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音乐《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

2025/08/31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音乐《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音乐《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春》这首外国音乐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开展想象、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法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创编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乐于主动的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享受到春天带来的喜悦。

2、能通过学习掌握教学中的乐理知识。

三、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教学磁带、图片等。

四、学习新课:

欣赏《春》

1、组织教学:精彩2分钟展示,师生问好。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美,春天里有这么多的美丽的景色,音乐大师们用他们美丽的音符描绘出一副副精彩的画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来自意大利的作曲家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春》。

2、初听乐曲《春》第一部分。(因为乐曲太长,我只选择了最有特点的第一部分给学生欣赏)

思考:

(1)你能想象出春天什么样的景色?

(2)乐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情绪?

3、学生谈感受。

4、再次完整地聆听,用彩色笔图色块,描述音乐。

五、学习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春风的声音?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春笋)这首歌多么富有想象。

4、有感情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5、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歌曲。

6、有感情的演唱。

六、创编

1、根据歌曲创编舞蹈。

2、各小组进行评比。

七、小结:

下课,音乐课礼式。

MSN(中国)

音乐《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体验中准确使用休止符及十六分音符。

2.技能目标: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做到有强弱的变化,并能有创造的表现音乐。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及聆听《春晓》感受春天的美,及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八分休止符的准确使用

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演唱中做到有强弱的变化。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情境进入:

播放课件

春来了,小鸟张开翅膀轻轻地捧起春姑娘的笑脸,花儿打开层层花衣,聆听春天的声音,柳树姑娘换上黄绿的衣裙,在春风中轻柔的拂动,小草偷偷的从土里探出头来,仰起小脸看看春天的色彩。啊!春来了!

二、歌曲教学

1.语言导入

春来了,小树,小河,窗外的景色,正悄悄的发生变化,让我们一起说说美丽的春天”。

学生自由说说

2.春天多美啊!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吗?

小结:春来了,春姑娘为我们准备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听,音乐会开始了。

3.播放歌曲

提问:音乐会是由许多的音乐家组成的,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大家庭。仔细聆听歌曲看谁能知道第一位音乐家是谁?演奏的节目是什么?

A说出歌曲中的演奏家及表演的节目。

春雨(唱歌)

B谁听到春雨是怎样唱歌的呢?

春雨唱歌2/4嘀嗒O嘀︱嗒O‖

要求:按节奏读出。提示:声音要弱

C第二位演员是谁?演奏的节目又是什么?

春风弹琴2/4沙沙O沙︱沙O‖

提示:声音要弱

要求:因为节奏与上一个相同,因此让学生自己学习。

D第三位是一位实力派的音乐家,他是……

春雷打鼓2/4轰隆隆隆︱隆—‖

提示:声音要强

E第四位是最热情的——她是……

春水鼓掌2/4哗啦啦啦︱啦—‖

提示:声音渐强

4.师生配合按节奏将前半段歌词完整读出来。注意声音的强弱对比。

春雨2/4嘀嗒O嘀︱嗒O‖全体读

春风2/4沙沙O沙︱沙O‖女生读

春雷2/4轰隆隆隆︱隆—‖男生读

春水2/4哗啦啦啦︱啦—‖全体读

5.“这场音乐会可真好听,我都迫不及待的想唱一唱了,你们愿意当我的听众吗?”

6.教师范唱歌曲。

7.学生听琴默唱

8.多种方法巩固练习(对口形,师大声学生小声,师生对唱,男女对唱……)10.歌曲处理

师引导

谁能猜猜老师喜欢哪句?老师喜欢的乐句是“春天哟举行音乐会”------这句是最难的一句,重点解决。

9.完整的演唱歌曲。

10.加点伴奏

你们唱得可真好听,我们也来开个音乐会吧!那没有乐器怎么办呢?谁能帮帮我呢?(用书、文具盒等制造出声音来表现音乐)

学生进行表演

三、拓展

1.“音乐会可真热闹,这都是春姑娘带给我们的惊喜,诗人也喜欢春天,他们用诗句表现出内心的激动。

课件出示《春夜喜雨》]

2.你们记得《春晓》吗?作曲家通过音乐让诗句流动了起来。

课件播放《春晓》]

四、小结

在你们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有泥土的清新、有花的芬芳,希望你们的春天也同样的精彩,让我们一起唱着歌曲去寻找我们的春天吧。

音乐《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春天举行音乐会》、欣赏《春晓》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感受春天之美,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2、启发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表演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

3、学习休止符的巧妙运用,能够用欢快、跳跃的情绪演唱歌曲,通过让学生去模拟雨声、风声、雷声和水声,让他们对声音的强弱的对比有一个鲜明感受,更好地表现歌曲的强弱。

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在歌曲的演唱中能在休止符处做恰当的停顿

教学重点:

1、顿音记号的.学习

2、能用欢快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做到有强弱的变化.

