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字经》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三字经》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三字经》有感 篇1
小时候,妈妈就让我读三字经,一开始我没什么兴趣,但经过妈妈一句我一句地读,并且妈妈每读一句都给我讲一个故事,我越来越感兴趣了。
比如我读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写一个叫黄香的小女孩孝顺父亲的事,令我十分感动。想想自己多不孝顺,再看看人家黄香,跟她比起来,我差得远了。现在我还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有时,作业都不完成,每天都让父母操心。为什么同样年龄的黄香做得那么好,而我们却不行,我们有什么理由做不到?看看我们现在生活多好,煮饭,有电饭锅;热菜,有微波炉;热了,有空调、有冰箱。冷了,有暖气。想玩了,父母带我们去旅游。想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我决心以后有空的时候多多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为父母洗洗衣服、做饭、捶背、洗脚。学习上不再让父母为我操心,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主动完成作业。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会让父母开心不已。
父母的爱是多么伟大,是多么深厚,我们应该体会到,更应该珍惜,所以说我们要学会爱别人,首先爱父母!
读《三字经》有感 篇2
我想说些什么,可是又说不出口;不过这样也有好处,门庭冷落,安静自在,倒是个读书写作的绝境佳地,只是大白天浪费电而已。党是铺路石,是指南针,是航向远方的帆,是原野上的希望之火,是温暖的摇篮,是打开中国富强的一把金钥匙。我站在阳光下,渴望沐浴温暖,张开手臂以为能拥抱太阳?
你知道吗?我以前那样不用功读书,每天在妈妈的劝说下,极不情愿地去学习,写一写、玩一玩,现在只要一回家,就马上写作业、学习,妈妈看到高兴的笑了,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我变得爱学习了。你知道吗?以前爸爸、妈妈回来,我只打声招呼,就该干啥干啥,现在爸爸妈妈回来,我就会把拖鞋递过去,再倒上一杯水,吃饭时帮妈妈收拾碗筷,我变得懂事、孝敬父母了。你知道吗?我在不断的改变自己,从每一处都不断的求新、不断的求美。我变得各方面都好了,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增强了自己的自尊、自强、自爱和自信。
《三字经》这本书,囊括了人文教育、史地天文、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信息,如果你也想认识这些优秀的人物,就赶快看看吧!你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读《三字经》有感 篇3
我放假这么长时间就读了一本书,就是《三字经》,刚开始妈妈让我读的时候我不是太理解,这不是以前那些人摇头晃脑背的书吗,有什么意义,我直接说“封建糟粕吧”,妈妈说:“你好好读读,看看有没有意义,这本书读完以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朝代更迭,帝王兴衰的纷繁历史,还有人文教育,史地天文、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你都掌握了。”这么好呀,我翻开了滋养心灵的篇幅。
确实是语言非常简练,内容非常丰富。原来我基本是把这本书背下来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为了孟子小时候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既然搬了三次家,后来有一天孟子逃学回来,孟母竟然拿起剪刀,剪破了整片布,只为了告诉孟子,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要脚踏实地,若逃学就像我剪断布匹一样,前功尽弃,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专心读书,发愤用功,终成为一代大儒,后人称为“亚圣”震撼吧,原来圣人小的时候也和我们一样有那么的缺点,但孟母爱子教子的行动使我非常感动也很受启发。“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黄香九岁,便知道在冬天,用身体温暖床上的被褥才让父亲去睡觉,孝顺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当做到的,我们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里,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为父母做个什么呢。“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着,七篇止,讲道理,说仁义”,哦我算知道了《论语》是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和孔子子弟的至理名言,记载编辑而成,《孟子》是七篇,记录了孟子的事迹和言论,整本书的主旨,就是在谈道德伦理的道理,我原来知道这两个圣人和这两本书却不知道是谁写的,讲的是什么,这下算弄个明白了。接着“自羲农,至皇帝,号三皇,居上世”,我明白了什么是三皇,伏羲、神农、和皇帝从这开始一直到“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至世祖,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清太祖,领兵入关,平定各地的乱事,使百姓安定下来,到清世祖顺治皇帝是建立了空前巩固多民族封建帝国,清朝一共经历了十二位皇帝,到宣统皇帝时,清朝灭亡。一个完整的中国历史发展轨迹大致轮廓已经清晰的展现在我的眼前。
这真是一本好书,我确定了在好好的读几遍,一直到我明白里面所有的人生哲理,那些离我们虽然有些远的伟人是如何尊师重道、严格自律、勤劳节俭、知错能改、中国历史发展也是我们的隗宝,让我们吸取经验并借鉴,不会重蹈覆辙,让我在传统文化熏陶中更进一步。
读《三字经》有感 篇4
最近正在读《三字经》,颇有心得,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五更时分辗转难测,披衣起早,写出心得。
《三字经》成书于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时期,自问世以来,就作为儿童的识字教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它与《百家姓》、《千字文》合成"三百千",被视作传承儒家思想和修身励志的启蒙教材;此经虽短,短短千余言,但却能流传至今,一直被世人传诵至今,它的生命力是什么,它的魅力何在?
本书虽短,但很有特点。从形式上看,三字一句,短小精悍,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品来意味深长,文化浓重。古代的儿童,入学的第一部书就是它。孩子们一边吟唱,一边摇头晃脑,韵味十足。
这部书不光形式上易于记诵,内容也很丰富。它以精悍的"关键词"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道德,做人典故融合在一起。《三字经》虽然是儿童启蒙教材,但其讲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是难以改变的。它适合于任何年龄段的人去阅读它,理解它,去在生活中运用它。孩童时代的人读它记它,可能不知其意而背之,成年人读它记它,有着不同的意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讲的是: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习性却各有差异;假如不去教导他,习性就会发生变化,转变,所以要重视教育,持之以恒的教导。
我觉得,这本书中所讲的道理,95%还能在现在社会中适用。作为教师,更要认真拜读拜读。"教书育人",我认为育人比教书更重要,我准备利用寒假认真地学习本书,开学以后结合学校工作,把这些道理加以运用,我想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