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

2025/09/07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欣赏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之美。

2、鼓励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形式,大胆创编,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助认为乐的快乐情感。

4、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诗歌的理解。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蚂蚁、蜜蜂、蜻蜓、刮风、下雨、天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放一段打雷下雨的音乐让幼儿欣赏。听完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让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问:“打雷下雨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做呢?”

3、小昆虫们回怎么做呢?让我们听听诗歌里的小昆虫是怎样做的?

二、师幼互动。

理解诗歌内容,韵律结构,拟人手法,感受诗歌中妈妈的关心和爱的情感。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完整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播放录音诗歌,让幼儿完整欣赏。

2、幼儿听完后,提问:诗歌中讲到了哪些小动物帮助了别人?

四、视听结合,理解诗歌内容。

1、学习第一段。感受小树叶和妈妈之间的爱以及小树叶助人为乐的品质。

1)、教师生情并茂地朗诵诗歌第一段,幼儿认真欣赏。

2)、听完后教师提问:要刮风了,树叶妈妈在担心什么? 小蜜蜂落水后,谁来帮助它的?怎样帮它的?幼儿回答时,展示小蜜蜂站在小树叶上在河中随风飘荡的画面让幼儿欣赏。

3)、幼儿跟教师学念诗歌第一段后,再出示画面,让幼儿给画面配音朗诵第一段。

2、学习第二、三段,

1)过度语:小蜜蜂在小树叶的帮助下,安全地回家了。小蜜蜂看到别人有困难是,它会帮助他们吗?那诗歌中的小蜜蜂和蜻蜓有没有帮助别人,它们帮助了谁?是怎样帮助的?

2)出示第二、三个小蜜蜂和蜻蜓帮助别人的画面工幼儿欣赏。

出示问题:

下雨了,天黑了,小蜜蜂和蜻蜓在担心什么?小蜜蜂和蜻蜓分别帮助了谁?是怎样帮助的?

3)集体交流:下雨了,天黑了,小蜜蜂和蜻蜓在担心什么?小蜜蜂和蜻蜓分别帮助了谁?是怎样帮助的?

4)幼儿学念诗歌,再请幼儿根据画面配音朗诵。

5)教师小结;在大家的互相帮助下,妈妈的娃娃都平安地回到了家。

完整地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1)幼儿视听结合,感受教师的配乐朗诵诗歌。

2)幼儿配乐学念诗歌。

五、学习创编诗歌。

1、天下雨了,还有许多小动物没有回家呢?他们会是谁呢?谁会去帮他们呢?怎样帮助我

们呢?让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楚地讲述。

2、我们用诗歌中好听的句子送他们回家吧?先自由讨论,再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好的创编集体朗诵。

教学反思

诗歌《回家》是一首结构简单富有童趣的诗歌,它将小溪与大海、白云与大山、宝宝与妈妈、等一对对依恋关系的事物,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温馨的画面,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采和家的温馨,从而引发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归属关系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新《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明确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脚架”在人们的生活中运用得比较广泛,但是孩子们可能关注得比较少,有时候就算见到了也不一定会注意它、探究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孩子们在玩彩棒的时候,无意中把很多根彩棒直立着靠在一起竟没有倒下,孩子们对此很惊奇,于是产生了设计这样一个活动的想法,试图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活动中,让幼儿自主探索“三脚架”支撑的原理,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 探索用彩棒撑起彩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支撑的原理。

2. 尝试制作三脚架,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探索用彩棒撑起彩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支撑的原理

三、活动准备:

Ppt课件、彩棒、彩泥、筷子、乒乓球、海洋球等。

四、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玩一玩彩棒

1.出示彩棒和橡皮泥,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将橡皮泥撑起来的方法及 “三脚架”支撑的原理。

2.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师:你最少用了几根彩棒?你是怎么摆放这几根彩棒的?

3.教师小结:最少用三根彩棒,只要上面固定,下面分开摆成一个三角形,三个角不大也不小,就能又方便又稳固地把彩泥撑起来。人们根据这个发现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并且还给这种架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三脚架”。

二、说一说“三脚架”

1.请幼儿说说在生活中看见过的“三脚架”。

2.出示图片,说说“三脚架”在哪里?它有什么用?

3.教师演示PPT,引导幼儿欣赏生活中的“三脚架”。

三、做一做“三脚架”

1.师:欣赏完了这么多有趣的“三脚架”,那你们想自己也来做一个“三脚架”吗?

