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1
我一直都是一个自卑的人。
最近看了本书,却让我心态放平了许多,也许不只是这本书的功劳,只是从这本书开始,我有了真正的变化。所幸,真有了质变,我希望这质变能持续进行下去,让我变成自己想成为的人。
小时候,有位老师评价我说我学习是“蜻蜓点水”,我一开始不服气,后来渐渐长大,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真是这样,所以也经常那这句话警醒自己,不要再“蜻蜓点水”!但是,秉性难移啊……后来我渐渐发现,我做事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好像我的自信是建立在别人的鼓励、赞赏、羡慕之上,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学习这些知识,只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比如说这次学习园运动,看到别人回答问题都回答的很好,而我能回答出来的都是书上能找到的,找不到答案的脑袋就一团乱,总想着得到老师的鼓励,所以这之后我总是要先自嘲一番,然后小我萎缩到不行,幸福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羡慕别人打击自己的过程。自己有时也忍着不去看别人的精彩答案,但是总避免不了的啊,所以有时痛苦,有时难过……
现在,这些我都放下了,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放下了,但我现在确实心里很轻松,因为,不管我答得好与坏,完美与否,我都切实的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我希望我能真正的自己肯定自己,不依赖别人的评价,虽然我不聪明,但我在尽力做到勤奋!我想慢慢的,等那些基本知识我都掌握牢固了,我会越来越熟练的运用联系的。
我看见我在寻求被打击的痛苦感受,我全心的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2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作者张德芬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揭示出了困扰人们的烦恼痛苦的深层的原因,以通俗易通、平实朴素的言辞解读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书中讲解我们人类一生所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可以表达,那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还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我们会远离真我呢?我们每个人不都是天天在演戏?扮演各种角色,然而在戏份中,有多少是我们心甘情愿演出的?为了演好这些人生大戏的不同角色,我们每个人都要因地因时地戴上一些面具,难道这就是我们看不见真我的原因之一? 我想是,我也认同这样的观点。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方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会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因为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后,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所以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难怪这个人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这大概就是书中提到的臭味相投、物以类聚的道理!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3
这是一本心理小说,小说的故事很俗套,但却引人入读。看着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自己与主人公同样的问题,甚至有些是你正在遇到的问题,所以往往读到这时候,自己反而比主人公还要急切的想知道求解的方法,于是恨不得赶紧读到重点的地方,一解心头之忧。
在里面有这一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最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浅显的把它理解为两个意思。
(1)外面只有你一个人,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你一个来完成。
(2)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就好像世上只有你一个一样,勇敢一点,做更好的自己。
看完《遇见未知的自己》,才知道这话的意思是: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身出来的结果。或许每个人都希望像若菱一样,拥有一个可以指导人生,排忧解难的老人;或许每个人都想像若菱一样,能一点点认清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或许每个人都愿像若菱一样,可以有一个特殊而宝贵的经历。这本书我看的既艰难又容易。容易的是,它是一个衔接很顺畅的故事,所以很好看下去。艰难的是,里面有好多“专业的术语”甚至到现在我也理解不了;更艰难的是,看的时候有点点震动:原来,了解自己是如此痛苦的一个过程。有些时候,我好像感觉到自己所有的过去和思想都被颠覆了。从书中我明白了接受自己,努力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我们的先天条件,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打造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其他人的事情,我无法改变,我接纳,而我能改变的,就是我自己,就是当下我能做的事情,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4
遇见未知的自己:我们为自己的意识,带入了更多的觉知,就像我们的眼睛,虽然可以有很广的视野,但我们的注意力其实只是聚焦在前方很狭窄的范围。平时做事的时候,你的身体除了在动作之外,也在呼吸,在适应和感知着周围负责的范畴,我们心思的注意力其实是集中在其他比较明显的事物上。
一直听着老师讲,用身体感受,面对每一次的状况,用身体感受你的感受,一直在心理默念,但是真心没有体会到,用了两天时间看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文章中一次次的身体触碰,胃部,心口、喉咙每一处的反应都是最真实的反应!我们真的需要放下头脑妈妈,更多的用身体感受,身体就是我们最真实的回应!
心理学真的很神奇,可以一次次触碰我们的内心,直击要害。我们一次次面对真实的自己,一次次从黑暗辗转迎接光明,这种内心的喜悦是油然而生的,每一次的触碰我们都刻骨铭心,每一次的成长我们焕然一新,这种内在成长受益匪浅!
报名了孙培丽老师的团体课程,为期1年,每周五9点开始,特别期待,愿这次我能更好的突破自己,层层放下傀儡,找到最理想的自己!我相信我可以,在心理课程的陪伴下,我一次次遇见真实的自己,真的很喜欢这种感觉!
与身体对话,得到最真实的回应,身体的种种反应是最直接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生活脚步太快,快的我们早已忘记寻找内在的自我,太多的在意外在的自我,因此我们总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太多的在意他人,我们终究失去了自我!心理学一次次帮我们回归,回归最真实的旅途!
遇见未知的自己:若菱是幸运的,她遇到了老人,身心重生,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