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教师观看师德师风教育视频的心得体会

2025/09/05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教师观看师德师风教育视频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教师观看师德师风教育视频的心得体会 篇1

听着高老师的师德演讲,我受益匪浅,师德观后感。

一、认同的观点

1、文明时代"公正而和谐"的思想,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旋律;"双向主体和谐发展"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模式。

2、教师应具备的内力:追求人性完美是内化师德之本;形成个性优化是内化师德之源;力求厚德懿行是内化师德之美。

3、教师应看到孩子的未来,解决孩子未来的问题;用最美好的语言与学生交流,用最美好的思想去感染学生;学会把快乐传递给学生,不是用手段,而是用教育学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

二、联系实际

1、文明时代,和谐社会,与人和平相处,这样才能开开心心地生活、学习,与学生之间,我很愿意跟他们做朋友,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开开心心的教书,学生快快乐乐学习,是我最大的心愿。

2、鞭策自己、心策他人、提高素质、完善自我,在当今的'社会,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以书养清心、以情养德行、以诚导人生,这样在不断充实自己的情况下,与时俱进,才能在社会中立足,观后感《师德观后感》。

3、我是一个非常开心的人,我曾经说过:"一个快乐的人,会发展一群快乐的人,一群快乐的人会带来更多快乐的人"我喜欢我的学生,就像学生喜欢我一样,开心上课,学生快乐学习,这是我以前说过的,也是现在要做的,让我的学生在欢歌笑语中学到很多知识。

三、反思与重构

1、作为教师,在当今社会,学生是我们的全部,关心学生,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平时的一个问候、下寝问寒问暖一种关心,绘画时候的亲自师范指导,让学生明白绘画步骤,让他有独立的想象绘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课堂上,少责怪,多鼓励,开开心心的绘画,这样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去画,画得更好!这样师生关系就非常和谐,和睦了。

2、我觉得在迅速发展的今天,还要多学、多想、多做,锻炼好自己的身体,能文能武,学习各种动手的技术,掌握各种技能,要与时俱进,随时保持教师的先进性,这样才能更好教育学生,否则我们很容易"OUT",知识在延伸,世界在改变,自我的修养也应适时而变。教育也是如此,首先要博览群书,才可能满腹经纶,才能更好去教育我们的学生!

3、对待自己的学生要平和有礼,要有爱心,关爱他们的健康的成长,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尊重你,愿意与你做朋友。这样才能真正想学生之所想,理解学生的成长,体谅学生的难处,宽容学生的错误;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的未来,解决孩子未来的问题。

教师观看师德师风教育视频的心得体会 篇2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

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教师观看师德师风教育视频的心得体会 篇3

今天上午在单位的师德学习中观看了影片《幼儿园》,这是一部很有趣的纪录片,影片记录了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的生活。影片开头就打出了两行字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是我们自己自己……这句话就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也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对记录片里的场景并不陌生,而且我刚带好小班,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都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抱着爷爷奶奶的腿,哭得淅沥哗啦的场景依然那么清晰,那一刻是孩子走向人生独立的第一步,作为老师,尽力关心照顾好每一位幼儿是我们的天职。可第一天午餐时,有孩子吃饭泼了满身的镜头,之后画面就切了,给大家的`感觉怎么都没人管,不知是老师真的疏忽了,还是导演有意剪辑的结果,这样的镜头不知会让多少家长误解啊,我相信每一位幼儿教师对此都不会置之不理的。

我们不是全托幼儿园,对影片中幼儿在园洗澡的场景也不了解。而我无论从老师还是家长的角度都不能接受那样的场景:孩子不分男女,全部脱得光溜溜的排队等着洗澡,还有在洗澡时不顾孩子是否会让水或沐浴露流进了眼睛,一边是孩子在大喊:“我要跑、我要跑!”一边是阿姨、老师仍死死地拽着孩子,她们就像是洗衣服一样尽快把这些孩子洗完,完成自己的任务。世上最真切的爱莫过于感同身受,什么叫感同深受,这种漠然会是一种感同深受吗?

看完片子,自己也是幼儿园的老师,有很多的情况都是自己面对过的,我的内心无法平静,难道幼儿教师真的都这样做吗?幼儿教育真的都是这样的吗?……我知道我不是片子里的那种老师,我的同事们也都不会这样做,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是“爱的教育”,我们始终以智慧的爱来爱孩子,引导孩子学会爱,学会爱父母、学会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的人,爱所有美好的东西,这就是爱的交互,也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师观看师德师风教育视频的心得体会 篇4

通过这次网络学习,我观看了《震撼心灵最美女教师》、《美丽的圈套》、《爱让我们成就彼此》、《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等这几个微型师德案例后,我确因为内心的感动而激动的流泪,感触颇深,我忽然觉得语言是多么苍白无力的东西,因为我无法用语言形容此刻的心情,充斥在我内心的只有四个字:爱与责任。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摸爬滚打了将近23年的我,对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定位。

今年,在教育领域出了个可歌可泣的事迹,那就是佳木斯市的最美女教师张莉莉在紧急关头,推开学生的壮举,真真体现了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大爱!《美丽的圈套》让我体会到要做好一个教师,除了要有爱心外,还要有艺术,“严师出高徒”光有严还不够,还要有引导学生的.艺术。《爱让我们彼此成就》中的汤普森老师和泰迪的故事,对我们也深有启发,我们常叹差生,差班等,看来我们还是平时的工作还不够深入,没有走到学生心灵的深处。《寻找最美乡村女教师》中的阳光小学校长陈万霞老师关爱留守儿童,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了被关爱,赢得了学生称她为“妈妈”。我认为“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的诠释。在她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我要向“最美教师”学习:一是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的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心里。二是甘于奉献的高度责任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责任。至于如吴菊萍救小孩,吴斌舍身救乘客,孟佩杰奉母事迹更是如朵朵金华熠熠闪耀。

“最美女教师”的壮举令我感动,我觉得这个美不仅仅指容貌美,更主要的是指张丽莉老师的人格美。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张丽莉老师能挺身而出,体现了一个教师对学生发自心底的关爱,她用无私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塑造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值得我们学习。这种壮举不是她一时冲动,而是一种本能,是平时对自己的师德修养的结果。如果平时不注意自己的师德修养,她是不可能会有如此举动。她已经把关爱学生的意识烙进了自己的心灵深处。成了一种本能。这是教师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看了这几个故事后,我才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成就学生的一生”。老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是他们某些时候的父母,他们的兄弟姐妹,他们的知心朋友,如果我们真正的融入了这些学生的生活中,我们就能更加深刻理解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