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幸福的演讲稿

2025/09/02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幸福的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幸福的演讲稿 篇1

福是一杯浓烈的酒,幸福是一杯芬芳的茶,幸福是两情相许,心心相印。追求理想的人,幸福是实现理想。幸福之于莘莘学子,就是考上名牌大学;幸福之于科学家就是科研成果之问世;幸福之于农民就是多打粮食。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经历不幸。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即使拥有更多的物质与金钱,并不能保证因此获得更多的幸福。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幸福指数”。经济在快速增长,幸福也跟着在增长吗?

长期以来,人们总希望能够找到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关于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从古到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我想:做为一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大之幸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的顶尖人才。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教师的幸福有其自身的特点: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无限性。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与“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的天伦之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德性生活之乐相并列,而称之谓“三乐”,明显含有对教育劳动的精神审美意蕴。教师只有摆脱了职业感的束缚,不把教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出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样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乐,那么他才能在教的活动中自由地、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达到‘孔颜乐处’的境界。”

幸福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但是创造幸福的能力却不仅取决于精神品位和德性,它还要求创造或实现幸福的其他条件,幸福能力就是主体实现目的和自由所需的主观条件。

1、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包括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类。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教科目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实际上是教师应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包括对教学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对教育对象的了解等等。教师的知识不仅是“心理学化”了的学科知识,而且必须是“文化化”、“生活化”的知识。没有对学生及其学习机制的切实了解,没有民族和世界文化的整体支撑,不能将学术语言生活化,一个教师即便能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他也是一个枯燥乏味、没有成效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学生听其课味同嚼蜡,躲其课不以为害,评其课嗤之以鼻”。失败的教师当然是不能收获教育幸福的。

2、教师必须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

这里的教育能力是教育劳动的实践能力。韩进之教授认为包括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观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机智。林崇德教授概括为“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包括对教育活动的计划安排,对这一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以及对教育过程的调节和校正能力。林崇德教授还认为,“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我们知道,教育活动的特点是一种心心相印的主体际性的交流活动。教育过程中充满变数。因此教育不仅是一个严谨的知识授受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灵活性、创造性的艺术过程。没有包括自我监控能力在内的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师就不会收获教育的成功,更不会体验教育幸福。

3、教师还应当具有审美的素养。

幸福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对主体自由的审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种生活的美感。因此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缺乏幸福感。要收获教育幸福,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创造性的教育能力,还应当具有对教育活动过程以及教、学双方的审美能力。这一审美能力既是乐教、乐学的中介环节,也是激发进一步创造性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当自觉掌握教育的审美评价尺度,学会以审美的心态看教育、看学生、看自己。审美是发现幸福、创造幸福的重要法宝。这一点,正是作者本人近年来不断呼吁建立教育活动第三标准的重要原因。

幸福需要靠似乎与幸福无关的能力去获得,这是一个悖论。但是这正是幸福和幸福能力的辩证法。教师的幸福实现与否取决于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一个真正大写和全面发展的人。

其实一个人想要生活得更好,只要获得几种能力就行,教师也不例外: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术能力,三是知识能力,四是与社会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幸福的演讲稿 篇2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幸福就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快状态。”马卡连柯曾说过,“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能最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受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每个班里都有一些看着不是很幸福的孩子,由于性格内向,有很胆小。所以总是被教师和幼儿远离,这些孩子从来不能获得幸福的感硕受。教师应当把握好儿童幸福教育的含义,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的指导下,使儿童获得幸福的感受。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和自信心及自主追求幸福的能力,从而使没有自信、内向、胆小的儿童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幸福能力的生命的主体。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方面的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快乐和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知识为工具理解生活、创造生活、并不断的追求生活得意义。使弱小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感,产生丰富的幸福体验。这就要给儿童自我体验,自我实现的机会,给予儿童尊重和指导,给儿童交往与对话的权利和机会,让儿童在多元系统中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儿童应该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那里有甜草莓;也有毒蘑菇;有善良的白雪公主,也可能藏着邪恶的皇后我们要孩子知道什么是甜草莓,什么是毒蘑菇,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必须拒绝的只有让儿童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生态环境中,我们才能使孩子把这一切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个性化的人以及能承受风险和挫折并能对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变化进行敏锐的选择和大胆尝试的人。

我们要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让弱小者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幸福。让他们能像快乐的小鸟在天空里飞翔,能像小鱼畅游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

幸福的演讲稿 篇3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小学部的体育老师z,很荣幸代表艺体组来参加这次演讲比赛,感谢各位组员对我的信任、感谢组长对我的厚爱。下面我就说说我在阳朝的一些感触吧!

首先我很自豪,为什么自豪呢?因为我在我的同学面前很自豪,虽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同是一届的学生中,我光荣的正式成为了一名教师,而且是阳朝的老师。当很多同学都还在为找工作而奔波的时候,我拿着聘用的合同偷着乐;当很多同学都在乡下恶劣的环境下执教的时候,我却在繁华的市区住着楼房上着网;当很多同学在计算着工资该如何计划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我的五斗米却不用去筹。

我感谢敬爱的学校领导让我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老师能站在这里,我感谢学校让我有了一个大展拳脚的舞台,并身兼数职给予了我充分的肯定;我感谢我亲爱的同事们,是你们的鼓励与帮助才让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我感谢我可爱的学生,阳朝的学生活泼可爱、聪明伶俐,让我爱不释手。

我记得09年我来竞聘的时候,我尊敬的导师郭羽老师对我说这样一句话“彭璇哪!你到阳朝国际搞得不咯!不要到时候丢城市学院的脸啦!”虽然当时我很受打击,但这句话却成了我无形的鞭策。然后我面对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我真的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力不从心,正是因为刘启明主任细心的指导与示范,罗志高老师热心的开导,我才慢慢的适应了阳朝的节奏。在这短短的两年执教中,我受益匪浅,是阳朝给了我脱离书本走向实践的道路。在这里我从一个只会喊“一二一!”的体育老师转变成了一个多面手,不论是教学还是教务,不论是育人还是设备的操控,我都勉勉强强,当然小学部的谢超人是我学习的楷模,他才是小学部的正牌多面手、顶梁柱!

