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创建品质工程实施方案

2025/09/05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创建品质工程实施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创建品质工程实施方案 篇1

1、综述

项目背景

结合云南省2010-2012年干旱少雨,群众迫切需要抗旱增蓄的要求,对部分重点缺水区加大投入,将有限资金集中用于粮食生产直接相关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充分体现短期内能完成见效和群众基础好的原则,将项目选择在xx镇xx村委会老灌坝、老张坝库区,进一步完善配套农业灌溉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能。

项目概述

xx村委会老灌坝、老张坝引水增蓄工程项目区位禄丰县西南部,xx县xx镇北部,距xx县城57公里,距昆明109公里,距楚雄54公里,项目覆盖xx村委会老杨家庄、刘家坝、赵家村、团结村共4个村民小组193户815人,耕地亩,大牲畜435头。

项目覆盖区的杨家庄、刘家坝、赵家村、团结村4个村小组属于半山区村小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57元。项目区内有老灌坝小(二)型水库1个,老张坝小坝塘1个。项目区农业用水主要来自于彩云镇星宿江大沟、大庆水库和老灌坝、老张坝,其中,有亩耕地和425头大牲畜常年饮水必须靠老灌坝、老张坝供应,老灌坝为小(二型)水库,总库容10万立方米、老张坝是小坝塘,总库容1万立方米。老灌溉坝蓄水水源主要来自于新坝箐、青树河,集雨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青树河发源于xx村委会小(一)型水库大黑箐水库下游,

源头短,水量小,水量季节影响大特点。老张坝蓄水水源主要来自于新坝箐,集雨面积约平方公里。雨季短时有水,平时无水。

2、基本情况

老灌坝水库位于朋溪村委会东北部,地处杨家庄村旁,彩云至干海资柏油公路从坝顶上通过,水库距村委会约,距镇政府约。老灌坝水库修建于1954年,坝高,坝顶长170m,坝顶宽,总库容10万m3,属均质土坝,坝规模为小(二)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00亩。目前该水库属朋溪村委会辖区内仅有的一件小(二)型水库,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水库位于村子旁,上游无山箐,周围多为农田,水库蓄水主要靠雨季降水。

随着近两年来连续干旱,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已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村民迫切要求修建引水沟渠来增加老灌坝水库的`蓄水。经实地规划,分别从西北方向盐井箐主箐拦砂坝、新坝箐底、东北方向青树河3个取水点修建引水沟渠来增加水库蓄水。

项目区自然情况

项目区位于xx镇政府驻地东北部,距彩云镇政府所在地公里,到xx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东邻松石、东营,南邻罗川,西邻广通镇钱家冲部队油库,北邻广通镇清水村委会。海拔1480米,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至10月,境内主要有青树河、盐井箐两条小河。青树河是老灌坝蓄水的主要水源,发源于松石村委会小(一)型水库大黑箐水库下游,源头短,水量小,水量受降雨影响大。盐井箐小河发源于xx村委会盐井箐,源头短,水量小,水量受降雨影响大,

创建品质工程实施方案 篇2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如何,将决定学校的发展前途和命运。为使我校的青年教师尽快提高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选拔部分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和他们结对进行传、帮、带活动,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项帮教活动,我们称之为“青蓝工程”。为使这一工程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青蓝工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职责:

1、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会议,研究分析青年教师发展状况,加强对青蓝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指导。

2、选配好指导老师,督促落实师徒结对。

3、组织落实方案,加强对活动的全程、全面、全员管理。

4、负责对青蓝工程工作进行考核评定和先进表彰。

二、参与对象

“青蓝工程”的“青”为青年教师(简称“徒弟”),“蓝”为指导教师(简称“导师”)。

1、导师原则上必须是师德高尚,敬业乐教,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在本学科领域具有独到见解的教师。

2、帮带的青年教师原则上必须是师德好、工作实、爱学习、好上进、肯钻研,并具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教师。

3、“青蓝工程”中的师徒组合,采取组织安排和双向选择、自愿组合并举的办法。

三、双方职责

(一)导师职责

1、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班级管理等方面做出榜样。

2、每学期初指导青年教师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帮助审核教案每月一篇以上;每学期随堂听青年教师常态课10节以上,课后及时评析,共同研究改进教法的措施;对青年教师教学常规情况抽查三次以上,指导青方上汇报课一节以上。

3、每学期指导青年教师阅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指导青年教师结合实践写一篇教育教学叙事或论文。

4、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竞赛和交流活动,并作好必要的指导。

5、认真指导青年教师分析学生情况和班级现状,制定班级管理措施,传授班级管理的方法和艺术。

6、了解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难与要求,尽力帮助解决。指导青年教师加强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的科研。如指定或提供学习的资料,教科研课题的选择,教育教学叙事和论文的撰写、修改等。

7、每学年写好一篇关于做好青年教师业务培养的专题总结。

(二)徒弟职责

1、认真贯彻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执行师德标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执行教学常规,主动争取指导老师的帮助,虚心学习,有疑必问。

