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2025/09/02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学术讲座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篇1

进入大学以来,我利用课外的时间在学校的报告厅听了五场学术报告。可以说,每场报告都是非常的精彩,并且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毕竟书本的知识还是有限的。而学校举办的各类学术报告的演讲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课外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得以充实与提高。下面我将结合所听报告的内容,谈谈这五场学术报告给我带来的心得与体会。

第一场和第二场报告是由北京电影学院的朱青君教授演讲的,虽然她已年过花甲,但她的演讲却是那样的幽默风趣,迎来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她所做的第一场演讲是关于人格魅力和人际关系,我觉得这个主题和我们大学生是密切相关。都说大学相当于半个社会,走上社会难免会要与人打交道,因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提升自身人格魅力显得十分重要。朱青君教授给我们具体的讲解了人格魅力和人际关系的含义极其重要性,并且分析了人际吸引的种种因素,比如身体魅力、个性魅力、才能魅力等等。她得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结论:喜欢你的、赞赏你的、帮助你的人,对你最有吸引力,反之亦然。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思考,那就是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对于他人的赞美与赏识。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觅求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朱教授还提到,真诚无私帮助过你的人是和你关系最好、让你最难忘的人。人们常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确,一个懂得无私帮助别人的人才是最值得相信的人,才是让人最难忘的人。朱教授做的另一场演讲的主题是体验经济时代的新思维,这个主题的中心思想是体验经济带来快乐,快乐带来财富。她说,体验是一种感觉,分为四个部分: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审美。而且体验经济有区别于服务业,因为体验经济是从服务中分离出来的,是种迄今尚未得到广泛认识的经济提供物。此外,她还指出,体验是老经济的;“助燃剂”,一方面我们要营造全新的体验经济,另一方面,在传统经济行业中也可以开发出新的“体验经济”。伴随着朱教授的精彩演讲,我们也对“体验经济”这个新鲜的词汇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懂得了“体验经济带来快乐,快乐带来财富”这一深刻内涵。

第三场报告是先锋书店的总经理钱晓华先生做的,他的报告题目是“读书与创业人生”。他从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起,讲他如何一步步艰难创业并最终成功打造了自己的书店——先锋书店。他说,一个书店就是一个城市的镜子,照亮人们的爱憎与渴望。他还讲述了一些发生在先锋书店的感动人心的故事,即一些高校学子、年轻恋人与先锋书店的渊源。整场演讲高潮迭起,不时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在他的演讲中,他提到建议先锋书店给予农民工子女更多优惠折扣,让他们也能读得起书,因为他知道,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要想让农民工真正的摆脱贫穷,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听完这场报告,更加激发了我读书的热情,真的让我感受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除此之外,钱先生的坚持不懈也是我要学习的,先锋书店由一家小店面成长为如今书店中的佼佼者,我想钱先生肯定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坎坷。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道路上的坎坷,磨练了他的毅力,增强了他的斗志,从而让他变得更加强大。

第四场报告是位律师给我们演讲的,他讲的是从大学生到大国民——一个法律人的成功学。他深刻地分析了当前社会现状,指出评价机制(银行政信系统)等等,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他还给我们大学生提出很多的学习建议,他说大学生不要为未来用什么才学什么,最优秀的人才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才能学到知识。他所讲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大学生”应该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的却是应这样,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塑造的应该都是正面的形象,可是如今一些大学生却变现出一些消极的形象,整天无所事事,逃课,夜不归宿,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深思考的。崔教授还希望我们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树立服务意识,拥有主动服务的精神,努力做志愿服务获得社会认同,积极融入社会。

第五场报告是河海大学管理学院的黄涛珍教授给我们演讲的,她主要讲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若干问题。她大致讲了五个方面的内容:长三角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基础、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城市的定位及长三角一体化的热点问题。通过教授的精彩演讲,加深了我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了解,长三角作为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黄金地带,一直带动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且正在努力迈向国际,努力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当然要想实现这个梦想,离不开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为未来长三角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客观上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就业机会,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样的机会。当然,机会只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从现在起,我们更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为自己树立一个奋斗的目标,并为之而不懈努力。

这五场学术报告不仅让我对其内容有深刻的体会,也让我领悟到了以后该如何更好的听报告。

首先,在听报告的时候,要专心,保持安静。一来可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二来也是对演讲者的尊重。在我听报告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居然还带着耳机,边听音乐边玩手机,根本不是来听报告的。还有些人总是在不停地窃窃私语,严重影响了别人,而且也是对演讲者极大的不尊重。我想,不管做什么事,有心是很重要的。

