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微文呈现整理的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本学期我将通过教学实践,确实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田径及篮球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加强思想教育,确实完成教学任务,以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刚刚步入新学习环境的高一新生,由于他们来自各间校风不同、师资要求有异、体育风气有别、场地器材条件有差异,这就自然形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身体素质有差距等因素。另外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是很适应。感情丰富而强烈,表现为情绪波动性大、不稳定,不成熟。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使原来体育素质较较好的同学能树立新的拼搏目标,而对于体质较差的“困难户”能在新的环境下树立自信,发挥长处,
三、教材与教辅分析
高一上学期主要进行田径运动的必修课教学。田径是其他体育项目的基础。高一年段进行田径运动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田径运动,作为基础运动项目的功能,为学生进入后期的选项学习打好运动技能和体能等多方面的基础。田径模块教学内容为:短跑和跳远。
高二年段选项教学班的教学内容为篮球运球三步上篮。上篮一般称三步上篮或三步跨篮,是一项基本的投篮技术,上篮按出手时手与肩的相对高度,分为高手上篮和低手上篮;上篮包括单手和双手两种手部动作,同时又还包括行进间和跳起两种身体姿态。手部动作有正手、反手、勾手的区别。本学期以行进间单手肩上上篮为主要学习内容。
四、教学目标
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措施
强调运动爱好与习惯的养成,强调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学习的运动技能内容少而精,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个体发展和需要的联系;以目标统领内容的选择,地方、学校和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增加了健康教育专题的学习内容。
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动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工作越上一个新台阶。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小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强化学科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抓实传统项目,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运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两操三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室内广播操的训练,举行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比赛,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
2、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学校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本学期的体育教研组的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新课标的领悟和运用能力,并更好的抓好运动队的训练,在已有的训练经验上不断的总结提高和完善。在总结过程中注重训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正常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方法,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促进体育教学水平和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上好每周一节篮球课,,普及篮球活动。组内教师要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分管体育的校行政要加强随堂听课并及时反馈意见,以促进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抓好学校运动队的训练
我校是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建立健全完善的校级运动队框架,是长远的事。按照体育竞赛计划表,认真抓好篮球队的训练。制定好周密而详细的计划。每天保证训练一个小时。并规范运动队训练制度,要求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为我校能成为体育特色而积极努力。
4、做好器材管理
有标准,有计划地配置器材、设备等,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做到器材有借有还的制度,确保其最大的使用率和安全性。
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开展教育活动,加强学风、班风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将我校的体育锻炼成绩推上新的台阶。
二、教学目标
1、体育课程改革,积极推进体育教学的科学化进程,构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增进其身心健康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2、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积极开导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使其养成锻炼习惯,终身受益。
3、积极开展课余训练。管理好学校体育器材。
三、教材情况分析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大注重教师的教法,对学生学的方法不够,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练,对学生心理、生理、认识水平和个体差异难以把握,学生学习过程如何,“懂、会、育”的程度如何,难以检验和评价。为了真正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减少注入式和训练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一至二项以上体育爱好和特长。
四、主要任务
1、以德育为首,五育并进,形成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格局;
2、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3、体育重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练习;
4、不惜一切代价,带好今年体育高考队的准备工作。
五、具体实施、措施
1、进度按计划进行;
2、课堂集中人数由体委负责;
3、场地检查、安全措施要细详;
4、器材归还由体育委员分配;
5、每学期最少有五节理论授课。
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4
我们高中体育备课组,在学校、科、组的领导的指导下,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全面抓好各项体育工作,备课组教师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和《新课标》精神,认真学习体育课教学常规和学生安全管理措施。根据《新课标》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了解教育方针具有推动作用。同时,我们要加强备课组的凝聚力、提高备课组的工作效率。我们备课组计划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现作如下几方面计划:
一、加强集体备课,丰富集体备课形式,将集体备课落实到实处。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同样的道理,教师也应该不上无准备的课,我们高中体育备课组同仁一致做到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则必须要做到:
1、备教材,做到心中有书,达到懂、透、化的程度。懂,就是对所教内容、示范、技能弄通,弄懂;透,就是从知识体系上把握和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找出重点,突出难点,抓住关键。化,就是把教材的死知识转化为教师活的知识,并与教师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2、备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技能、兴趣、态度、素质差异等。
3、备教法,做到手中有法。要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养成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4、备场地,做到脑中有场地,这是体育课的关键之一,合理的场地设计是提高学生兴趣,增强课堂质量,以他们步步深入的教学蓝图、做到精神饱满,不要萎靡不振
教师心情舒畅、精神饱满、步履稳健、表情自如,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特别轻松的愉悦感,不管有思想情绪,都要统统弃之脑后,全身心地走进课堂这个角色。用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对教学工作的满腔热情去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二、做到正面激励,不要训斥指责
俗话说“奖于一功,胜于数子十过。”教师应从温和、热情、表扬为主的方式对待学生,应该满腔热情地及时肯定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使每一位学生深信自己能够学好,从而将这种自信心转化为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做到趣味盎然,不要兴趣索然
课堂不是舞台,教师不要象话剧演员那样装腔作势,刻意追求舞台语言效果。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绘,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俚语,提高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记忆。
四、做到酌情施教,不要主观臆断
课堂上难免会出现始料不到的偶发事件,对于偶发事件,我们是当机立断,酌情施教,向有利于教学方面转化,而不主观臆断,当面训斥。
五、组织备课组的成员走出去,吸取外校的好的方法、好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六、加强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和科研素质的提高。
1、理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使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书籍!
2、科研素质提高:努力通过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组内教师的科研水平!扩大教师的影响力。本学期,进一步引导本组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论文评比。力争在获奖数量、层次上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