3、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主要听同学科的课,提倡跨年级、跨学科听课。要认真写好听课笔记,每学期上汇报课一节,撰写教育教学叙事或论文一篇。

4、每学期保证认真阅读一本或以上教育理论专著,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积极参加备课、磨课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竞赛和研讨活动。

5、主动请指导教师协助分析学生情况和班级现状,制定班级管理措施,多向指导教师请教班级管理的'方法和艺术。

6、每学期至少选两篇教学详案,作为青年教师本人业务档案的积累。

7、举行教学汇报展示活动,按指定开课周次,提前一周将开课的具体时间、上课地点、课题报教导处,开课后交一份教案存档,指导老师与教研组长写好评价意见。

8、学年结束时写好一份工作学习的汇报总结。

四、过程管理

1、每年进行一次青蓝工程结对仪式,借此进行敬业爱岗和为人师表的教育。

2、加强对实施过程中的抽查,严格考评环节,谨防走过场。

3、在师徒双方完成考核工作后,及时进行“青蓝工程”的结业总结

五、工作考核

每学期对青年教师进行一次考核,评选出优秀结对师徒,学校给与奖励。考核从三个层面展开:

一是教学业务考核,主要从教案,课件制作、公开课、示范课或教学比赛等方面评比;

二是班级管理考核,参照学校成功班级评比结果考核;

三是教科研能力考核,主要是考核其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情况。

六、奖励办法

参照学校教育教学奖励制度

青蓝工程,是一个对青年教师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的经验传授过程和自身提高过程。“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学校相信,通过我们师徒的艰辛劳动,我校的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为名师优师,成为肩挑重担、独挡一面的骨干力量。

创建品质工程实施方案 篇3

引言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桥梁工程作为交通的重要组成环节,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施工技术角度分析,桥梁施工技术主要有桩基施工技术、钻孔施工技术、预应力现浇施工技术、钢筋及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等,每个施工环节都有不同的技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悬浇挂篮为轻型挂篮,走行速度较快,但是需要走行两次才可以到位,如果将挂篮前上横梁和中上横梁加长超过桥宽就可以一次挂篮到位,但是需要解决后端锚固问题。为了实现桥梁工程的施工效益,一定要重视关键技术的选取,强化施工过程管理,从而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

1、工程概况

某桥梁工程的主桥结构采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悬浇连续梁,箱梁中线位置处的根部梁高6m,跨中梁高,其顶板的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6m、,为满足使用要求,设计了2%的双向横坡;底板的宽度和厚度分别为8m、;翼板悬臂的总长度为4m;腹板有三种厚度,分别为、和。该桥梁29#桥墩-35#桥墩的墩顶位置处均设有厚度为的横隔板,中跨合拢段设有厚的横隔板。在本工程中,箱梁单T共计分为15段悬臂进行现场混凝土浇注,其中0#段的设计长度为5m,采用支架的方法进行浇注,其余梁段的分段长度为6×(1#-6#梁段)、9×(7#-15#梁段),采用挂篮悬浇法进行浇注,中跨与边跨合拢段均为,采用搭设支架的方法进行浇注。悬浇连续梁采用了三向预应力,纵向和横向上的预应力束均为钢绞线,竖向上的预应力束为精轧螺纹钢。下面本文重点对该桥梁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及过程控制与管理进行论述。

2、桥梁工程施工关键技术

主梁0#和1#梁段施工

先在桥梁墩身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进行钢板预埋,并将预先加工好的托架桁片焊接上,同时,在托架桁片上以纵横交错的方式铺设工字钢;模板选用型钢骨架,并以10mm后的钢板作为模板面;模板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后,便可进行钢筋和预应力的安装;由于0#和1#梁段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加之腹板高度较高、混凝土浇筑量大,经过研究后决定分为两次进行浇筑,第一次先对底板、腹板进行浇筑,第二次完成剩余部分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便可进行预应力张拉作业,张拉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张拉设备,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张拉。正式张拉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校验,千斤顶使用超过200次或是6个月后,应当重新校准,压力表的精度不得低于级,三向预应力的张拉顺序如下:先纵向、再横向、最后竖向。

挂篮拼装施工

对挂篮进行拼装前,应当对现有的挂篮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解决处理,以免影响施工质量,或引发安全事故。在本工程中,当0#和1#梁段施工完毕后,便可进行挂篮拼装,先用起重设备将需要使用的挂篮组件吊至已经张拉好的0#和1#梁段上进行拼装,在具体施工中,由于挂篮的安装空间比较有限,所以需要先对侧端的挂篮进行安装。当拼装工作完成之后,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拼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试压。试压可以采用水箱模拟的方法分阶段进行,各个阶段均应当安排专人对挂篮进行观察,并做好相关记录,必须确保试压结果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主梁其余梁段悬臂浇筑

