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有益的学习经验:
学习8的形成,进一步了解7添上1是8,7比8少1,8比7多1。
准备:
贴绒卡片:小圆片7个,三角形8个。
活动与指导:
1.出示小圆片7个,贴成一行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再出示三角形7个,一一对应地贴在小圆片下面,让幼儿目测后说出总数,启发幼儿比较两组图形的多少,说出圆片和三角形片一样多,都是7个。
2.出示1个三角形片,添在7个三角形后面,让幼儿点数,三角形有几个,说出7添上1是8。将8个三角形和7个圆形比较,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比圆形多1,圆形比三角形少1,8比7多1,7比8少1。
3.教师敲铃鼓,第一次敲7下,第2次敲8下,问幼儿两次各敲了多少下,哪一次敲得多些?多几?哪一次少些?少几?
4.让幼儿根据数字8,画出自己熟悉的8个物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圆圈涂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圆圈涂色
有益的学习经验:
熟练地掌握7以内数字的顺序,理解相邻的两个数,前面的一个数比后面的一个数小1,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
准备:
1.每个幼儿一张画有圆点和数字的卡片,卡片上每行的左边是1―7中间的一个数字,右边是7个圆圈,数字1―7从上往下按序排列。
2.数字1―7的卡片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与指导:
1.给幼儿发卡片,让幼儿按每行左边的`数字将右边的小圆圈涂上颜色,涂完后,与幼儿一起小结:按顺序排列的数,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大1,比它后面的数小1。
2.让幼儿把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到最小的数,把它放在最前面,然后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数卡。
仔细观察数卡的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狗骨头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狗骨头吃
有益的学习经验:
1. 理解9、10之间的关系,知道9比10少1,10比9多1。
2. 从许多物体中找出1-10个物体并根据数字的大小由小到大将数卡排序。
2.准备:
1.贴绒卡片,狗9只,骨头10根。
2.每个幼儿1―10的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各一套。
活动与指导:
1.出示9只狗的卡片,用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小狗排成队要出去找骨头吃,数数小狗有几只?让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教师出示9根骨头的卡片,告诉幼儿:小狗找到骨头了,请1个幼儿上前来给小狗分骨头。问幼儿每只小狗是不是能分到1根骨头,指导幼儿将骨头一一对应放在小狗下面,数数骨头有几根,说出小狗和骨头一样多,1只小狗l根骨头。
3.教师再出示1根骨头,放在一行骨头的末尾,让幼儿说出骨头共有几根,将数卡10贴在旁边,比较小狗和骨头的数量,骨头多些,9比10少1,10比9 多1。
4.发给幼儿数卡和实物卡,让幼儿将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出相应的实物卡,摆在每张数卡两边,然后将他们按数字大小由小到大排队。
5.指导幼儿做练习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知道9添上1是10。
(2)让幼儿按群数数,说出总数:花生、蚕豆、豆芽都是10。
(3)首先让幼儿理解1只青蛙吃1条虫,10只青蛙要有10条虫,数数青蛙和虫各有多少,比较青蛙与小虫的数量,小虫少几就添画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目标:
1、学习按形状、颜色、大小、分类。
2、培养幼儿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
2、物质准备: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套;胸卡与幼儿人数相等(画有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奇妙的口袋”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袋子,(出示奇妙的袋子)你们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吗?
2、 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图形娃娃,让幼儿说其名称及特征。
(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
二、幼儿探索、操作,教师指导
1、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所以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图形娃娃,每一组都有,它们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帮它们找到和自己一样的好朋友,等会儿你们轻轻地走到各自的那一组去,想想要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图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然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2、 要求:
①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地操作,不能争抢。
②帮图形找到好朋友后,要说出你是用什么办法找到的,用了几种办法。
3、 幼儿探索、操作,老师巡视,启发幼儿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帮图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的?你用了几种办法?
三、集中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操作的方法大胆地告诉老师和同伴。
四、教师小结:可以找形状相同的娃娃做为好朋友,也可以找颜色相同的娃娃做为好朋友,还可以找出大小一样的娃娃做为好朋友。
五、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 以谈话引入:我们也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
2、 介绍玩法及规则:
①玩法:幼儿每人挂一块图形胸卡四散站开,音乐开始,幼儿随音乐节奏边拍手边找和自己胸卡上一样图形的幼儿手拉手成为好朋友,音乐结束时,教师检查幼儿是否都找对了。游戏重新开始。
②规则:要找到形状或颜色或大小一样的做朋友。
3、 幼儿游戏三次,教师指导幼儿按形状、颜色、大小来找好朋友。
4、 小结游戏情况。
六、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4”的形成和实际意义并会用语言进行表达。
2.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及思维的扩散能力。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到5的数字2-13
2.数字卡片“4”每人一个。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拍手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来做拍手游戏,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来拍手几下,复习3以内数的数数。
小结:刚才小朋友真聪明,拍手游戏玩得对又好。
二、展开
1.在实际操作中学习4的形成
教师:花园里的花都开了,真漂亮呀!
