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心得体会

2025/09/11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心得体会(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心得体会 篇1

回眸昨天,回矿人万众一心,克难攻坚!实现了连续两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在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历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弘扬了优良的企业文化!

上学时,老师说要爱祖国,爱人民;工作了,领导说要爱企业,爱员工。在安全面前我说:我们首先要爱自己。这样的人才能做一个有爱心,懂感恩的人,没有安全,所有的爱都无法付出。当我们过着丰衣足食惬意的生活时,那是辛勤工作加安全的果实,工作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手段,然而是企业给了我们工作的`机会,让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而我们就应当感恩于社会,感恩于企业,感恩于所有爱自己的人们。

该如何去做呢?那就是要严格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不断加强自我安全意识!这不仅仅是感恩,更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12月24日晚19:30,由安全环保科主管石剑在新区大高炉峥嵘大讲堂为我们上了一堂令人反省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课,通过此次培训,个人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安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但又容易令人忽视,安全不仅牵扯到自己也牵扯到别人,导致伤残了,自己和家人会抱憾终身,伤及到别人自己心里也会感到不安和愧疚,更有甚者会有牢狱之灾。

二、所有的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设备和工具都是死的,每种设备和工具都有其操作规程,违反了操作规程不仅仅是对设备造成损坏甚至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违章行为。

三、安全培训是让员工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这样我们才会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当知道了不应该做的行为而去做,那就是对自己、对家庭、对别人故意伤害的犯罪行为。

四、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日常工作中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和处理,才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进一步学习了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有利于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员工在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心得体会 篇2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员工不受伤害、确保财产不受损失,确保生产安全顺行,结合球团车间生产形势,在这里我浅谈一下车间安全管理建设方面的意见。

一、人的管理。

对新工必须进行岗前培训,让工人了解车间及自己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在工作中对员工进行安全记分考核,记分达到一定分值时进行再次安全培训,必须扼杀一切不安全行为的苗头。安全管理靠大家监督,但说到底还是靠自己,我们管理人员必须从工作中和生活中告诫员工,事故猛于虎,一人出事公司受损,家庭动荡,只有让每个人抱着我要安全的思想去工作才能有效的抑制事故的发生。

二、设备的管理。

严格按照“五定”原则做好设备的点检维护工作。一是做好专业点检,二是员工在班中及交接班的时候的点检。一旦发现设备运行异常便可及时报告、及时维护。小伤不能拖,日常维修安全系数远比急停抢修的.安全系数高,我们要从设备的点检着手,及时发现、分析、处理设备故障,减少事故的发生,避免抢修带来的安全隐患。此外,还应定期组织安排、设备操作培训或理论培训,以达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三、环境的管理。

环境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作为生产车间管理者,应结合“6S”管理理念,结合车间实际,以现场管理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管理细则,通过自查的方式。展开现场排查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地面翘起一根钢筋,我们也应该及时割掉。

四、操作管理。

要求员工必须以操作规程为标准,做到思想统一,操作统一。避免操作失误带来安全事故。同时,车间加强“双述”工作的抽查,让每位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五、培训管理。

对事故案例进行学习,让员工自己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如何避免。提高员工的防范能力,同时给每个人敲响警钟。

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程,仅靠安全员是远远不够的,车间管理者一定要认清肩负的责任,落实管理职责,很抓安全管理过程,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工作氛围,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心得体会 篇3

车间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员工开展工作和日常管理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就必须要做好车间的安全工作,才能实现“工作零违章、安全零事故”的目标。我认为安全生产工作要从“严”、“细”、“实”三个方面下功夫。

“严”,就是对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管理。首先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细”,就是安全工作要做得细。在生产中对安全工作要做到勤检查、细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整改。经常组织学习,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吸取经验教训,让每个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要求,操作技能以及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实”,就是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考核项目、考核标准奖励办法明确,作为车间、工段第一责任人,经常对各种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从人员、环境和设备入手,对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及早消除。