本工程中,主梁共分为15个梁段,当0#和1#梁段及挂篮拼装完成后,便可对2#梁段进行施工,并通过分体前移挂篮的方法对3-15#梁段进行施工。在本环节的施工中,应对如下事项加以注意:挂篮吊杆(精轧螺纹钢)为主要承重结构,因其本身材质比较特殊,碰到电焊之后,抗拉强度会所有降低,所以必须做好挂篮吊杆的保护;作为防止挂篮倾覆措施之一的后锚点,其下端应当与竖向预应力筋相连接,并确保连接螺帽紧固,同时单根主纵梁上的后锚点不得少于3根;浇筑混凝土之前,应由专人对挂篮的后锚点、吊杆以及主桁架的受力状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合拢段施工

在本工程中,主桥悬臂浇筑箱梁共有8个合拢段,为确保施工质量,在合拢时,主梁轴线纵向高差不得超过,横向的最大偏差应控制再以内。该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如下:合拢之前先进行检测,确认无问题后,将挂篮移出,随后对挂篮进行改型,使其满足合拢段的施工要求;对水箱进行配重,并进行刚性连接,然后绑扎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进行混凝土浇筑;将水箱内的水全部放出,并将水箱吊开,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穿预应力束并进行预应力张拉,最后进行压浆,拆除挂篮。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如下几点加以注意:在对挂篮进行改型时,要先将挂篮移动到合拢段位置,其前底横梁可以用精轧螺纹钢吊于箱梁上,从而使之成为合拢段的吊架;合拢段混凝土浇筑时,应当选在温度较低的时间段进行,这样能够防止混凝土出现不利的拉应力,同时为避免日光照射导致混凝土温升加剧形成收缩裂缝的情况发生,浇筑完毕后,要及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并洒水养护。

预应力施工

钢绞线下料钢绞线到场后,应当先由专人对其质量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按照设计图的要求,编制钢绞线下料长度表,并根据所需的长度进行切割,然后逐一进行编号。钢绞线下料的长度可以依据下式进行计算:L=L1+L2+L3(1)在式(1)中,L代表钢绞线下料长度;L1代表预应力筋埋入混凝土中的实际长度;L2代表张拉操作的长度(两端同时张拉的长度为,一端张拉为);L3代表变角张拉时,变角装置所需的长度(通常按照计算)。

预应力管道埋设在影响预应力张拉质量的诸多因素中,预应力管道的埋设质量是关键,为了确保埋设质量,应当在埋设前按照设计图给出的相关参数,对每一根梁按的间隔计算预应力筋中心位置与梁底标高之间的距离,然后将结果换算成波纹管下口距梁底标高,并编制出相应的坐标位置表。管道安装前,根据预应力筋的曲线坐标点确定出波纹管的曲线位置,将定位井子架牢固焊接在主筋上,并在其下用垫块垫实。为有效防止波纹管开裂,除了要避免反复弯曲之外,还要防止电焊产生的火花飞溅烧伤管道外壁。安装完毕后,要对管道的质量进行检查,重点看曲线形状是否设计要求相符、接头是否密封、管壁有无破损等。施工结果:合拢段最大高差为16mm,桥轴线偏位5mm。

3、桥梁施工过程管控要点

施工过程控制

创建品质工程实施方案 篇4

一、基本情况

XX街道XX村地处城的北部,隶属于XX区XX街道办事处,分为新村和老村两部分。新村位于XX区路北端,老村被公路分割为东西两块。XX村区域面积4.3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298户,1215人,劳动力1068人。耕地面积1000余亩,没有灌溉用机井,桃X水库可灌溉耕地仅500余亩,农业基础条件较差。

近年来,XX村以创卫工作为契机,积极进行巷道硬化和村容村貌治理,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形成以务工、运输、商零及服务业为主要收入来源,20xx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

二、项目的必要性

近年来,XX村村域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村民收入得到提高,但由于XX村村民居住分散,新村和老村之间没有道路,村民务工和从事运输、商零及服务业很不方便,这一问题阻碍了村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村民收入的不断增加,XX村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达到500多人以上,新村现居住142户571人,老村居住156户644人,但是由于路况不好、交通不便利,村民雨天不能出行,服务交流也不方便,农产品不能及时运出,为此,修建连接新村和老村的道路非常必要。

三、项目的可行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必须有一个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彻底改变落后的交通状况,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出行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修通连接新村和老村的道路后,将对道路沿线废弃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本村经济发展和进行乡村旅游的综合开发,完善村域整体规划体系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项目规模

全长920米,全线新建,混凝土路面,路面宽4米,防护工程152立方米。

项目投资概算

(附:道路硬化工程预算表)

五、资金筹措

申请以工代赈资金30万元,村委会自筹15.86万元。

六、效益评价

一是改变了我村交通不便的状况,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促进了村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购销更加快捷,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拓宽了市场信息的传播渠道,使广大村民能够及时地掌握各类经济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四是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对我村的乡村旅游开发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