在阳朝这个大家庭中,处处都有温暖,处处都是有真情,正如我尊敬的师傅何义老师所说的,只要我们留心身边的事,处处都是有真情、都有爱!就拿我们盛男老师的爱学生z来说吧!真的是爱改变了这一切,是阳朝给了我们的这片温馨。我已经交了这个孩子两年了,他的转变让我真的很惊奇。一个斜包跨着、两三点鼻涕挂着、脸上总是黑乎乎或红艳艳,见到老师永远都是躲着,打架之后永远都是别人的不是,这就是09年的陈振宇,然而现在的他却让人耳目一新,那六一儿童节表演时英姿飒爽的他,那隔着老远就热情地喊某某老师的他,还有好几次盛男老师发言总会讲到身边的他,是什么改变了他呢?是z老师对他的爱和赞许,同样也是陈振宇对盛老师爱和敬重。我相信在每一位同事提起现在的陈z的时候,z老师心底里肯定是开满了幸福的花朵。

每当我走进教室或带领孩子们去操场的时候,总会有人欢呼;每当我坐到食堂里吃饭的时候,总会有学生跑过来给我这样那样的菜;每当我走进寝室巡视的时候,总会有学生从自己的百宝袋里拿出诱人珍藏品;每当我接送学生的时候,总会有学生骄傲地指着我说“这是我的彭老师!”虽然这些都是一些细微的举动,但它却折射出了许许多多的爱,是阳朝让我接触到了他们,我爱我的学生,真的!也许你们不相信,暑假刚放的时候我在安化柘溪玩了一回,后来开学的前些日子我又去了一趟柘溪,我在柘溪水电站的食堂门口遇到一个学生,他说是以前跟我学羽毛球的,孙艳萍老师班上的学生,他爸爸告诉我每次带他来吃饭的时候总是要选靠门的地方坐着,因为靠门的地方能再见到我。那一刻我真的感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很震惊!就因为我在柘溪水电站的食堂出现过,他却为了能再次见到我选择在那里等待!

记得去年我病倒的时候,许多同事都从百忙之中抽空来看我,水果是一袋一袋的提过来,最后导致我的那个病房都快能开个小水果摊了,尤其是颜校长和刘启明主任都亲自来探望,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了。在这里我对四年级的各位同仁们由衷的说声“谢谢!那半个多月让你们辛苦了!”

在阳朝的这些日子里让我真的感受到了许多许多,有关心爱护,有相互鼓励,有团结友爱,更多的是我很幸福!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照顾才让我更加迅速的适应了这个角色,正是因为有了孩子们对我热爱才让我更加觉得自己的任务是多么的任重而道远。

有人说:一个教育者,从教育工作中感受到了幸福,那他就理解和体味到了教育的本质,他就掌握了解决教育问题和教育学生的钥匙,工作就有无穷的动力,他不觉得教育的辛苦是牺牲而是享受;相反,一个教育者,如果没有体味到做教师工作的幸福,没有从教育工作中感受到幸福,那他就还没有进入教育的大门,他的工作就缺乏永恒的力量,他的奉献的后面必然隐含着索取。阳朝的老师都很忙,阳朝的老师一个顶俩,但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都很幸福,因为在这里我们有爱在无形的传递。

幸福的演讲稿 篇4

生活中的幸福常如一缕温暖的阳光,如一席徐徐的春风,如一首优美的旋律,无时无刻不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在成长与成功的途中一路开花!

在六七岁那一年的假期,父母带我去爬梧桐山,车子开在盘山公路上时,就能望见远处高耸入云的“大梧桐”了。那陡峭的高山好像两座驼峰,矗立在远处。

到了山脚下,一抬头竟望不见山顶,我不禁感慨道:“这山真高啊!”那时我还小,一心以为我能轻松地征服这座眼前的千尺大山。一开始,我便冲到了最前头,一下把爸爸妈妈甩开了。可是,不一会儿,我便体力不支了。瘦小的我“呼呼”地喘气。爸爸妈妈追上我后,微笑着对我说:“怎么样,不行了吧,通往山顶只有这一条路,现在人这么多,你是不可能放弃继续上山的!”于是,他们只丢下一句:“我们在山顶上等你啊!”边悠然而去。

我休息了一会,决定继续向上攀爬。不一会儿,我又汗流浃背了。正当我又要停下来时,一双实而有力的手拉住了我的胳膊,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叔叔,我冲他一笑,继续爬。不知过了多久,我突然发现原先的石板路已变成了泥石路,硬泥中夹杂着一些石块,让人们好踩着石块继续攀爬……可是愈来愈艰难。我抬头找妈妈爸爸,却已不见踪影了。正当我无奈之时,又有一只手牵住了我,是一位中年妇女。就这样,手的接力就这样开始了!这其中有壮实的手,有纤细的手,还有老奶奶枯瘦的手。

我在手的帮助下攀到了山顶,爸爸妈妈早已经等我许久了。我正想向父母指出那些帮助过我的人,可是,我已经分辨不出来了。助我一臂之力的人数不胜数。

在山顶上,吹着迎面而来的风,看着山下美丽的景色,我的心胸一下开阔了许多。带着那些感激,心中犹然升起了一份幸福。尽管只是身边的小事,令我回味久远!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