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1、通过游戏、操作活动学习按群计数。
2、能与同伴友好地进行数学游戏,能采取轮流、协商等方法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准备:
1、5个文具店,文具用品若干。
2、5个进货筐。
3、记录纸。摆放图示一张。
4、五角星贴纸若干。
过程:
1、招聘售货员。
——我们班开了很多文具店,我是经理,我要为文具店招聘一些售货员,你们愿意来招聘吗?售货员要有什么样的本领呢?一要会又快又准确地统计商品;二要会整齐地摆放商品;三就是要学会友好地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我们一共有5个文具店,每个文具店需要3个售货员,请你们3个3个手拉手,自由组合,就坐。
2、第一次统计,学习2个2个点数。
——文具店里到底有哪些文具用品,有多少呢?现在就要请小售货员们互相合作去统计一下,先想想怎样合作?
——提出点数要求:原来我们都是1个1个去数,想想除了这样数,还可以怎么数呢?你们可以看看这些文具用品都是怎么摆放的,你找一个又快又简单的方法去数。
——幼儿统计记录,教师有意识地倾听幼儿点数,指导幼儿2个2个数。引导先统计完的小组学习自己验证。
——交流:你们文具店的.商品有多少?你们是怎么数的?
——教师总结:2个2个数以后又快又简单,可以节省我们很多时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进货、摆货。
——经理发现我们文具店的商品已经卖掉了不少,有的已经空了,所以我要去进货了。
——出示5个货筐。这些货要怎么放进去呢?原来是两个两个放,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呢?
——出示摆放图。这张图能看懂吗?表示什么?
——提出摆放要求:按照图示摆放;互相合作。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验证摆放的是否正确。
3、第二次统计,学习各种点数方法。
——进货后文具用品又有多少了呢?我们又要进行第二次统计了。这次统计时想想你可以怎么数了呢?
——幼儿统计记录,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幼儿运用各种方法点数。
——交流:你们文具店的商品有多少?你们是怎么数的?
4、特殊的奖励。
——今天经理发现我们这些来招聘的小售货员每一个都很聪明能干。我宣布,你们全部被录取了。而且今天我们的客人老师还有一份特殊的奖励呢,就是五角星贴纸,请每个小售货员去找一个客人老师,用各种方法数一数你的五角星有几个,然后告诉客人老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故事《一只有教养的狼》主要在阐述“读书”的好处及乐趣,选择“大野狼”作主角,意图揭示读书可以将野蛮个性转变成有教养的气质。透过幽默成趣的写法以及画者诙谐自然的画风,作者极力摆脱教条式的呈现故事,让书读来妙趣横生,津津有味。故事主角大野狼的造型,不是那种恶狠狠的凶模样,瘦弱、拙趣,还带点逞强表情,看了不禁让人产生几许同情。由于大野狼的造型成功,让更多幼儿接受他,也接受所传达的读书的趣味。
活动分为第三环节进行,第一环节中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用恰当的词汇来描述狼的形象,并通过猜想,帮助幼儿开启故事之旅。第二环节中分段讲述故事,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展开讨论,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推进故事的发展,逐渐靠近故事要表达的主题,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最后通过分享故事,让幼儿感受共享故事的快乐,从而进一步让幼儿感受读书带来的愉悦。
活动自标
1.欣赏绘本,了解阅读带给狼的转变,知道读书的好处。
2.感受故事中狼对读书的坚持,明白获得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道理。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狼前后四次不同的行为转变。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读书的好处和重要性,知道读书需要坚持
活动准备
1.故事PPT或绘本《一只有教养的狼》。
2.幼儿用书第3册第9~10页
活动过程
(一)你心日中的`狼。
1.出示一只大野狼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狼?(凶狠、野蛮。)
这样的狼会受别人的欢迎吗?
(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用恰当的词汇来猫述狼的形象。并通过猜想,帮助幼儿开启故事之旅分段讲述故事,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展开讨论,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推进故事的发展,遷渐靠近故事要表达的主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
(二)大野狼的故事
1.第一次去农场(故事第一段)
提问:大野狼为什么去农场?一大野狼是怎么进农场的?小动物们和他说了什么?大野狼想做一只怎样的动物?你认为教养应该具有怎样的行为?大灰狼该怎么办?
