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3.12植树节演讲稿

2025/09/05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3.12植树节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3.12植树节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告别了寒冬,我们迎来了暖春。春天是温暖的季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更是播种的季节!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是的,植树节!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规定了植树节、造林日、绿化周的。我国也是开展植树节较早的国家之一。

那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植树造林吗?正像一个健康的人,人体的各个器官、各种机能之间都是保持平衡的,一旦某个环节失去了平衡,人就会生病。自然界也一样,自然界中的人类、生物和气候、土壤、水等环境条件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本来是保持着平衡的,一旦失去了生态平衡,便会产生种种不良后果。

在少雨的季节里,这些储藏在地下的水,一部分汇成溪流,流出森林,滋养农田,一部分经过树根的吸收、树叶的蒸腾,回到空中,又变成雨。森林让气候变得稳定正常。

可是今天,由于人类的.无知与贪婪,利斧挥向了一片片森林,挥向了山坡、河边的一棵棵树木,绿色的大地被剥掉了外衣。于是,狂风卷着飞沙侵蚀了良田沃土,暴雨卷着泥沙淤塞了千条江河;天气变得旱涝无常;人和动物失去了越来越多的生存空间……

1950年以来,仅仅50多年,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森林消失了,平均每年要减少1~2千公顷。在原来几乎全是森林的非洲腹地,现在已与月亮表面的荒漠毫无差异。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假如有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森林了,那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如果世界上真的没有了森林,陆地上90的动植物会因没有森林蓄水,而面临干旱的威胁;450万种生物将死绝。生物释放的氧气将减少60,地球将会急剧升温,许多地区的风速将会加快60~70,亿万人将死于风灾。

人类失去了森林,既没柴烧,又没建材、药材,经济生活将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许多地区将发生水灾,大批农田、城市被淹,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加之太阳辐射增强,人类将无法生存。

救救森林,救救绿色,救救大自然。自1979年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6次会议,决定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来的20多年中,我国人民响应号召,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至20xx年底,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城市建城区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6.52平方米,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亿公顷。

而实践表明,当国家森林覆盖率占全国总面积的30以上,而且分布均匀时,才不会发生较大的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有16.55,这怎么能不让我们深感焦虑呢!

如果在我们的周围,在高大的楼房之间,拥有一片又一片的绿地,种下一棵又一棵能成荫的绿树,你就会仿佛走进了绿洲,不再觉得枯燥和单调,心情开朗,生趣盎然。研究证明,在城镇的住宅小区,多栽种一些植物,会给人类带来莫大的益处。为此,大队部向全体队员发出倡议,开展“我和小树交朋友”活动。

我们的要求是:我们还要学习护绿知识,向周围的人宣传绿化家乡、美化家园的重要性,每个少先队员在校园里,在街道上,在家中认养或看护一片绿地或一棵小树,为它们松土、浇水,保护环境;我们还要抵制使用一次性木筷,使用再生纸,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做绿色小天使。

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聚少成多,滴水成海。亲爱的同学们,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在春光明媚的又一个植树节里,让我们扛起铁锨,抬起水桶,到村前,到屋后,到河边,到路旁,到野岭,到荒滩,到一切需要绿色、缺少树木的地方,去播种绿色,用实际行动为生命筑起一道“绿色屏障”,用自己的双手爱护树木,保护每一片绿叶,让大地妈妈拥有更多的绿色,让绿色永远和我们相伴。

3.12植树节演讲稿 篇2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三月是春暖花开的日子,三月是万物复苏的日子,三月更是植树的好日子。3月12日,是一个营造绿色环境,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日子——植树节。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除了这种精神的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的实用价值。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高楼、房屋和铁路。

树,它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是城市的忠诚卫士,它用它特有的颜色为城市披上绿色的新装。这个忠诚的城市卫士,为了美化城市,还真做了不少的“工作”呢!比如绿树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它还是吸收氮气、二氧化碳、臭氧的天然净化物,并且具有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吸粉尘、噪音等功能。所有这些,都使人们高度重视绿树的作用。如今,植树造林已成为民族风尚,绿化家园成为时代的追求。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吧,把我们的爱心倾注到我们的举手投足之中,留住身边的每一点绿,让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美丽常在!

3.12植树节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说起植树的好处,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不是向大家介绍植树造林的好处,而是要向大家介绍一个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并身体力行,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一个执著植树的绿色斗士——马塔伊女士。

她是中东非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30多年来,她领导的环保组织“绿带运动”在非洲种下了3000多万棵树。为了留住非洲大陆已然不多的`绿色,有“绿色斗士”之称的她蹲过监狱,挨过打,流过血,有人将她比作一棵树———就像那些她在非洲各地种下的树那样,面对艰难险阻,她始终坚强不屈;她是自诺贝尔和平奖20xx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非洲女性。

马塔伊女士为了植树造林不惜一切代价,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我们小朋友现在没有很多机会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但是我们要把植树造林的信念种在心里,爱护校园、家乡的一草一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12植树节演讲稿 篇4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的波及范围越来越广,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尤其是去年全国遭遇史上最严重雾霾天气,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创52年来之最。空气质量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治理雾霾已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雾霾大面积集中爆发是大自然发出的警告,告诉我们发展需要转型、增长需要升级。国家也已出台一系列措施、打出组合拳,坚决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工夫,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然而,这显然还不够。有分析认为,森林是大气良性循环系统的核心。没有一个相对均衡的高覆盖率、高质量的森林资源,中国的雾霾天气很可能无法完全得以解决。确实,森林是地球的“绿肺”,也是治霾的有效“武器”。据资料显示,林木对于大气中的粉尘污染能起到阻滞、过滤的作用。由于林木的枝叶茂盛,能够减小风速,因而可以使大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沉降地面。同时,植物的叶表面粗糙,而且多生有茸毛,有的还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这些都能吸附、滞留空气中的一部分粉尘,从而使大气得到净化。例如,草地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地面高70倍,而森林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地面高75倍。1公顷的毛白杨林,一年之内吸附的粉尘就有68吨之多。

实际上,以植树造林“抵御”雾霾,不乏成功的经验。比如雾霾污染也曾经困扰伦敦,19世纪,英国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伦敦工厂所产生的废气形成极浓的灰黄色烟雾。“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帽子,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治理空气污染。一方面,伦敦市严格约束废气排放,有效减少烟尘和颗粒物,同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有力措施,就是植树造林,在城市外围建造大型环形绿地面积达4434平方公里,使得绿化带是城市面积的三倍,真正成为森林城市,也从此告别了雾霾。

植树造林不仅于治理雾霾有着重要作用,由于森林有着制造氧气、净化空气、过滤尘埃、杀灭细菌、消除噪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功能,森林又是最美的风景,因此森林是宜居家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也因此,种树可以说是“性价比”较高的治霾之道。

我国是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1.63%,远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而沙化土地面积却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生态环境恶劣、生态承载力不高的形势相当严峻,同时,出于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经济建设中漠视生态环境,盲目乱砍滥伐,依然屡禁不止,不断加剧的荒漠化,于雾霾起着“助纣为虐”的作用。显然,无论是治理雾霾,还是阻击荒漠化,守护我们的家园,乃至建设美丽中国,都必须全民动员,大力植树造林,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尤其是面对雾霾的肆虐,每个国民都更要有人人参与植树造林的紧迫性和自觉性,无论如何,植树造林已是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