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水仙花》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水仙花》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八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句子与句子之间、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我”为什么心里甜甜的。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会读,会写,会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数: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哪些花?你们见过水仙花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水仙花》,看看这一课讲了些什么。
二、学习生字词
1、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2、板书生字词:
水仙花 散发 如果 搬 香味
提醒 悄悄 甜甜的
3、打指语,教学读音。
4、指导书写:
特别注意“散”“搬”“醒”等容易写错的字。
5、结合句子讲解词义。
“如果”从句子中意会它的含意。
“甜甜的”是高兴的意思。
6、教学组词:
仙(水仙花) 散(散发) 如(如果)
搬(搬家) 味(香味) 醒(提醒)
悄(悄悄) 甜(甜味)
7、读词语,进一步理解词义。
三、练习
1、读课文。
2、抄写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四、作业
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给下面的字组词:
仙(水仙花) 散(散发) 如(如果)
搬(搬家) 味(香味) 醒(提醒)
悄(悄悄) 甜(甜味)
二、讲读课文
1、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写:“我”家的一盆水仙花开了,又美又香。
2、教学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生对照图,理解课文内容。
小欢来看花。
小欢说了什么?
(3)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3、第三自然段:
(1)过渡到第三自然段。
(2)齐读第三自然段。
(3)对照图理解课文意思。
(4)段意。
5、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三、巩固练习
指名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
议一议课文中“我”的行为,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作业
练习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学生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二、指导朗读
1、教师示范读课文。
2、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句子间的停顿。
3、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个别指导。
4、分组朗读课文。
三、体会课文的内在联系
1、指名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第一、二自然段写繁盛在“我”家的事情。
第三自然段些发生在学校教室里的`事情。
3、句子与句子之间,自然段与自然之间有内在的联系,顺序不能颠倒。
四、作业
1、预习课后练习。
2、朗读课文,背默课文。
第四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
二、课后练习
1、填空,再读一读。
(1)板书习题:
水仙花开了,( )叶子,( )花朵,散发出( )清香,真叫人喜爱。
同学们围着( ),连声说:“真( ),真( )啊”我听了心里( )的。
(2)读句子,讲解题意。
(3)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填空。
(4)集体评议。
2、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词语。
(1)板书习题:
我把水仙花放在窗台上。
我( )把水仙花放在窗台上。
我( )把水仙花放在( )窗台上。
(2)读句子,讲解题意。
(3)引导填写句子。
(4)读句子,比较三个句子不同点。
3、把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
(1)板书习题:
同学们走进教室。
同学们围着水仙花。
同学们连声说:“真美,真香啊!”
(2)讲解题意。
(3)引导学生改写句子。
(4)师生评议。
三、作业
完成第二句话。
教学后记: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文本的情境体验中充分理解文本的内容及蕴涵的内涵。在理解本课的内容时,我引导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进行情境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完全理解了课文内容,也理解了主人公把美的享受带的感情。
《水仙花》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水仙花的名称、外行特征以及生长特点。
2、有兴趣观察水仙花、欣赏水仙花的美丽。
3、愿意照料水仙花,懂得基本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水仙花一盆,水仙花挂图一张。
2、在教师坐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教室里多了什么?
(引导幼儿找到水仙花。)
师: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这叫水仙花,是在冬天生长的一种花。
你们以前有见过吗?
在哪里见过?
二、认识水仙花
1、认识水仙花的根。
师:植物的根一般都是在它的底部,来吸收水分以及营养的。那我们来找找看,水仙花的根在哪里啊?它长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白色。
师:那你们知道着看起来这么丑的根,它有什么作用吗?
(幼儿发言)
师:水仙花的根可以吸收水分以及水分中的营养。这样子才能快快长大,开出美丽的鲜花。
2、认识水仙花的茎。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里,这个圆圆的部分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它叫“水仙头”,是水仙花的茎。
那它有会有什么作用呢?
(幼儿发言。)
师:它本领可大了。除了可以储存水分和营养之外,它还会不啊水分和营养送到水仙花的各个部分。
3、认识水仙花的叶子。
师:我们认识了水仙花的根和茎,那它的叶子是长在哪里的呢?
(出示图片)我们还可以看这张图片,这也是水仙花。只不过老师带来的水仙花是还没开花的。
是什么颜色的?
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像什么?
4、认识水仙花,以及水仙花的形状、生长习性。
师:水仙花到了二月份的时候还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开出来的花就是图片上这样的。
那它(水仙花的花瓣)是什么颜色的呢?
师:我们平时看到的花和水仙花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它是生长在水里的。
三、小结
这盆水仙花以后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了。我们要怎么样啊?是不是要好好照顾它啊?能不能经常去乱动呢?(不能。)
《水仙花》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水仙花的外形特征以及生长特点。
2、欣赏水仙花的优美姿态,关注喜爱水仙花。
3、能细致、有序地观察事物。
【活动准备】
1、教育挂图《美丽的水仙花》。
2、幼儿活动操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仙花的图片,了解水仙花。
引导语: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以前有见过它吗?在哪里见过?
二、引导幼儿翻看操作材料《美丽的水仙花》,有序地观察水仙花的叶、茎、根、花,了解水仙花的外形特征和生长习性。
认识水仙花的叶子。
引导语:我们一起来看这里,这个圆圆的部分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它叫水仙头,是水仙花的鳞茎。那它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它的本领科大了。出来可以储存水分和营养。这样水仙花才能快快长大,开出美丽的花朵。
三、了解水仙花的形状、生长习性。
引导语:水仙花的花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水仙花到了冬天还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开出的花就是图片上这样的。水仙花的花朵长在花梗的'顶部,每朵花有六片白色的花瓣,中间还有一个黄色的副花冠。
四、出示教育挂图《美丽的水仙花》,引导幼儿欣赏各种造型的水仙花的图片,感受水仙花的优美姿态,并鼓励幼儿运用语言和动作造型表达对水仙花外形姿态的感受。
《水仙花》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水仙花是福建特产,誉满全国,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让幼儿学会基本动作,做到动作优美协调。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水仙花若干盆,音乐磁带,三用机。
活动过程:
1、幼儿律动进入活动场地。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仙花,启发幼儿讨论并回答:“水仙花的故乡在哪里?水仙花长得什么样?”
3、教师请幼儿欣赏舞曲,并让幼儿谈谈听完乐曲之后的`感受。
4、教师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曲子,并引导幼儿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想像乐曲表现的动作。
5、请个别幼儿来示范他想像出的动作,教师进行指导,让幼儿的动作更加优美。
6、教幼儿学习舞蹈动作。
(1)先全班一块儿学习基本动作。
(2)请个别幼儿示范舞蹈动作,教师讲解。
(3)幼儿找一位朋友,分小组进行练习。
7、幼儿听音乐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导入环节没有吸引力,整个活动一直在强调水仙花在跳舞,但是并没有一朵水仙花出现在孩子们面前。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一下水仙花,但是并没有展示图片,所以孩子们头脑中还真是不知道水仙花是怎样跳舞的?感受不到那种意境,又怎么会真正的身临其境呢?而且,图谱设计也不是很好,这次活动是音乐欣赏《水仙花圆舞曲》,后来我才想到,既然是圆舞曲,那为什么图谱不用三拍子圆环呢?指挥棒是水仙花,这样一来,给孩子们的感觉就像真的是水仙花在跳舞。后来的这个想法很好,有机会,我会再尝试一下的。不过整个活动孩子们兴致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