其次,在听的过程中要做适当的笔记。来给我们演讲的几乎都是教授级别的,这些人都是在学术方面有很高造诣的,因而他们的许多观点都是很有价值的。所以我们听的时候应与演讲者同步思维,简明扼要地记录他所讲的框架内容,又或者是他们所提的新观念、新词汇以及你个人认为比较有深度的一些话语等等,都是应该及时记录下来的,以便之后的思考。

再者,就是要学会大胆地提问。通常在一场报告结束之后都会安排与会者进行自由提问,而我们大多数人或许因为疲劳或者本身较为羞涩不愿向教授进行提问,白白地放弃了一次自我提高的机会。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教授们所提出的观点,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不妨借这个自由提问的机会,结合自身的专业,联系社会现实,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惑和看法。对于个人,这既是与主讲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又能在提问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参加这样的自由提问对于思维的拓展和理论表达能力的提高更会有不小的收获,提问得到的答案有助于去除疑问、拓展思路。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正确筛选报告。大学里的讲座报告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因而正确筛选取舍报告是十分必要的。听讲座报告,应该是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进行,如果某个报告与自己的课程相冲突,首选的还是课程,毕竟课堂还是最重要的。如果为了听一场讲座而错过了几节课程,我认为是得不偿失的。不管怎样,还是应该把课程放在第一位。另外,应该去听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讲座或报告,兴趣是人最好的导师,一个没有兴趣的人是悲哀的,他的生活会没有方向感。聆听自己感兴趣的报告,即不会觉得报告的内容枯燥乏味,相反,你会很享受这个过程并且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个报告。除了选自己感兴趣的报告之外,也可以选择一些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报告来听。这样不仅可以弥补你在课堂上的一些空白,而且会拓展你的专业知识,这样以后学习专业课会变得更加轻松。

以上便是我的心得体会,总而言之,这五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让我受益匪浅。我想未来我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听自己感兴趣的讲座或报告,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篇2

xx年11月16日,正值中国药科大学xx周年校庆,学校开展了“中国药科大学20xx年学术周”活动,开幕式上请到了四川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院士进行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介绍,魏院士从宏观上讲解了当前生物技术药物与生物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治疗的一些问题。魏院士的报告受到了全体人员的热烈欢迎,通过此报告,使我们很清楚的了解到生物药物的市场环境与前景。

报告主要是围绕生物技术药物与生物治疗研究展开,并针生物技术药物与生物治疗两个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1 生物技术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的使命就是治疗人类正在面临的重大疾病问题如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然后通过一些实际的数据证明了生物治疗的前景是光明的、有希望的,有利润的。目前生物治疗的分类:1、免疫治疗(细胞、细胞因子、抗体与疫苗等),2、基因治疗,3、调节血管生成治疗,4、调节细胞凋亡及分化诱导,5、小分子靶向药物,6、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再生医学。

1.1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被2009年Science杂志评选为全球十大科学进展之一,国际上每年发表的有关基因治疗的论文数目在不断地增加。基因治疗是外源的遗传物质(DNA或RNA)导入到患病个体中,从而达到干预或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体内基因治疗、“离体”基因治疗。体内基因治疗主要是通过局部注射、超声导入,动静脉注射的方式将药物导入到疾病组织。“离体”基因治疗主要是将疾病组织细胞取出进行体外培养后进行基因修饰,最后回输到该患者体内。为了使外源的遗传物质能够稳定不被分解,常选用的载体有两大种:病毒载体(如Vaccinia virus),非病毒载体(如Lipidosome)。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推荐了一种基因疗法药物(Glybera),Glybera是由荷兰一家生物技术公司uniQure研发并提交上市申请的,主要适用于那些患有脂蛋白酯酶缺乏(lipoprotein lipase deficiency)的患者,脂蛋白酯酶缺乏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遗传缺陷病。无法承受脂肪颗粒,极易引致急性胰腺炎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俄罗斯也批准上市了一种作用于外周动脉疾病的基因治疗药物。

