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2025/09/06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美德故事的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篇1

我平时吃饭很随意,一碗饭总会剩下一点,母亲为此常批评我。那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中华美德故事》。书里写的故事都很通俗,有尊老敬贤、诚实守信等道德故事,不过,使我感受最深的应该是节俭了。 读到《俭朴篇》时,那一个个普通的故事使我难以忘却。故事中的季文子“以俭为荣”、左权将军“缝补破鞋”、周总理“神秘的箱子”等,都表现了前辈们节俭奋斗的精神,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宝物”。

看看我们身边,很多同学花钱不心疼。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同学们一般都有很多零花钱。花完了要,要到了花。平时买起衣服来,从头到脚都要名牌,生日还要大操大办,有了这些还不满足,甚至今天提出要买iPhone,明天又想买iPad,花钱如流水。他们根本不掂掂这些钱的分量,这些钱都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赚来的呀!

许多看似不经意的小事,诸如丢一个面包,落几粒饭粒,虽无大碍,却会养成一种不良的习惯,影响你的一生。

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中的《一诺千金的季布》一文,文中介绍了秦末有个人叫季布,他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还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万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但没有被重金所迷惑,还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锤使他免遭祸殃。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一个人言而有信,自己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却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更重要得多。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我也深有体会。记得有一次,同学把书借我看一个星期。到了期限,同学问我要,我一拖再拖,两个星期才还他。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看了季布的故事以后,我决心要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好学生。

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篇3

我读过许许多多的书,有《会飞的教室》、《英雄人物故事》、《360夜故事》、《小鸟公主》、《安徒生童话》、《美德故事》……

下面就让我为大家说一下大致内容吧!

许多年以前,有一个叫艾曼纽。丹楠的孩子,他出生后,父母就去世了,一个酒店老板收留了他,他年纪很小,但很懂事。有一天,有一个小贩,一进门,就和夫妇吵起来了,晚上夫妇把他轰到了楼上,丹楠听见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丹楠开门一看,小贩胸口上插一把刀,他知道是爸爸,就告诉爸爸去自首,爸爸听见后很生气,把他吊在楼上,告诉他不要报警,他告诉爸爸做人不要说谎,爸爸害怕他真报警就把他打死了。

我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明白了,宁死也不肯说假话,这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多么坚定的意志啊!丹楠只是个8岁的孩子,他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

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篇4

暑假里,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杀猪》一文,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旁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到,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怀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