教具准备:

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嘀哩嘀哩》歌曲

师:来,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欢快的跳起来!

导入:

师:谁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啊?它表现的是什么啊?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春天描绘出来?

生:自由回答

师:对了,春天给我们大家就是这样一幅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们听,他们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二 、初学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1.初听歌曲(第一遍)

2.揭示课题

第一遍 聆听音乐

师:听完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答)

3.复听歌曲(第二遍)

师:有哪些伙伴参加了音乐会啊? (生:春雨、春风、春雷、春水)

(根据学生情况再听一次)

4.师:我们再仔细听一听,看谁能试着模仿出这几个小伙伴发出的声音呢? (第三遍)

三、体验春天——歌曲教学

1.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1) [出示]春雨 唱歌 2/4 嘀嗒 0 滴 | 嗒 0 |”

提示:声音要弱

(2) [出示]春风 弹琴 2/4沙沙 0 沙 | 沙 0 |”

提示:声音要弱

(3) [出示]春雷 打鼓 2/4轰隆 隆隆 |隆 — |”

提示:声音要强

(4) [出示]春水 鼓掌2/4哗啦 啦啦 |啦 — |”

提示:声音渐强

2、师生接龙读歌词

(1)师读前半句,生后半句

(2)生读前半句,师后半句(要求:不同的角色语气的不同)

3、试唱第一部分

(1)生跟着琴学唱

(2)师生接龙唱.(熟练后要求强弱的表现)

4、学唱后面部分

5、重点解决:顿音记号

师:同学们,这场音乐会的核心人物,指挥家是谁啊?

生:春笋

(2)师:我们再把这一句唱一唱!觉得老师唱到指挥家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吗,老师用两种唱法来唱一唱。 师:你觉得哪一句跟这首歌曲更贴切一点啊?因为第二种这里有一个符号,顿音记号在这里表示这个音要唱得跳跃。我们试着唱一唱。

(3)讲解顿音记号

师:他带上了一个倒三角的小黑帽,这帽子叫顿音记号。遇到它呀就是告诉我们要唱的短促,跳跃,有弹性。像拍皮球一样!

6、跟完整的演唱歌曲

师:来。大家身体坐直了,跟着钢琴我们慢速的来一遍。

7、分角色演唱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师:你们唱得可真好听,我们也来开个音乐会吧!老师来做指挥家

学生起立进行表演。(全班四大组分四个角色)

四、奏响春天——创编活动

1、“多么精彩的音乐会呀,现在春雨、春风、春雷、春水想邀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来为他们伴奏,你们愿意吗?”(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讨、互相启迪的方法,为歌曲伴奏,学生进行表演。)

2、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拿出沙锤,你想一想怎么为歌曲伴奏呢?

3、(请一位同学做指挥家。老师拿着乐器指导)没有乐器的同学可以拍手拍腿。

4、全班随伴奏表演唱

五、拓展

1、引导学生说一说有关春天的诗歌、故事、歌曲

师:我们学唱了《春天举行音乐会》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你学过的有关春天的古诗啊?关于春天的故事,你还学过春天的什么歌曲?

六、听歌曲《春晓》

1、引导学生背诵关于春天的古诗。

“春天,万紫千红,不但我们特别喜爱春天,古代的人们也很热爱春天。你们能背诵关于春天的诗句吗?”