但是基因治疗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如何确定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基础科学问题:“靶向性如何解决”。理想的类型是采用载体与外源的遗传物质的结合体是具有高效、靶向,低免疫原性的导入系统。因此,载体的类型就非常重要,对于非病毒载体可以在载体表面添加靶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分子,或者是靶细胞的信号分子提高靶向性。目前病毒载体更为常用,腺病毒具有很强的优势:腺病毒复制可显著增加治疗基因的拷贝数、腺病毒复制具有溶解细胞的作用,腺病毒复制可起到“旁观者”效应。其技术关键问题是需要严格限制腺病毒只在靶细胞中复制,否则,将会产生巨大的毒性。为了提高提起靶向性,选择合适、特有的靶点非常重要,根据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复制的特点可以在基因药物前段添加端粒酶基因,另一方面肿瘤细胞在增值速度快,在肿瘤组织含氧量少,在基因药物前段添加缺氧调控基因。最后报告中讲到发现了具有协同或互补作用的双治疗基因,可使实验动物体内肿瘤完全消退。

当然,基因治疗不仅局限于肿瘤的治疗,在治疗其他难治之症也取得疗效。如HIV、遗传病的治疗(如雷伯氏先天性黑蒙LCA)。如在治疗腺苷脱氨酶缺陷所致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ADA-SCID)的治疗,将患有该病的病人体内的T细胞取出进行离体培养,一段时间后用LASN刺激培养的T细胞,将人属ADA的cDNA导入该T细胞中,再培养一段时间,使添加的人属ADA基因整合到患者T细胞中,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治疗。

1.2 免疫治疗

20xx年底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将免疫治疗列为20xx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肿瘤的免疫治疗是以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控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免疫疗法只能清除少量的、播散的肿瘤细胞,对于晚期的实体肿瘤疗效有限。故常将其作为一种辅助疗法与手术、化疗、放疗等常规方法联合应用。先用常规方法清扫大量的肿瘤细胞后,再用免疫疗法清除残存的肿瘤细胞,可提高肿瘤综合治疗的效果。可以分为两种:细胞免疫治疗与抗体治疗。

1.2.1 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疗法是采集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使其数量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杀伤功能增细胞免疫治疗强,然后再回输到人体来杀灭血液及组织中的病原体、癌细胞、突变的细胞,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兼顾治疗和保健的双重功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树突状细胞(DC)疗法、CLS生物免疫治疗、DC+CIK细胞疗法、自然杀伤细胞(NK)疗法、DC-T细胞疗法等。美国FDA批准了首个前列腺癌免疫细胞治疗药物Provenge(Dendreon制药公司研制)上市,从512名受试者参加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Provenge治疗后,3年生存提高了37%,这是肿瘤生物治疗划时代的发展事件。

1.2.2 抗体免疫治疗

抗体治疗是利用抗体特异性结合并且杀伤患病组织、细胞,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抗体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近年来抗体ADC技术逐渐发展起来。抗体ADC是构建“抗体-化学药物偶联剂”,利用抗体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能力,输送高细胞毒性化学药物,以此来实现对癌变细胞的有效杀伤。报告中讲到我国抗体药物面临的主要问题:1、抗体药物数量少,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3、研发投入力度不够,4、产业化进程缓慢。

1.3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治疗

肿瘤干细胞(CSC/TSC)的概念在200x年被正式提出。Colin R Goding在报告中介绍了肿瘤干细胞具有四个重要特征:1、自我更新的能力。自我更新能力是肿瘤干细胞保持分化为前体细胞的能力。2、多分化潜能。多分化潜能使肿瘤干细胞能够产生不同分化程度的子代肿瘤细胞,在体内形成新的肿瘤。同一肿瘤组织中,分化成熟的肿瘤细胞恶性程度较低,而分化差的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3、高增值能力。大量实验表明,CSC/TSC比普通肿瘤细胞具有更高的增值能力。4、耐药性。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是导致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干细胞细胞膜上多数表达ABC转运体家族膜蛋白,能够运输并排出代谢产物,药物等物质,使得许多对肿瘤非干细胞具有抑制或杀伤作用的化疗药物在肿瘤干细胞上发挥不了杀伤作用,或作用明显减弱。基于肿瘤干细胞的理论,干细胞治疗药物也已经出现,全球首款干细胞治疗药物在韩国上市,用作急性心肌梗死后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得到6%改善。加拿大也上市了一款干细胞治疗药物Prochymal,Prochymal用于治疗那些对激素类药物无反应的GVHD儿童患者,约有60%的GVHD儿童患者使用此药后症状得到改善。Prochymal由来自于健康的青年捐献者骨髓中的间质干细胞制备而成。另外美国FDA批准的首个个人化的细胞美容疗法Fibrocell Science。它是以受术者皮肤纤维母细胞为基础,该产品可商业化的用于成人受术者面部皱纹。