安全是效率和效益、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安全生产是我们一切工作永恒的主题和头等大事,必须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这样,才能筑好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安全,对于电力工作非常重要,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不仅关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也切实影响到我们每一名职工和他的家庭,每年我们都学习兄弟单位的事故通报,但我们有没有深刻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能不能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我想这是我们要认真反思的。

我一进入华能淮阴电厂就接受安全教育,第一次了解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就是信誉,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竞争力”的安全理念,工作久了,我愈发理解华能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理念。

我们厂的安全形式这些年保持的较好,这就使得一些职工安全意识松懈,思想麻痹,我们一值二期刚发生的操作漏项以及带接地线将开关进仓,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把关,他们技能水平是足够的,但安全意识上松懈了,犯了不该犯的错误,而值长、副值长重要操作把关不严,没有充分认识到操作的重要性,也是思想麻痹的体现,一次次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认真施行安规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认真学习安规,严格执行安规。

通过对事故通报的学习,总结出事故原因大多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心不强,习惯性违章,现场设备不熟悉,安全措施不完善,严重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通过学习,让我们对安全生产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的行为规范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对我们的日常工作进行谨慎仔细的排查时,要把一切安全隐患和危险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工作中要严格遵守两票三制,严格按照《安规》办事,检查要到位,不能漏过一个细节;措施也要到位,不能放过一个疑点,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厂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要从学习的事故通报中认真分析总结事故原因并吸取经验教训,杜绝在自己身边出现类似的安全隐患,确保全年各项安全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通过学习电力误操作,使我认识到违章操作既阻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又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误操作是电力安全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人为责任事故。其性质恶劣,所造成的后果严重。

1、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原因

(1)有章不循。某些电业人员安全观念淡薄,执行"两票"、"三制"不够严肃,工作不认真、不负责、怕麻烦,明知自己的行为违章,仍然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倒闸操作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不模拟,不唱票,不监护,不按操作票顺序操作,有的甚至无票操作造成事故。

(2)防误闭锁装置存在问题。如有些五防闭锁装置由于设计布点不完善,安装调试有遗留问题,录入操作细则未能校对清楚,根本达不到"五防"的目的。甚至有的"五防"闭锁装置功能不齐,加之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执行不力,使"五防"闭锁装置失去应有的防误闭锁作用。还有的防误闭锁装置质量不良,经常要被迫解锁,引起操作混乱。而现场运行人员对"五防"闭锁装置的学习和掌握跟不上发展的要求,无法发挥"五防"闭锁装置的作用。

(3)人为失误。如不进行验电或验电时敷衍了事,造成带电挂接地线;

监护人放弃监护职责或操作人脱离监护,走错间隔,看错设备;接受调度命令不复诵,造成误听;设备未按规定实行双重称号;操作过程接听与操作无关的电话;操作人、监护人将矛盾带到工作中而影响操作安全等。

(4)其它。误操作事故还与人的生理原因、心理状态、情绪影响、注意力集中与否、设备状况、管理水平以及工作现场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

2、如何防止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

(1)必须根据电气倒闸操作的原则和特点,预先确定发生误操作事故的危险点,并加以认真研究、分析、监控。

(2)运行管理人员要准确填写操作票。

(3)加强对日常操作行为的监督。

(4)必须遵循人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5)加强对变电站微机"五防"闭锁装置的管理,严防因错误解除闭锁功能而发生误操作事故。

(6)避开和控制危险点,根据各变电站的电气接线和设备状况,综合分析其操作的危险程度,选用危险点少、事故几率低的操作方法。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心得体会 篇4

汽车客运站安全管理是客运生产安全管理的源头。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强客运站安全生产管理是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实际工作,我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宣扬学习要到位。“客运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想让安全工作潜移默化地在员工和驾驶员心中生根发芽。除了日常的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之外,还要让安全文化深化人心。客运站可以利用黑板报、大屏幕电子显示屏滚动字幕、张帖标语、挂横幅、广播播放安全语、悬挂卡通警示图、车站小报的安全栏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并利用每日的班前会时间,喊安全口号,学安全小常识,部署安全生产留意事项等,使每一位员工心中安全明灯常亮,脑中安全弦常绷。