2、导入歌曲《春晓》:“作曲家谷建芬还把春晓这首古诗谱了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七、小结

老师:同学们,春天在你们的装点下变得五彩缤纷,希望你们的春天也同样的精彩,让我们一起踏着歌声去寻找我们的春天吧!(学生出教室)

音乐《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 篇4

主题:

春天的歌曲

课时:

第3课时

授课对象

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领域一: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

内容标准:能够用打击乐器周处强弱、长短不同的音。体验音乐情绪,能够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领域二:表现——演唱、综合性艺术表演

内容标准: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参与演唱。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歌舞表演。

2、教材分析 《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四二拍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是整首歌曲的最大亮点,它为我们塑造出了美丽多彩的春天的音乐形象。突出了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也感受了音乐的美。

3、学情分析

逐步培养三年级学生欣赏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通过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目标

1、在学习中领悟歌曲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能带着愉悦的心情唱歌;

2、体会有八分休止符乐句的节奏,能通过唱歌和伴奏准确表现出来;

3、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演歌曲。

评价任务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检测目标1)

评价标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为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进行乐器伴奏(检测目标1)

评价标准:选择乐器得当,节奏正确。

3、表演歌曲(检测目标2和目标3)

评价标准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参与演唱。

学习重点:

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演歌曲。学习难点:八分休止符

学习准备:

钢琴、多媒体等。

学习过程:

一、师生问好:

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旋律

内容:(师)孩子们好呀孩子们好!(生)张老师好呀张老师好!(师)今天真高兴高兴呀哟!(生)今天真高兴高兴呀哟!

二、激趣导入:

孩子们今天高兴吗?张老师今天也很高兴,想知道老师今天为什么高兴吗?因为昨晚老师接到大自然的一个电话,邀请我今天去欣赏一场大自然的音乐会(板书:音乐会)。你们想去吗?(想)那我们一起悄悄地去听吧。

三、学习歌曲:

(一)完整聆听音乐

(放录音)要求学生静静的听,初次感受歌曲旋律,听完后提问:

刚才我们听的音乐会是谁举行的?(春天,补充完板书:春天举行)

(二)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1、这场音乐会有谁参加了?让我们再来欣赏春天的音乐会,相信你们一定会听出来的。(聆听音乐第一部分)(评价任务1)

2、春天举行的音乐会有谁参加了?(春雨、春风、春雷、春水、春笋)春雨、春风、春雷分别是怎么表演的?那春水是什么?

(板书):春雨唱歌:嘀答 O滴答O

春风弹琴:沙沙 O沙沙O

春雷打鼓:轰隆 隆隆 隆—

春水鼓掌:哗啦 啦啦 啦—

引导学生在模拟大自然的声音中感悟休止符的时值。

3、老师欣赏到这么美妙的音乐会啊,我也想参加了,你们想吗?那老师唱歌,你们为老师伴奏好吗?(老师演唱,唱到模拟大自然声音的乐句时,学生拍掌伴奏。)

4、有的孩子刚才在为老师伴奏的时候也忍不住在唱了,那下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如果唱好了,那就有机会参加音乐会的表演了。(采用问答式的方式演唱,如:春雨唱歌呀嘀嗒嘀嗒)(评价任务2)

(三)学习歌曲第二部分。

1、音乐会的演员们悄悄地告诉我说他们已经单独表演了,下面他们要合奏一曲。孩子们想听听他们合奏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吧,听听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聆听歌曲第二部分)

谁是指挥?孩子们学学指挥。

2、我们再来听听音乐,看竹笋指挥演员们怎么表演的?(再次聆听第二部分音乐)

刚才我们又听了他们的合奏,老师呀想当当指挥,指挥你们唱唱刚才我们听的这部分歌曲。不过老师是要用琴声来指挥你们,我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听着老师的琴声来唱歌。(学生随音乐唱歌曲第二部分)

3、这一次老师要指挥你们分角色模拟他们的声音来唱,看谁学得更象。(学生分角色演唱)

(四)孩子们,听到老师的掌声心里高兴吗?春雨、春风、春雷表演后听到春水的掌声心里也会怎么样?要表达高兴的心情,唱歌的速度是稍快还是稍慢?好,那就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唱歌吧。(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创作表演

1、孩子们,老师昨晚一接到大自然的电话呀,就把以前的打击乐器找了出来,准备也上台表演表演,谁愿意跟我一起来?不过得先考考你们,能回答我问题的孩子我就请他来。春雨用什么乐器?春风、春雷、春水分别用什么?(师生共同

表演)

2、小组合作表演(用自制打击乐器和身边的素材)

3、请一小组上台表演

4、全体分组合作表演(评价任务3)

五、拓展延伸

孩子们,今天我们参加了春天举行的音乐会,高兴吗?那有的孩子一定在想:现在是秋天了,春天能举行音乐会,我们自己也可以啊。想吗?(想)那孩子们课后分组去创作我们自己的)音乐会吧,下一节课我们就来举行我们自己的音乐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