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基础写作全套教案

2025/09/10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基础写作全套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基础写作全套教案 篇1

[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关爱”为主题,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写一篇表现“关爱”话题的亲情作文。针对当前很多学生觉得生活平淡枯燥、感受不到什么动人的东西。不知道如何从平常的生活中选择材料表现自己,抒发的情感的状况,我进行了一堂作文指导课。让学生体悟关爱,来一次心与心的真挚的交流,学会关爱。

[教学课时]

2教时

[教学实录]

一、导入

古往今来,“关爱”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爱”这个主题曾被多少诗人讴歌,被多少常人惦念,描写“爱”的诗文往往最具真情也最能打动人。请你说说看,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互助互爱的事例

二、写作指导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写文章,总觉得无话可说,事实上只要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描写,说真话诉真情,就能打动读者

2、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事同样能体现关爱之情。如果我们在写作时能尽可能地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进行定格放大,运用多种手法将细节写真实、写具体、写生动,尽量做到细微之处显真情,同时用最美的语言将自己的对关爱的体会、理解和感悟真实地表达出来,那么我们的作文便是成功的。(可结合《背影》一文的写法对学生作指导)

三、随堂作文

以“关爱”为话题,自主拟题,写一篇表现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之情的文章。

要求

1)说真话诉真情,用生活中的小事体现关爱之情。

2)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描写。

3)不少于550字。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此次作文使学生们认识到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的重要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作文又源于生活,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亮点,便不会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了。同时此次作文也使学生们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学会了以互爱互助的心态抒写平常的事情,学会了摒弃自私自利、感情虚假等不足之症。也在无形之中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生活处处有真情。

有了一颗关爱的心,你就会觉得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义的。让我们用心去感悟,学会关爱,拥有一颗关爱的心。

基础写作全套教案 篇2

习作内容: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习作起始阶段要降低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然而三年级上期,孩子们基本上没有写作方法。为此,明确习作目标,范文引路,拓展思路,引领自由表达,在习作指导中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本单元的习作,我就采用了这一理念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学习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3、引领学生修改与评价习作,感受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明确习作方法,选择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激起表达热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能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较清楚地写一件事。

课前准备: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自己熟悉、喜欢的人物特点的材料,开展“我来夸夸他(她)”的语文实践活动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点拨话题。

小朋友们,前天,我们在《品德与生活》课中举行了“我来夸夸他(她) ”的活动,了解很多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人的特点。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有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勇敢正直;有的勤劳简朴;有的幽默风趣……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明确目标,领悟写法。

1.出示习作提示。

(1)自由读题,了解要求。

(2)小组交流,明确要求。

2.小组讨论、交流。

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点拨方法。

(1)确定要写的人。

(2)选择一件能反映所写人物特点的事。

(3)大胆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自由表达。

三、提供范例,打开思路。

1.朗读学生的优秀日记《我熟悉的一个人》。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①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②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③文中有用上哪些好词佳句?

2.交流归纳。

四、指导拟题,自由习作。

1、学习拟题。

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却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他使全校轰动》《我心中的偶像》《任性的表妹》)。

2、动笔起草,教师巡回指导。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你想写出好习作吗?请课后继续拟写草稿,写好读给他人听听,请求帮助,好吗?

基础写作全套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巩固把句子写完整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句子通顺性的要领。充分利用词语的表达和先后顺序达到句子的通顺。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养成一个爱说话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说话完整性、通顺性。提高认识、观察、分析事物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写作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交际能力。善于与人交谈。

教学重点:

句子通顺性的要求

教学难点:

怎么做到句子通顺性

教学课时:

2课时

A、导言:

同学们,大家好!通过上一次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怎样把句子写完整的要领。在学习句子的同时,也掌握了词语的分类和怎样积累以及不同词语的运用。学习了写完整句子以后,就要利用每一个词汇以及词汇的先后顺序来把句子写通顺。怎样把学过的词汇组合成既完整又通顺的句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句子,要求把句子写通顺。

B、每课一诗积累赏析:

所见

作者:【袁枚】年代:【清】体裁:【五言绝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蝉鸣,忽然闭口立。

诗文分析:诗记录了作者亲眼所见的夏日农村小景。诗人抓住牧童活泼好奇的特点,着意描写了“忽然闭口立”这一精彩的瞬间。诗篇大意: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赏析: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C、主题讲授:

作文,除了要把句子写完整外,还要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写通顺,就是写的句子要合乎语法规则、合乎事理,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如果句子写出来词序颠倒、不合事理,不合语言习惯,别人就难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闹出错误和笑话来。

要把句子写通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词语在句子中的先后顺序。哪个词在前,哪个词在后,词语与词语的搭配,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排列,不能颠三倒四。

例一

1、我告诉妈妈,鸡生蛋了。

2、妈妈告诉我,鸡生蛋了。

3、弟弟告诉我,妈妈生蛋了。

4、告诉弟弟我,生蛋妈妈了。

上面四个句子所用的词都一样,但因词的顺序变了,所以句子的意思跟着起了变化。第一句是讲“我”告诉妈妈一件事;第二句则是妈妈告诉“我”一件事;第三句闹成了笑话——“妈妈生蛋了”;第四句由于词序排列混乱,意思表达不清楚,别人无法理解。上述例句说明,要把句子写通顺,一定要注意词序的排列与词的组合。

把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合乎事理。

例二

1、春天到了,种子在发芽、生根、长叶。

2、春天到了,种子在长叶、生根、发芽。

第一句,通顺,合乎植物生长的规律,第二句虽然也通顺,但不合事理。植物的生长规律是发芽→生根→长叶。违背事理的句子,在意思上是讲不通的。

把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如我们常说“刮风了”“下雨了”。如果说成“刮雨了”、“下风了”。人家就要说你是胡说八道。