四川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介绍四川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建立了从基因发现到药物研发及临床治疗等一整套关键技术平台,并形成高度整合及相互关联的“技术链”,建立了一支医学、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跨领域、产学研一体化、海内外结合的人才队伍。同时注重成果转化,积极鼓励企业早期参与。

非常感谢学校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安排的此次“中国药科大学20xx年学术周”活动,这次活动中的魏院士的讲座不仅给我带来了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在他讲到四川大学正在建立的药物研发中心,让我非常震撼。也交给了我积极乐观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让我对于以后的科研工作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对未来有了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让我收获了些人生的一些道理。所有的这些都让我对于自己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断的努力和前进。

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篇3

时光在我们不经意之间飞逝而去,我们已经从青涩的一年级新生成长为成熟的大四毕业生。在这短暂忙碌而美好充实的四年中,我们自觉地汲取更多的知识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论是从课堂上,图书馆里,还是在受益匪浅的讲座中;同时,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些无疑为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踏入社会并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从讲座中了解到了许多当今化学研究进展,使自己能够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督促自己学习实践,为未来打好基础。

在听讲座上我们要深化专业知识,使自己理论水平得到提升。听学术讲座时,要有一定的基础,不然我们就不能够及时地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在老师的《什么是分析化学》这一讲座中,我们能够先了解这一专业名称的真正含义,随着老师的一步一步的讲解,我们慢慢地对分析化学的了解加深。在听这一讲座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析化学的课程,但我们只是学习了很基础的东西,需要加深了解的只是还很多。我们在课堂上缺少的就是对未来化学的发展方向,而学术讲座距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激光技术及其应用》、《长链脂肪酸甲酯催化制备长链 脂肪酸醇的研究》、《ABO2型氧化物导电性研究》、《现代测试技术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作用》、《有机光电子研究的新进展》等讲座不仅给我们介绍了化学的广泛应用,还让我们看到了化学无限前景。

当前由于许多废水、废气与废渣仍未经严格处理就外排,导致我国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仍十分严重。一方面旧帐未清,许多老厂的治污措施因种种原因,并未完全到位:另一方面又新建了许多污染较难治理的小厂,使环境对污染的负担呈有增无减的趋势。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为未来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发展战略。我们可以运用化学手段对环境进行监测,《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动向》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环境监测的现状与方法,同时我们从课堂和试验中对环境保护加深了了解。

近年来国际上较普遍提倡和开展的绿色化学与技术的研究,目的是发展环境友好技术、环境无害技术或清洁生产技术,同时强调化学过程的原子经济性,反应的高选择性,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产品或废物,实现或接近零排放过程。工艺过程中强调使用无毒无害原料、溶剂及催化剂,同时生产环境友好产品。这样可以减少末端治理,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我们在《Regeneration Medicine》、《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概况》、《无机化学发展现状与趋势》、《Brnsted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在绿色有机合成中的研究进展》等讲座中从不同方向上看到了绿色化学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实现绿色化学的全面发展。

食品安全是大家都关注的话题 ,这是关系到我们生命安全的重大事件,就像刚出现的蒙牛纯牛奶致癌物事件,弄得人心慌慌的。听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简介》、《食品分析中的样品与样品前处理》的讲座,让我更深入了解了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检测食物中的各种含量,还有对食品的处理方法。让我对自己的饮食习惯有了更健康的调整。现在很多人提倡绿色食品,相对于一般食品生产的绿色食品更安全,同时绿色食品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听讲座是学习知识的一种途径,是老师们传授经验的时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福建省化工类行业的现状、发展与学生就业前景》、《 就业工作报告》 讲座中,我了解到自己就业的前景,让我更有目标的进行学习,从老师自身经历中,我受益匪浅。我相信自己的未来是精彩的,是有前途与希望的。

总之,老师们的讲解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们都被深深的吸引。通过学习,我们学到了化学专业及其他相关方面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和更前端的发展概况,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并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技能,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受益颇多,在这里,再次感谢老师们精彩的讲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虽然讲座活动已告一段落,但我们不会停止学习探索的脚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提醒着我们不断攀岩知识的高峰,充实自我,实现自己的理想!