2.第二次去农场(故事第二段),提问:
大野狼决定去做一件什么事?他是怎么学习的?成为优秀学生的大野狼是怎么回到农场的?
小动物们理他了吗?为什么?你觉得大野狼会怎么办?
3.第三次去农场(故事第三段),提问:
大野狼去图书馆做什么?他第三次去农场的时候,是怎么进门的?小动物们喜欢大野狼的故事吗?
4.第四次去农场(故事第四段)
这回大野狼放弃了吗?他是怎么去做的?
第四次国到农场的大野狼是怎么进门的?
这回大野狼成功了吗?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的主题,通过经验迁移帮助幼儿知道读书要学会坚持,读书能改变人们的行为和习惯。)
(三)读书的真谛
1.完整欣赏故事。
为什么故事的题目叫“一只有教养的狼”?
2.读书的真谛
看图讨论比较大野狼四次进农场的区别。
3.教师小结: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内化成教养。因为读书,野蛮的狼变成了一只有教养的狼。这只狼在求学的过程中坚持到底的毅力,促成了他的成功。
4.阅读分享。
故事中的小动物们想到全世界去讲故事,你觉得这个建议好吗?为什么?
你有哪些好的故事愿意与同伴分享吗?请你找一个好朋友,相互分享好故事。
(最后通过分析故事,让幼儿感受共享故事的快乐,从而进一步让幼儿感受到“读书”带来的愉快。)
活动延伸
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在表演区开展表演活动。
2.故事分享会:每个人提前练习讲一个好故事,到幼儿园来与同伴分享。
3.结合幼儿用书,引导幼儿尝试画一画大野狼四次进农场的不同形象,或试着发挥想象续编以为表演区的表演设计宣传海报。
4.教师可以和幼儿讨论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并在日常活动中开展一些与生活礼仪教育相关的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我以小熊这一幽默、憨厚、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为线索,采取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明快的节奏,通过画面从而展现出小熊过桥的心理活动。有趣的情节画面,能触动幼儿的感情,扣住幼儿的心弦,使幼儿兴奋。小熊不敢过桥的时候在想谁?乌鸦和流水是怎样嘲笑小熊的?小熊最后能过桥吗?这些问题都会引起幼儿的好奇,促使他们仔细观察学习下去。浅显的诗歌构思和富有情节形象的画面,都非常适合幼儿的阅读水平。
这是一个通过小熊从不敢过桥,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敢于过桥,前后不同的心理活动对比,萌发幼儿坚强、勇敢的个性。结合幼儿在阅读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不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为幼儿积累了一定听故事和阅读图书的经验,我在设计中并从技能,能力和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遵循感受理解,体验迁移,想象创造的阅读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视听说等多种感官,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感情的朗读。
2、 让幼儿感受小熊过桥的心情,懂得要勇敢、自信地克服困难。
3、 知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鼓励帮助,而不讥笑。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走过独木桥的经验。
物质准备:课件《小熊过桥》、小熊一个。
活动过程;
1、 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走过独木桥吗?再走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2、 欣赏儿歌,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教师:(1)小熊走到桥上怎么样了?他心里有什么感觉?
(2)头上乌鸦在干什么?桥下流水怎么样的?小熊怎么说的?
(3)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看了乐得怎么样?
3、教师教幼儿学习儿歌《小熊过桥》
4、讨论:你们喜欢儿歌中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5、游戏:走独木桥。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小熊、小鲤鱼等动物头饰,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内容。
活动反思:
《小熊过桥》这首儿歌虽然内容较长,但这首儿歌富有情趣。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在活动中运用了相应的课件,让孩子进行理解。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让孩子根据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进行讲述,让幼儿体会小熊过桥的心情来帮助幼儿学习,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启发引导,观察讨论,体验的过程来快乐学习。从而让幼儿懂得自己遇到困难要克服,别人遇到困难应鼓励帮助的道理。
2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诗歌《画圆》
活动目标:
1.在想想、讲讲的过程中,理解小动物画圆的方法,学习诗歌。
2.感受动物画圆的趣味,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反映诗歌内容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用身体画圆,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出诗歌主题。
1.教师用手势画一个圆形,问:你们看,我画了什么?我是怎样画出来的?还能用其他的动作来画圆吗?
2.请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画圆。
3.教师和全体幼儿一起来用身体动作画圆。
二、理解掌握部分:初步了解诗句的结构,学习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