把句子写通顺,可以经常做如下练习:

1、扩词成句。

例:树→松树→两棵松树→栽了两棵松树→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我在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

2、整理词序。

例:好孩子/是个/小勇/懂礼貌的

小勇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想一想,练一练:

1、照样子扩词成句。

例:球:足球→踢足球→国安队踢足球→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中国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

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排列错乱的词整理成通顺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加上标点。

①土层里的乌鸦啄吃喜鹊在和新翻松的地老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走来走去大草原上在羊群一眼望不到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军民联欢我们兴高采烈地庆祝八一建军节晚会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

妈妈悄悄地落下去。

小勇轻轻地走上领奖台。

太阳不慌不忙地走过去蒙住小三的眼睛。

那像雪一样白的是天空中飘着的雪花。那像晚霞一样红的是田野里的油菜花。

那千变万化的是山坡上的桃花。

那像金子一样黄的是果园里的梨花。

4、下面的话应怎样排列?排好后把它写下来,加上标点。

①分给大家吃

妈妈让我把葡萄洗一洗

吃过晚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吹得树叶乱摇

一只蜘蛛垂落下来逃走了

忽然一阵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词序颠倒的病句,请修改后写在横线上。

①春风和煦地轻轻地吹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北风凛冽地呼呼地刮个不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把劳动场面热气腾腾地写下来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课后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积累了一首古诗,了解了古诗的事情发生和写作技巧。学习了新的内容,怎么把句子写通顺,知道了要把句子写通顺的要领。需要学会运用各个词汇之间的运用和顺序。掌握这个要求,我们的句子就能写通顺。句子写完整是第一步,其次就是在完整的基础上怎样做到把句子写通顺。下一节课我们将共同学习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E、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的想一想,练一练。

2、试着在完整句子的基础上,利用不同词汇的先后顺序把句子写完美、写通顺。

基础写作全套教案 篇4

训练目标:

1、知识目标:写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把想说说的意思写具体、清楚。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与评改作文的能力。

3、情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写作的兴趣。

训练重点:如何把作文写具体、清楚。

训练难点: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评改别人的作文。

训练课时:三课时((1)导(2)写(3)评改)

训练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欣赏到风景如画的山川,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生活中充满快乐,同时也不乏烦恼。这多姿多彩的生活一定会激起你的写作欲望。今天这次作文不规定题目,也不规定内容范围,请你自由的写,好不好?

二、明确习作要求:

小黑板出示习作要求:动笔前,先认真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要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写清楚,注意不写错别字,写完以后加个题目,有不满意的地方修改一下。

1、轻声读读习作要求,思考:本次习作都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2、分组交流一下自己对要求的理解。

3、全班交流,明确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三、写作指导:

1、想: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可以是美丽的景色;可以是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事或物;可以是自己的快乐或烦恼,也可以是自己的梦想或希望。)

(1)学生闭眼静思。(2)在小组内说说。(3)指名说说。(师重点指导写人、景、物的写法。)

2、写:具体、清楚。(抓住重点;分清主次;按一定顺序写;恰当运用好词佳句(格言谚语、名人名言、古诗名句);运用修辞方法;不写错别字……)

3、改:内容:改错别字、不恰当的词、用错的标点和不通顺的句子……。

方法:删、、补、调、换。

利用四个句子来指导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1、王奶奶是一位七十多岁年纪很大的教师。

2、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3、爸爸出差带回一包贝壳五颜六色的。

4、我的作文获了奖,老师鼓舞我说:“今后继续努力!”

四、自由写作:

同学们,请你拿起笔,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写出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写真话、吐真情。(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情是文章的生命。)

五、评改作文:

1、指导学生刚才上节课的修改方法修改作文:(自改)

2、评改:

(1)让几个学生自告奋勇,读读自己的作文。

(2)出示一个作文片段为范例教学生评改的方法。

指导方法:

(1)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的作文,做个忠实的读者,发现别人作文中词、句、段的精彩,用波纹线在文中勾画出来。

(2)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基础上,提出你的建议,与作者商讨,共同修改此篇作文。

3、小组互评:分小组共同阅读一片文章,按教师指导的评改方法进行评改。教师巡视指导。

4、评改后作品赏析:学生简单评议。

六、总结:

本次作文,同学们的内容真是百花齐放,老师看到了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浓装淡抹总相宜”的生动局面。看来写作文并不难,作文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只有细心的人,才会伴随收获的喜悦;只有勤奋的人,才会不断品尝到丰收的硕果。“生活处处皆学问”。只要用我们的眼去留心观察;用我们的耳去认真倾听;用我们的脑,去不断思考,用我们的`笔,去真实记录。相信同学们的作文就会越写越精彩!

课后反思: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我们的教学难题,学生凭空想象,不知道该怎么下笔。教师也不断改变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可收效不是很明显,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还一直存在。通过本次作文研讨课,对于今后作文教学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本次作文既然是自由作文,就是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写,这里要求学生作到真实,使学生明确“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倡导“记真人、叙真情、写实景、抒实情”,强调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本节课感觉最成功的地方也是“真实”,学生真正能在课堂上学到一些作文的方法,而不是作秀。从习作效果来看,学生确实有有话可说、有事可叙,不再是“假、大、空”。但也有不足之处,学生对于评改作文还只是初探,以后在这方面还需加强指导,以此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修改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修改别人的作品的同时来提升自己表达的水平。

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除了要教师指导到位之外,平时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眼中有物,笔下成物”;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加“小练笔”的训练,“常写手能顺,多写笔生花;”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欲写诗,功夫在诗外。”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修改能力以及文质兼美的范文引路都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不可少的方面。总之,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循序渐进、常抓不懈,自然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使学生把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