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x月x日上午9:00,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李忠教授和化学与化工学院彭峰教授在礼堂举行了一场以学术规范为主题的精彩讲座。讲座主要针对刚入学的研究生及低年级本科生,对于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具有重要意义。

李忠老师是华南理工大学现任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部第八届、第九届专家组成员,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主要从事化学工程和环境材料领域的研究,迄今发表过很多高质量的论文。

彭峰教授是华南理工大学纳米材料与催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在纳米碳材料制备与能源、环境催化研究领域形成特色,发表SCI论文100多篇,SCI他引1000余次。作为在科研领域成绩斐然学者,两位老师对于学术规范都有独到而深刻的理解。

首先,李忠老师讲述了什么叫剽窃。英文中的剽窃一词为plagiarism,源自拉丁文,意思是kidnapper。把kidnapper分解,前面kid是小孩子,而napper最开始是小偷的意思,而不是现在大家所理解的睡觉。Plagiarism的意思是,不但用了别人家的语言和主意,而且把它当成是自己的。接着,李老师便指出了剽窃的后果。他援引了20xx年《北京大学本科考试工作与学术规范条例》对学术剽窃有详细的规定和处分措施的几项条款:

“已提交的论文、实验报告、本科生科研论文中存在抄袭事实,且抄袭篇幅超过总篇幅50%者,为严重作弊或严重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李老师认为,这项条例与国外的相关规定基本一致,这样的条文说明是必要的。

接下来他又提到了“Stearns教授的一封信”。20xx年x月,当时耶鲁大学的Stearns给在北大的耶鲁的交换生开设了一堂生物类课程,同时北大的本科生也可以选修该门课程。授课过程中他发现同学提交的作业有剽窃的现象,于是给了一次机会让同学们修改后重新提交。然而重新提交的作业中剽窃现象依然存在。Stearns教授对此非常愤怒,在北大的BBS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他在信中说最后看大作业的时候又看到两例剽窃。而且其中一个是“抄得如此明目张胆,令人难以置信”。Stearns老师所指的剽窃不完全是单纯的逐字抄袭,而是“抄观点”。他在第一次看到有抄袭的情况下又给了部分同学一次机会,但第二次抄袭者还是在犯同样的错误,这让他很伤心,他在信中这样写到,“I want all of you to be able to create value in your lives, whatever you end up doing, and you cannot do that if you deceive”。讲到此处,李老师表示他觉得平时跟学生在一起讨论交流的时候特别开心,真心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期间自己能够开始思考一些东西,了解一些东西,有新的看法,并能够“从阶段到阶段”,最终创造价值。他强调所谓的“创造价值”,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过滤和思考,最终有新的想法产生。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存在欺骗行为的话,创造是无从谈起的。

李老师指出,现在的科研大多是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如果造假、剽窃泛滥,连基础都不能采信的话,工作也将变得没有意义。

对于人们为何要剽窃的问题,陶老师提出,抄袭者总是对自己的行为给出各种各样的借口。譬如说“我不清楚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我不知道我引用材料的原出处”,“我受到来自同行的压力,迫切需要出成果”,甚至还有“我想获得更高的分数”,“截稿日期太紧迫,我没有时间认真诚实地完成工作”,“我的写作水平不高”,如此等等。其实,这全是借口。

随后,李老师向在座的各位同学详细分析了剽窃的类型。他总结了5种类型,分别是“word for word”一字不漏地抄”;“paraphrase”改字不改意的抄;“plagiarizing ideas”偷别人的观点;“plagiarizing from secondary sources”剽窃二手文件,即当看的文献是综述性文章,在引用时只引原文而不引综述;以及“self plagiarism”,即一稿多投的自我剽窃现象。对于如何避免剽窃,写好一篇真实、精准、切题的论文,陶老师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花足够的时间阅读相关文献和做相关研究;二、做详细的笔记,以区分你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避免混淆;三、论文写作重在表意清晰和有逻辑性;四、注明引文的出处,使用他人的成果和想法时要做必要的引用和标记。陶乐天老师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并就如何规范引用短、长引文以及参考文献,资料来源等向在座同学一一作了详细介绍。

之后,彭峰老师补充到,以后一旦发生剽窃问题将会严肃处理,决不会手软。他说,在国外的时候听说过很多剽窃的情况,国内许多高校的学生甚至是教授都有剽窃的行为,但其中很少是北大的,这还是让人比较欣慰的。他告诫在座的同学,“everyone is smart enough”,所以千万不要报着侥幸心理去做不正确的事情,这样对谁都没好处。老师对作业的评判都是非常认真的,所以也希望同学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业,不要有不诚实的行为。

两位老师的演讲让在座的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养成良好学术习惯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讲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