师的大力推荐下,我阅读了《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的是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山上粮食不多,常要派人到山下挑粮,朱德也常和战士们去挑粮。他晚上还要研究战事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战士们心疼朱德,于是便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可是朱德很快又修了新的扁担。没过几天,朱德发现他的扁担又不见了,他便知道是战士们爱护他,可是他觉得他还是要跟战士们一起艰苦奋斗,于是他又修了一根扁担,并在上面写上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几个字,大家看了越发敬爱朱德军长,就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朱德是一个人民的好军长,战士的好伙伴,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是靠众多像朱德军长这样的革命前辈艰苦奋斗换来的。
朱德军长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学校的车校长,她身上也带着朱德这种美好的品格,车校长本来事务就繁多,可是植树节的时候她却能不辞劳苦,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带领我们师生一起参加植树造林美化家园的活动,让我们感觉到她的亲切,从心底生出了对校长的爱戴。还有我们组的卫生小组长,他也具有这种优秀的品格,每次搞卫生,他总能走在最前面,带领组员并和组员一起认认真真把卫生打扫好,而不是站在旁边发号施令,我们大家都很尊重他。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好朱德军长这种美好的品格,和大家走到一起,一起努力,艰苦奋斗,开创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读《朱德的扁担》有感 篇3
自古以来,以身作则就是领导干部必须要遵守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准则。作为开国元勋之一的朱德,就能处处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在《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中,作为总司令的朱德同志,经常穿草鞋,戴斗笠,和战士们一样争着去挑粮。当年已经四十多岁的他,白天挑粮,晚上还要研究工作,是多么辛苦啊!战士们都劝他不要去,可他仍然坚持抢着挑。后来,大家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谁料,他又连夜赶做了一根扁担!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心疼,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感动,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敬佩呢?
看了《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后,使我联想到现在。有人当了干部,盛气凌人,“官气”十足;有人当了干部,假公济私,自饱私囊;有的人当了干部,安排亲戚家人进单位、进公司。这些人的行为多可耻啊!当然,我不是说当今社会没有一个“朱德”,但我认为“违法乱纪”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没有一点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朱德总司令是世代杰出人物的好榜样。
啊!朱德总司令,您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光荣,您是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象征。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涌现出千千万万个像您一样以身作则的伟大人物,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美好!
读《朱德的扁担》有感 篇4
1928年冬日的一天,天刚麻麻亮,朱德军长又带领部分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到宁冈龙市挑粮。
这天,朱军长像往日一样精神饱满,穿着一身灰布军装,背着斗笠,扎着腰带,打着绑腿,穿着草鞋下山去。来到龙市,战士们有的用箩筐担,有的用口袋背;没有工具的战士索性脱下长裤,把裤口扎紧,把粮食装满两条裤腿,往肩上一搭一样方便。这样,大家挑的挑、背的背,翻山越岭,穿行在井冈山的蜿蜒山径上。
那年,朱德军长已经40多岁了。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粮和年轻的战士们一道走着。大家想:朱军长晚上忙着思考作战大计,白天还要挑粮,这可会累坏他。他们商量一起到朱德军长面前提“抗议”,劝他少挑些。朱军长似乎看穿了大家的心思说:“同志们,今天我们来比比赛,看谁最先赶到黄洋界上的大槲树那儿!”一听说比赛,战士们劲头来了:“好啊!谁先到大槲树谁是英雄!”一个战士灵机一动说:“朱军长,比赛可以,但有个条件。”朱军长问:“什么条件?”战士说:“你年纪大,不能挑那么多,分给我们一点。”朱军长一听,爽朗地笑起来了:“那可不行!”说着,挑起担子就走了,留下了一阵笑声。
中午时分,队伍赶到黄洋界大槲树下休息。黄洋界海拔1300多米,地势险要雄伟,一边是高山峻岭,一边是万丈悬崖。这里云海翻涌时如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故黄洋界又称“汪洋界”。休息时战士们议论开来了,七嘴八舌地说,劝也劝不住,讲也讲不过,怎么办?最后大家叫一个机灵的小战士把朱军长的扁担“偷”来藏起来了。战士们认为这样朱军长可以休息了。那知道朱军长砍来一根大毛竹,用柴刀做了一根又大又扎实的扁担,并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大字,从此,他的扁担再也没人“偷”了。战士们看到朱军长大步流星走在山路上,满脸是汗,军装湿透了,扁担压得弯弯,感动不已。这时,山道上响起一阵阵歌声:
同志哥,扁担闪闪亮,朱军长带头挑粮上井冈;井冈兵强马又壮,粮食充足装满仓;消灭白狗子,分田又分粮;保卫根据地,人民得安康……
读《朱德的扁担》有感 篇5
从古至今,以身作则是领导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就比如开国元帅朱德,就能处处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朱德的扁担》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述了作为军队总司令的朱德常常与普通战士们一起穿草鞋、带斗笠,扛着扁担和战士们一起抢着去挑粮的故事。当时朱总司令白天要挑粮,晚上要开会到半夜,战士们怕他身体撑不住,就偷偷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谁知后来朱德总司令又削了根扁担,并写上“朱德的扁担”五字。后来经过几偷几削,朱总司令才明白了战士们的用心良苦。
读了这篇《朱德的扁担》,我想到了很多。现在很多人当了干部,马上就盛气凌人、“官气”十足;又有些人当了干部,假公济私;还有些,安排家里亲戚、亲人进公司、单位,这些人都该感到可耻!那时候,朱总司令却总是可亲可敬地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当然不是说现在没有“朱总司令”式的先进人物,但我认为现在许多人官本位思想严,这些人没有丝毫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朱总司令才是世代杰出人物的榜样。另外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奢侈腐化,不节约节俭。不像朱总司令那样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也不完全排除仍然有人艰苦朴素,比如我的爷爷奶奶,生活一直简朴节约,每次为他们买了新衣服,他们都说没穿坏还能接着穿,并把新衣服小心翼翼地收着。
革命先辈们为了今天美好生活付出了巨大代价,今天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好好学习打好基础,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将来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