出示生活中的材料:筷子、吸管、铅笔、布条、皮筋等,请幼儿尝试制作“三脚架”将球撑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既然是三脚架,想想应该用几根?”

3.欣赏幼儿制作的三脚架。

四、延伸活动:进一步探索

除了我们刚刚用到的材料,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更牢固的三脚架呢?

通过幼儿自主探索,发现“三脚架”支撑的原理,培养幼儿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图片讲述生活中的“三脚架”,提升幼儿的知识经验。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既理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又体验了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教师评语:

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选题很好,体现了让孩子在探索中学习。但孩子主体性和主动性还不够。如果老师能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图片,让孩子去发现和探索,逐步寻找答案。老师真正成为孩子活动的参与者就更好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喜欢小动物是幼儿的天性,孩子们非常喜欢小兔,户外活动时,幼儿总是很喜欢模仿小兔蹦蹦跳的动作,对扮演小兔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还喜欢玩《小兔乖乖》的游戏,在此游戏的基础上,我再设计一些锻炼幼儿身体的游戏,放在集体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乐趣,进一步表达对小兔和游戏的喜爱。

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并拢跳的动作,发展腿部的力量。

2、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学习双脚并拢跳。

难点:能够速度较快的进行双脚并拢跳。

活动准备:

直径为30厘米的圆圈12个,平衡木2条,山洞2个,萝卜图片若干,《兔子舞》音乐磁带,《我爱我的家》音乐磁带,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幼儿站成半圆形)教师以"兔妈妈"的身份进行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当小兔,老师当兔妈妈好不好?兔宝宝最听话了,立定!(一二)

二、准备运动(播放音乐跳兔子舞)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跳个兔子吧!跳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给自己鼓鼓掌!

三、基本部分

(一)学习动作:双脚并拢跳

(1)师示范双脚并拢跳

指导语:今天妈妈带你们到外面玩高不高兴?妈妈先到那边看看有没有草地,我们到草地上玩,宝宝们在这等妈妈好不好?(师双脚并拢跳到幼儿左前方)宝宝们过来妈妈这边。(幼儿跳过来)嗯,这边的草地太小了,不够宽敞,妈妈再去找找有没有更宽敞的草地。(师双脚并拢跳到幼儿的右前方)宝宝们到妈妈身边来。(幼儿跳过来)谁来告诉我,你刚才是怎么过来的?(跳过来的)

(2)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你是怎么跳过来的,谁来跳一跳。(请个别幼儿示范)跳得真好掌声送给他。

(3)师讲解、示范兔跳动作,幼儿练习基本动作

指导语:这位小朋友真棒,我们一起来跟他学小兔跳:两脚并拢,屈膝,两脚同时跳起来,跳起来的时候脚要伸直;落地的时候,前脚掌轻轻的着地,一拍一拍往前跳。请兔宝宝们跳回半圆形的位置。

(二)介绍游戏玩法

指导语:瞧,今天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圆圈)今天我们就来玩跳圈。从第一个圆圈跳到下一个圆圈,跳的时候不能跳到圈上,也不能跳到圈外。跳完以后原路返回。哪位宝宝先来试试。跳得真棒!掌声送给他。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这回要增加一点难度哦,把两个圆圈的距离拉宽一点点。哪位宝宝愿意来挑战一下?这位宝宝跳得真棒!我现在还要增加一个圈,谁愿意来试一试。

(三)提出游戏规则

指导语:其他小朋友想不想也来试一试。我们排好队一起来玩,好不好?妈妈给每个队准备了6个圈,跳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能跳到圈上也不能跳到圈外。跳完以后原路返回,要与下一个小兔击掌,然后站到队伍的后面就可以了。听清楚了吗?

四、幼儿游戏

(一)第一次游戏:跳圈

(1)幼儿游戏:带头的第一个小兔准备—开始!我们一起给他加加油!

(2)小结游戏情况。

(二)第二次游戏:(增加平衡木)运萝卜

(1)幼儿游戏:

指导语:(出示萝卜)看看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冬天到了,妈妈准备了一些萝卜过冬,请宝宝们一起帮忙运萝卜,我们运萝卜时首先要跳过四个圈,然后过一座小桥,再跳过两个圈,然后把萝卜放在仓库里,原路返回与下一个兔子击掌后站到队伍的后面排好队就可以了。听清楚了吗?(发给每个幼儿一个萝卜)带头的小兔子准备好了吗?准备—开始!

