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2025/09/12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1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新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从海伦凯勒的身上,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当我翻开这本书,我心里是三分惊喜七分好奇。当时看这本书是它的书名吸引了我,然而当我翻完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时,我心中则是汹涌澎湃的。它带给我的是惊讶,是感动,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震振着我,我一看就入迷了。

在这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里,竟磨炼出一个如此勇敢坚强,有着顽强的求生意志。对于一个常人说,三天,三天也就是72个小时,能办成的事根本寥寥无几。但是对于海伦来说,三天就像三十年,如果她能拥有三天的光明,她的心里又会有多么满足,多么快乐。

她本是一位健康活泼的小女孩,在19个月大时,因一场疾病导致失明,失聪和失语。从此她变得暴躁,任性和孤独。直到遇见莎莉老师她慢慢地走出了黑暗与孤寂,感受到了语言的神秘,领悟出了知识的神奇。从此,海伦凯勒求知若渴,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在老师的帮助下,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哈佛大学四年的学习。

她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的盲聋人。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2

春天的脚步近了,我阅读了一本好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350字。这本书是海伦·凯勒写的,在这本书中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从小,海伦·凯勒就是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她虽然脾气暴躁起来,但是她有父母的爱,有莎莉文老师的关怀,因此她又重新振作起来。她的努力和不屈不挠,她战胜了一次次的恐惧,她能讲话了!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她成功的考上了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女子学院。

海伦·凯勒的不屈不挠让我很是佩服,我不禁赞叹:“这样的奇迹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她在一次次的黑暗中走了出来,一直坚韧不拔,才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他写过的许多书籍,都是关于自己人生的写照,或是自传。

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人。他们都是身体健全的人,有不盲,又不聋,又不哑,但他们依然不好好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或是为了自己好好写作业,好好上课都不能做到······我被她的勤奋所深深打动,我也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像海伦·凯勒一样的人。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3

假如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生活一天,你会怎样?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儿,因为一场病,她失去了视力和听力。这要是对一个大人来讲,他可能会绝望,但这个小女孩却在这样的情况下,度过了八十八个春秋,熬过了八十七年无光、无声的生活。

她特别希望上帝能给她三天光明,她经常幻想这三天里要干的事,例如:第一天,她要透过“灵魂之窗”看看那些鼓励她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的人们;第二天,她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第三天……这个女孩儿就是海伦凯勒,我很喜欢她说的一句话:我们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怀才不遇,而是我们的踌躇、犹豫,将自己定位某一种人,于是变成了那种人。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好,在告诫着我们,做事要拿定主意,不要害怕出错。

在这个故事中,我觉得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对海伦的帮助是最大的。是她让原本很调皮的海伦变成了一个乖巧的孩子,以后又成了伟大的名人,是她帮助海伦打开了通往光明的大门。

是啊,尽管人生中有各种各样的遭遇,但不要害怕和迷茫,想想故事里的主人公,正是因为有挫折才会变得坚强,最终享受到胜利的喜悦,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勇于克服,绝不能让人生留下遗憾和空白。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4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让人一瞬间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本书主要记叙了美国聋盲女作家、教育家海伦的一生——海伦一岁时因病丧失了听觉和视力,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无法想象和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反而战胜了困难,学会了说话和用手“看书”。

一个盲聋哑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海伦屈服于病魔,那么她将成为一个可怜而又愚昧无知的寄生者,但是海伦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她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走完了辉煌的一生。我常告诉自己:“海伦的一生是多么坎坷的一生,她还能为这一生画上如此完美的句号,我们健全的人不应该更加珍惜时间,珍惜眼睛吗?”

现代人的生活是肯定离不开电视和电脑的,但如果我们看一些动画,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页,不仅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还会伤害视力,如果我们仅仅因为这些而成为一个盲人,那是多么不值得啊!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认真学习,不让自己为后一秒而失去它。

我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中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也奉劝大家:珍惜时间,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