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伊索寓言故事读后感

2025/08/31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伊索寓言故事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伊索寓言故事读后感 篇1

我读过很多的书,有《小故事大道理》《米小圈上学记》等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书是《伊索寓言》,我懂得的很多道理也是从这本书当中学会的。

这本书由很多个小故事合成,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揠苗助长》。从前有一位农夫,他种了一地的禾苗,才过了几天的时间,他就开始不耐烦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于是他用手把禾苗拔高了一截,他认为拔高之后禾苗可以长得更快,所以拔完之后他就回家睡觉了。可是第二天他一来却发现禾苗全都死了……

我认为这一位农夫他是一个非常贪婪的人,而曾经我也是这样一个人,但跟他不同的是,我会立马认识错误然后马上改正。那一次,我放学回来做完作业后,还要进行英语拼读,可是我不想自己完成,我想让妈妈回来陪我,因为这样子的话我会很舒服,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来看电视,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过妈妈忙完一天回来会很累。决定好之后,我就收拾书包,拿起手机看起了电视。不一会妈妈回来了,妈妈问我作业写完了没有,我说没有,妈妈就骂了起来:“你明知道还有时间,为什么不拼读,想完成作业就不要看电视,你什么都想要,是不是很贪心?”听了妈妈的话,我后悔极了。我忙说:“对不起妈妈,我下次会改的。”说完之后我赶紧把拼图拼完了。从那天开始,我就养成了这种随时做、主动做好作业,并且不依赖任何人的习惯。

伊索寓言故事读后感 篇2

我最近读了一本叫《伊索寓言》的书,它虽然短小,但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流传的几百个讽刺比喻的故事,是后来人们把它收集起来,会在公元前6世纪伊索名下。所以这本书不是伊索写的。

我看的第一篇伊索故事是《龟兔赛跑》,讲的是:在一次长跑比赛中,兔子与乌龟比赛,兔子自认为自己跑得快,根本就没把乌龟放在眼里,跑了一会儿就在树底下睡觉,而乌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往前爬,靠着它坚强的毅力和耐力终于超过了兔子,到达了终点,等兔子一觉醒来,乌龟早已经赢得了这场比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自以为是,骄傲自大,我身边很多同学就像这只兔子,有自身的一些优势,不肯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结果一事无成。

我还学了《北风和太阳》这篇课文,讲的是:北风和太阳比赛,太阳说:“我们比谁能将人们的外衣脱了,谁就赢。”北风同意了。北风呼呼地吹着,人们不但没有脱掉外衣,而且裹得更紧了。可是太阳炙烤着大地,人们纷纷都脱掉了外衣,太阳赢了这场比赛。接着,北风说:“谁又可以让帆船行驶,谁就赢。”太阳依然散发着它的热量,可是船却纹丝不动。而北风呼呼地吹着,这只帆船快速地向前行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各有各的特长,应该取其长处,补其短处。

《伊索寓言》是一本好书,里面的所有故事都值得我们去读,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考,一定会受益匪浅。

伊索寓言故事读后感 篇3

啊!读完《伊索寓言》,心里似乎变得十分舒畅。天空是那么的蓝,阳光是那么的明媚,小鸟的歌声是那么的动听,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当你的指尖轻轻掀开纸张时,一阵书香扑鼻而来。细细品读里面精彩的故事,就会被里面的故事吸引、感染,心情也会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狐狸和鹤》这个故事。我认为狐狸的做法不对,请客吃饭,不应该让人家鹤空着肚子回去,请别人吃饭就要让客人吃饱喝足,而它却像耍猴一样戏弄鹤,一点诚意都没有。鹤报复狐狸也是应该的,这种人就应该受到报应。我想,这正验证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

《农夫和蛇》读后真让人心情复杂,感慨万千。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农夫看到了一条即将冻死的蛇,心地善良的农夫小心地将这条蛇抱到怀里温暖它,想把它救活。可狠毒的蛇醒来之后,不但没有报答农夫,反而恩将仇报,咬了农夫一口,毒液漫延到了农夫的心脏。农夫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死去,气得把蛇狠狠地摔在地上,还给了它一脚,把它踩死了。这条蛇得到这个下场也是活该。只可惜农夫太善良了,却好心没有得到好报,太可怜了!这也提醒我们,对待坏人恶人可不能随便乱发善心,否则反而助纣为虐,害了好人。

《伊索寓言》中的许多故事都那么生动有趣,并且里面都含有丰富的哲理。每读一遍,都会让我豁然开朗,仿佛又一次在蓝蓝的天空下,沐浴着的阳光,倾听小鸟的歌唱,呼吸花开的香气。请读读《伊索寓言》吧!

伊索寓言故事读后感 篇4

《伊索寓言》是一本很好的书,伟大的思想家纪德说过:“所谓千古不朽的艺术作品,其特点就在于无论时尚如何改变,它总是有办法满足人和时尚的任何人。”产生于古希腊时代的'《伊索寓言》。

这里面的每一个寓言,对我都有启发,其中我感兴趣的有两个。比如说《断尾狐》,这个寓言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狐群中的一个聪明的狐狸。有一次出门大意了,被捕兽夹夹住了尾巴,为了保全性命,他只好咬断了尾巴,才得以脱身。他想,我没了尾巴,会被同类笑话。于是他想了一个招,就是劝大家都咬断尾巴。有个狐狸说:“如果你的尾巴好好的,你还会劝我们吗?”断尾狐听了,就灰溜溜地逃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的人劝别人,并不是出于善心,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还有一个寓言叫《真花和假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假冒伪劣的东西,经过时间的磨练,是会原形毕露的。

《伊索寓言》是西方寓言体文学的开山鼻祖,也是古希腊时代文学中一块闪光的瑰宝。作品经过两千多年时间的锤炼,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艺术魅力像一粒粒钻石,在历史洪流的冲刷下愈加熠熠生彩,成为力传不衰的传世名篇。

伊索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小亚细亚。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哲思,运用以动物为主角的拟人化手法,漫游世界各地,给人们讲寓言故事。

后来,人们根据他留下的寓言故事加上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编出了最初的《伊索寓言》。其中的故事有的产生于伊索生活的时代,有的则明显晚一些。寓言最初绝大部分使人们以耳口相传的形式开始的。以后经过众多人的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一一记录,才发展成为一种富有特色为的文学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