(2)小结游戏情况。

(三)第三次游戏:(增加山洞、拉宽圈与圈的距离)运萝卜

(1)幼儿游戏:

指导语:小兔子们真棒,运了这么多的萝卜,现在妈妈还有一些萝卜还没有运完,我们继续运,但是这次去仓库的路上有点困难,妈妈把圆圈之间的距离拉宽了一点点,去的时候先要跳过四个圈,走过一座小桥,钻过一个山洞,钻山洞的时候要爬过去,钻完山洞以后,再跳过两个圈就到了,把萝卜放到仓库以后原路返回,与下一个小兔击掌,然后站到队伍的后面去。听清楚了吗?第一个小兔子准备出发。

(2)小结游戏情况。

五、放松练习

指导语:今天小兔子们真棒,把萝卜都运完了,你们觉得累不累?好,跟着妈妈一起到草地上放松一下,请兔宝宝们站在半圆形上跟着妈妈一起做动作。

六、小结,活动结束

指导语:今天,你们玩得开不开心?妈妈今天也很开心。你们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帮妈妈运了这么多萝卜。哟,天色不早了,太阳都快下山了,宝宝们,排好队跟妈妈回家吧!

教学反思:

幼儿活泼可爱,喜欢蹦蹦跳跳,对扮演小动物非常感兴趣,我根据幼儿思维形象的特点,设计了《小兔乖乖》,本次活动我是围绕小兔帮妈妈运萝卜这个故事情节展开的,通过兔妈妈的引导,让幼儿学习两脚并拢,屈膝跳来锻炼幼儿跳跃的能力,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学到本领,还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正迎合〈纲要〉中指出的:“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游戏过程中充满了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但整个活动下来,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练习双脚并拢跳的时候,时间可以再延长一些,使幼儿巩固两脚并拢屈膝跳的方法及其前脚掌轻轻着地的要点。在第一次游戏时教师可进行示范一遍使幼儿更加清楚游戏玩法、规则。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要求:

进一步了解巩固几种常见的水果并能够根据其基本特征进行辨别;能够说出不同水果的颜色及其形状;体验游戏时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自制的大树二棵,自制的水果图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果树,激发幼儿兴趣宝宝们,你们看一看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谁啊?哦,你们看到了很多的水果宝宝和大树妈妈!你们知道吗,大树妈妈啊开了一个幼儿园,所以啊有这么多的水果宝宝来上幼儿园了!你们看看大树幼儿园里都来了哪些水果宝宝啊?

二,故事欣赏并讨论

1教师操作演示教具并讲述故事(1)水果宝宝在幼儿园学本领(2)苹果宝宝经过香蕉,橘子和生梨宝宝的家(3)苹果宝宝找到自己的家师问:

(1)苹果宝宝找到自己的家了吗?

(2)苹果宝宝的家是什么颜色的啊?

(3)苹果宝宝还看到了谁的家?

讨论:苹果宝宝到家了可是还有香蕉,生梨和橘子宝宝没找到家呢!我们等一下一起帮他们找好不好?不过啊在找之前我们要先看看他们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长得什么样子看好了才能帮他们找不然会帮他们找错家的对不对?

三,游戏"送水果"1、送没回家的送水果宝宝回家(1)游戏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果宝宝把他从幼儿园里接出来然后把它送到自己家里去游戏开始后,幼儿与家长一起往前走,到达果树后家长抱起幼儿摘下一个水果,两人一起手拉手往回跑,以先回到起点为胜。

2、幼儿扮演水果宝宝再次游戏添置大纸桶,调换水果房子的位置;自选头饰;师讲解玩法(2)钻纸箱太阳下山了,水果宝宝要回家了,要钻过一个黑黑的山洞(3)找到自己的水果房子3、教师小结宝宝们都很能干把果宝宝都送到了家而且也很勇敢,不怕黑黑的山洞能很快的就找到自己的家了!(简单的个别点评表扬)四,活动结束:品尝水果树妈妈啊觉得我们宝宝很聪明,她为了感谢你们把果宝宝都安全的送到家准备送给你们一样礼物。眼睛闭起来(老师在每人面前放一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