其次是管理制度要规范。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安全的保障和前提。客运站要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结合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和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整治和应急预案。并且要针对不断呈现的新形势、新状况、新问题完善和充实制度。如:车站“五不出站”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酒精测试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内部治安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和恶劣天气嘱咐提示等制度以及客流高峰期安全应急预案和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等都要依据实际状况适时调整和补充。力求目标明确,职责分明。

再次是制度执行要到位。安全管理制度一旦制订,具体实效如何,关键看制度能否落实到位。若是工作人员责任心、原则性不强,对待工作得过且过。那将会导致安全工作功亏一溃。我们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月考核、季考评结合起来,同工资挂起钩来,力争严把“三”关。一是旅客进站关。车站利用封闭式管理的优势,在旅客的出入通道,进站口和大门口配备专人严查“三品”,把“三品”堵截在站外车下,确保“三品”不上车。二是车辆营运关。凡是每日营运车辆都无一例外地接受安全检查。从车辆的转向、制动、底盘、灯光的安检到驾驶员行车的各类营运证件是否齐全有效,从车辆消防器材的配备到做从业人员的上岗资格都一一进行检查。检查不合格,不予以报班售票,不准车辆运营。三是出站复查关。车站源头管理最重要的关口——复查。每辆即将出站运营的车辆确定要在出站口进行最终的安全检查。站务员认真核对车辆安检合格单,三品检查记录,核定载客人数和实际乘车人员,进行检查记录和登记,并经当事人双方签字,明确责任后方可出站运营。这样不仅堵绝了车辆带病出站,超员出站。而且严格了“五不出站”制度,有力地保障了汽车客运站安全源头管理的系数。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心得体会 篇5

近年来,全国电力建设行业发展迅猛,电力安装队伍比较紧缺,面对这样的大好商机,大量的农民工放下犁锄,涌进喧嚣的城市,融入电力安装队伍。他们无论在技术安装、安全意识还是在企业集体意识方面,远远达不到我们的规范要求。甚至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参差不齐,也离我们的管理目标相差甚远;面对全国电力市场告急,我们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光去洞察市场,从而加大企业对技术和安全生产的投入,提高管理意识,把安全管理纳入日事日程。但怎样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是我们探索和思考的新问题。为此,我将我的亲身感受呈现给大家,希望能与从事安全工作的你共同商讨。

首先,要抓住安全工作重点,明确工作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去做工作。自从我抓安全工作以来,我是以“灵、严、勤、精”四字为基调入手:

灵——就是安全工作要灵活运用;用人性化管理拉近管理者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了解其前因后果。只有用心了解务工人员的“心情”,才能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因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是街坊邻居或亲朋好友,乃至是父子兵。所以做好他们的安全工作,首先要动之以情,情之有理;利用他们的裙带关系和亲情关系让他们自己去管理自己。同时要经常与他们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出门在外挣钱不宜,跟着一块出来打工,如果发生意外将来回去怎么向人家家人交代”;“家里的老婆、孩子还在家等着呢!”“你们是家里的顶梁柱,全家人等着你平安回来”。

严——就是以严格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去约束他们,让他们知道无论干什事都要有理、有据、有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加大对他们安全管理的'力度,才能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勤——就是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事;抓安全工作,首先要腿勤、嘴勤。站班会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以后,要深入施工现场,充分了解各个施工点、施工面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进度,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排除危险因素。苦口婆心地讲解安全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

精——就是对工作要精益求精。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以提示卡、信息卡、警示卡的形式告戒大家,密切配合各施工队对事故隐患进行监督跟踪;形成闭环。做到事事有据可查;同时要做到日事日毕,日事日清。

正如一位伟人所讲:“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如果我们每一位安全员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每一位施工人员也能把安全牢记心中,切实把好安全生产关,就能从根本避免隐患的滋生、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最后,愿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迈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