(1)小瓢虫也到花园里来玩了,来了几只瓢虫?怎样才能变成4只瓢虫呢?
(再添上1朵只瓢虫)幼儿点数验证是4只。
(2)先来了3只瓢虫,后来又来了一只瓢虫,变成了4只瓢虫,3添1是几?(3添1是4)
教师小结:3只瓢虫添上1只瓢虫是4只瓢虫,3添1是4.
(幼儿复述4的形成)。
2. 教师利用蚂蚁的图示演示4的形成,
(1) 教师:花园里的花来了勤劳的.小蚂蚁,先来3只蚂蚁,请幼儿点数验证,
(2)再来1只蚂蚁,
(3)3只蚂蚁添上1只蚂蚁是几只蚂蚁?请幼儿点数验证。
小结:3只蚂蚁添上1只蚂蚁是4只蚂蚁,3添1是4.
3.认读数字4.
教师:4只蚂蚁、4只瓢虫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4,请幼儿认读,问:“4像什么?”
(4像小旗随风飘)。
4.理解4的实际意义。
(1)问:4能表示4只瓢虫、4只蚂蚁,还能表示4个什么?
启发幼儿看图,还能表示4只蜻蜓。
小结:4能表示所有数量是4的物体。
(2)课件,幼儿观察数量是4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4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
播放音乐,请幼儿在教室里寻找能够用4来表示的物体.
教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体能够用4来表示,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去找找吧,
音乐停止,到老师身边来说给小伙伴听,自然结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内容】
1.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物体的排列顺序,判断物体遮住部分的颜色和排列位置,并用标记表示。(重点)
2.能根据标记提示的排列规律正确地穿项链。
3.学习记录自己活动的结果。
难点:通过观察、判断动手操作等一系列过程之后能够尝试记录自己的活动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能够将三个以上物体按大小或者形状进行排列。
物质准备:
1、一串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彩色纸剪成)项链(两头绳子不连接),数量为4组;可以掀开盖子的长方体盒子,方便幼儿看到里面的花瓣及其排列状况;空白记录纸两张,颜色笔若干。
2、幼儿人手1份:幼儿用书第7页《串珠卡片》、第29页《猜一猜》的操作材料,颜色或形状交替排列的木珠串,可以掀开盖子的长方形盒子,摸箱。
【活动过程】
开始活动
一、感知一串花瓣项链排列的规律。
1、教师出示一串花瓣项链。
师:这串花瓣项链漂亮吗?说说这些花瓣是怎样排列的。
2、请幼儿一起说说花辫排列的顺序。
3、教师将幼儿讲述的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基本活动
二、感知环形花瓣项链的规律。
1、教师将直线形项链连接,变成环形项链。
师:现在,你还能看出花瓣是怎样排列的吗?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以往感知环形物体的经验,找到项链的起点,沿着一个方向观察,并说出其排列顺序:红、黄、黄,红、黄、黄……教师同时用标记记录。
3、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刚才记录单上的标记能否表示所说的.顺序。
师:如果我们从相反方向观察,能否用刚才的标记表示?为什么?
4、师幼共同沿相反方向观察,并记录排列的规律:黄、黄、红,黄、黄、红……
5、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辫排列的顺序。
三、猜想、判断隐藏部分花瓣的位置、颜色。
1、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要将这串项链中的一些花瓣藏在这个盒子里,然后请你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排在什么位置。请大家闭上眼睛。
师:这里面藏了3个花瓣,猜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怎样排列的?你是怎样想的?
2、请1~2位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并记录下来,然后打开盒子验证其猜测是否正确,并对判断准确的幼儿给予表扬。
3、再次游戏:教师将项链从盒子中穿过,隐藏4个花瓣,请幼儿猜想、判断。
教师:这一次里面藏了4个花瓣,请你们仔细看看,再想一想,盒子里面会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排在盒子的什么位置?
4、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结果和理由,并记录下来,然后打开验证。
四、幼儿操作。
1、第一组、第二组:盒子里藏着什么颜色的木珠。
师:请小朋友观察盒子外面木珠的排列规律,猜猜并记录盒子里的木珠是怎么排列的,各是什么颜色?
2、第三组、第四组:串项链
师:请小朋友从摸箱中摸出一张串珠的标记卡,根据标记提示的颜色、数量串项链。
3、第五组、第六组:猜一猜。(幼儿用书第29页)
师: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请你在不干胶材料上选择合适的标记贴在空白的地方。
结束活动
五、请1~2位幼儿将自己玩“猜盒子里藏的木珠”活动的记录单说给大家听,并验证猜得是否正确,记得是否清楚。
教学反思:
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