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2025/09/08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篇1

一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

教材第66页的例3及做一做。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 重点难点

1 .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 教具准备

圆片。

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5 除以9 ,商是多少?(板书:5 ÷ 9 =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实施

1 .学习例3 。

( 1 )板书例题。

小新家养鹅7 只,养鸭10 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 2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7÷10

( 3 )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 ÷ 10 =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 。

三)思维训练

1 .把8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 段,每段长多少米?

2 .把一个5 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 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后记: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篇2

课时目标

①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关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②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③知道“事物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及训练

重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

1.口答:30分米=()米180分=()时

练习后引导学生回顾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

2.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算式的商。

(1)7÷9(2)4÷7(3)8÷15(4)5吨÷8吨

二、揭示课题

这节课学习“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应用”。(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出示例4。

(1)出示例4并审题。

(2)提问:根据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这两题该怎样计算?当两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商应该如何表示?

让全体学生尝试练习。

(3)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比较例4与复习题第1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重点说明当两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其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2.练习教材第80页下面的“练一练”第1题。

3.教学例5。

(1)出示教材第80页复习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订正时启发学生分析:这道题把谁与谁比,求鸡的只数是鸭的几倍,把什么看作标准,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怎样列?

板书:30÷10=3

答: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

(2)出示例5并读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组织学生讨论解题方法。

讨论后师生共同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

①从分数意义入手。求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把10只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只,7只就是这个整体的。

②从倍数关系入手。求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是以鸭的只数作标准,可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7÷10=。

(3)比较复习题与例5异同点。

通过比较使学生看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用除法计算,都拿作标准的数作除数,得出的商都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都不能注单位名称。所不同的是,前面的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得到的商是大于1的数,后面的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得到的商是小于1的数。

4、练习。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实践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8厘米=()米146千克=()吨23时=()日

41平方分米=()平方米67平方米=()公顷37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五(1)班有女生25人,比男生多4人。

(1)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1、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当得不到整数商时,该如何表示?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是什么?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5-9题。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一个数÷另一个数=教学

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两个自然数相除,可用分数表示。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复习铺垫

1、口述下列分数的意义:

1/44/57/9

2、口答列式计算。

(1)植树节有120名少先队员栽树,平均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120÷12=10(人)

(2)把12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多少米?

12÷6=2(米)

归纳:这两题都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用除法计算。

如果把(2)题的12米改成1米,如何列式?

1÷6

它的商不能用整数表示,怎么办?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2。

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多少米?

(1)边作图边讲解。

“1÷6”是把1平均分成6份,求其中1份是多少,根据题意也就是把1米长的钢管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是1/6,就是每段钢管的长。所以

1÷6=1/6(米)

(2)如果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4段、5段、7段,每段各是多少米?(口答)

2、教学例3。

把3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教学过程

备 注

(1)读题后指名学生列式:

3÷4

(2)边讲解边出示图式

(3)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方法是把3只饼平均分成4份,先把每只饼都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是1/4只,3块饼有3个1/4就是3/4只。

第二种方法是把3只月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3/4只。

得出3÷4=3/4(只)

:从上面两例说明,当两个自然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观察例2、例3的算式。

1÷6=1/6(米)

3÷4=3/4(只)

(2)思考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3)结论: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4)练一练:

课本P75第1题。

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

4/7=()÷()21/25=()÷()

14/27=()÷()7÷()=7/()

讨论7÷()=7/()在括号里能填什么数?能否填任何数?为什么?

结论: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

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零。

三、练习反馈

1、7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23分钟是几分之几小时?

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中反馈,说一说思考过程。

:“7分米是几分之几米”实际上是求7分米是1米(即10分米)的几分之几?同理,23分钟是几分之几小时也就是求23分钟是1小时(即60分钟0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用进率去除低级单位名数的数值,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2、练一练:

课本P76第5题填在书上。

四、课堂练习

课本P76第2、3、4题。

五、课后作业《作业本》

学生能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两个自然数相除,可用分数表示。大部分学生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引发思考

1.把8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如果有4块饼呢?

学生口答列式,教师板书。

提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用除法算?

指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引入新课

二、主动思考,认识新知

1.教学例2

(1)把刚才呈现的题目改为: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怎样列式?

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

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1÷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1张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1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2)学生操作,了解学生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3)小结: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4块。完成板书。

2.教学例3: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

可以怎样列式?3÷4得数是多少?

大家拿出3张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3.独立完成

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

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小组交流。

4.总结归纳

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a÷b=a/b

讨论:b可以是0吗?(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不能是0。)

5.教学试一试。学生尝试填空。你是怎样想的?

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7÷1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23分改写成用时作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23÷6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6.做练一练第1、3题

学生独立填写,要求说说填写时是怎样想的。

7.做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填写后,引导比较:上下两行题目有什么不同?

三、练习巩固,加深认识

1,做练习八第6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

交流:结果各是多少米?怎样从图上看出结果?

追问:如果列式计算,应该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

2.做练习八第7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结果。

3.做练习八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方法板书。

四、反思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