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品德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良好品德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良好品德演讲稿 篇1
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礼貌是良好品德的表现》。
我们中华民族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其意思是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礼节、讲道德的高尚的'民族。
“礼貌”二字有什么意义呢?礼貌既是良好品德的表现,又是高尚文明的表现,它可以令人类彼此间相处得更加融洽,所以礼貌对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个人没有礼貌,那么,很容易使人对你产生讨厌的感觉,长此下去,别人还会远离你,使你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没有礼貌会造成很多恶果,轻者别人会认为你没有教养,不愿与你深交;重者则对你产生不满,或渐渐地由不满发展成双方的怨情,甚至发生冲突或发生意外。所以,没有礼貌对一个人的祸害是很严重的。
反过来,如果你对人有礼貌,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有良好家庭教育和有修养的人,长大之后,对于从事社会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再加上你的才干和智慧,在事业上便不难有成功的一日,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养成有礼貌的良好习惯。
礼貌要怎样培养呢?其实,“礼貌”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如受到别人帮助要道谢,不小心撞到别人要道歉,见到长辈要问好……
只有在有礼貌有文明的社会里生活才可能偷快,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可以更加融洽,世界上也就可以减少很多不愉快的事件发生了。因此,我们对礼貌必须要十分重视。
良好品德演讲稿 篇2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叫做——《明天与新起点》!
有人说明天是童话,有人说明天是梦幻,有人说明天是神秘的,是今天的海市蜃楼……不,年青的朋友,明天是火,明天是光,明天是振兴中华意志中的展现……
茫茫黑夜里,明天是乳白色的晨曦;冰天雪地里,明丽的杏花、春雨是朦胧的`山水画。明天充满着光明,但明天的历程同样艰辛,工地上,姑娘小伙那流淌汗珠的红黝的脸上,积蓄了明天的纯朴的信念;灯光下老师那疲倦的客颜蕴含对明天的希翼和追求,胜利欢呼的岁末不正是明天新的征途和起点吗?
起点,在人生的道路上会产生无数新的起点,关键是你能否把握住这人生的重要时刻。共青团中央评选出的十佳青年,在广阔的天地里耕耘他们找来了起点;在茫茫科海中扬帆他们找到了起点;在红领巾飘扬的队伍里,在孩子们闪光瞳仁里他们找到了起点……正是我们的老师和辅导员精心培育和引导,使千千万万名少先队员象“十佳少年”一样,从尚不稳健中寻找了属于他们的起点。亲爱的朋友,不要以为起点不重要,“于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从一开始”。不要因为“起点”构不成画面而忽略它的位置,正是因为那些起初构不成画面的起点组合成丰富多采的人生。人生的起点如果常常是模糊不清,人生将会留下一路遗憾。
人生的辉煌始于起点;祖国的明天从今天开始。教师,多么明亮,光辉的名字。我们老师辛勤的耕耘将托起明天的太阳,给景秀河山添辉加彩。我为我们的老师而骄傲,我为祖国的明天而希望满怀。
让我们从起点开始,展现一个美丽的明天。谢谢大家!
良好品德演讲稿 篇3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你们好!
登上昆仑,才知道什么叫做高峻;来到虎门才懂得什么叫做雄伟;目览黄河,才知道什么叫做壮阔;游览长城,才体会什么叫做巍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伟大的祖国母亲给予我们如此丰厚的物产,同时以她博大的胸怀哺育了生生不息,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
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们不难忘记: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忧患国难而投江;童稚时的孔融将最大最好的梨让给长辈的动人故事;三国时的诸葛亮,心胸开阔,七擒七纵孟获;老子在《道德经》中嘱咐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一切的一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所在。
社会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弹指一瞬间,人类已昂首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战胜分裂走向统一;挣脱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但是关于公民道德修养的任务势在必行。因为没有伦理道德的社会,将何其混乱不堪!
同学们!朋友们!你们是否还记得这样一篇报道: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为了一个愚蠢的想法,残忍的将一瓶高浓度的硫酸泼向黑熊的事件。听过这篇报道后,我的心在颤抖,在滴血!我似乎听到了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惨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残存的一只眼睛无助的、黯然地望着一切。不!是仇恨地望着一切。它真的不明白,那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朋友的人类,为什要如此凶残的伤害自己。血不停地涌动着,不时传来皮毛烧焦的“滋滋”声,它愤怒了,它竭尽全力的站起身来,重重地捶打着上锁的铁门,以垂死的挣扎向人类。慢慢的,殷红的血浸透了大—片土地,黑熊带着满腔悲恨昏厥过去。
那一幕幕,一声声,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你想过了吗?我不断的问自己,这都是为什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竟然会有如此不道德的行为,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社会在发展,知识在爆炸,而人类的道德观念却越发淡薄了。人们置身于高质量的生活中,陶醉于灯红酒绿之下,却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则:那便是德。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的。如果人们的道德修养落后于时代,那么这个社会必将停滞不前。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面对一个新科技,新信息,新体制不断涌现和竞争异常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做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掌握科学文化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尤为重要。
那么我要问,对于一个中学生,道德究竟是什么呢?其实道德就是宽容、创造、诚信、勤劳、创新、奋斗!
众所周知,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宽容就是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但要真正做到宽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奋不仅能补先天不足,还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一个人要自立,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艰苦奋斗。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无一不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立身”。
古今中外,无数经验者表明:艰苦奋斗,事业必成;贪图享受,自毁前程。
这是一个充满了创造的世界,这是一个呼唤创造的时代。中学朋友们,让我们牢记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勇敢、主动的去开拓、去创造,让生生不息的创造力成为托起我们民族未来、祖国希望的脊梁吧!
良好品德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老子《道德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目的是要把我的学习体会告诉大家,与大家一起分享,互相交流,共同勉励,促进我们小学教育深入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学习《道德经》,对于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道德经》里的道指的是规律,道家认为“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要“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道家对于规律的认识,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仍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利用世界的有力武器。道家对规律的科学认识,从小的方面说,对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从大的方面说,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别人是善是恶,都能一视同仁,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它的真正涵义是,不仅在于教善人和圣人如何不与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圣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恶从善,最后达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所以我们学习老子这句话后,在于别人交往时,不能以自己的原则去判断别人,然后决定是否与之交往;而是在积极与善人和圣人学习的同时,也要与不善之人交往,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去教化不善之人,使大家都成为善人。如果我们的社会真能做到这一点,将是一个和善社会,给每个人带来无穷的幸福,享受人生的快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道德经》中很有影响力的句子,也是被人们广泛传诵的。它告诉我们,任何伟大人物的成长,任何伟大事业的成就,都是从细小做起,要脚踏实地,勤学苦练,不断耕耘。任何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想法都要不得,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每个人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人生价值,就必须记住老子这句话,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认真真学习,兢兢业业工作,朝着既定目标,一步一步迈进,那就能干出一番事业,不虚度人生,实现辉煌。
各位领导、老师们,教师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成长前进的领路人,身为教师担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大责任。所以,在当前中央号召加强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中,我们教师要静下心来,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要多学习《道德经》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提高自身素质,争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