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活动心得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活动心得(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活动心得 篇1
聆听了侯莉敏教授带来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直播课,我有以下的一些感想:
身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懂得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保育教育结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保育教育全过程,注重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基。当然也要注重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潜移默化贯穿于一日生活和各项活动,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集体生活氛围,建立积极和谐的同伴关系;帮助幼儿学会生活,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育幼儿爱父母长辈、爱老师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国的情感。
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活动心得 篇2
疫情限制了我们出行的步伐,却挡不住我们学习的热情。11月15日晚,我们相聚在腾讯视频会议共同学习《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A3教育过程——B7活动组织的学习。
通过学习,我对计划的制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制定计划时应考虑计划是否适应幼儿的学习、生活?能否做到持续、可行?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以《纲要》《指南》为依据,结合本班实际把计划中的'目标细化,层层落实到实处,使幼儿真正得到持续的发展。
其中,我对21条中的“试错”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在孩子出错或即将出错的时候我就会立刻化身“警察”和“法官”:你好好想想,是应该这样吗?孩子被我的突然介入弄得不知该如何回答,总是条件反射式的回答“不是”或者只是看着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后来我发现孩子实际上根本不知道到底为什么“不是”,而且一些孩子习惯于让别人去评价或指出错误,而不是自己去思考为什么错。让孩子“试错”是因为只有自己发现了错误并理解了为什么错才知道什么是正确,老师的突然介入制止或者直接告诉答案会让孩子逐渐形成不自信或者依赖的心理。
如果在活动中发现有孩子自己发现不了错误,我会引导孩子们之间相互评价,比如:跟旁边的小朋友交换一下,看一下小伙伴跟你做的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另外还给孩子们设定检查时间。通过这些方式减弱了老师的监督职能,也避免了孩子每次为了得到对与错的评价直接找老师“老师我做完了,老师我做完了…”等着老师说“嗯,不错”或者“你这个做的不对”,逐渐让孩子摆脱评价只能老师说了算的误区。
这次学习我不仅收获了更多的知识,而且有了更多对工作的反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利用学习到的宝贵经验学以致用,静心做个积极向上的学习者、实践者。
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活动心得 篇3
今天在线上认真学习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使我受益良多,也让我对保教常规管理有了新的感悟。《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是我们学前领域第二个《指南》,第一个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而《评估指南》依据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及影响保育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围绕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五个方面提出了15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
科学评估中重视过程评估、自我评估、观察评估。指南中写到“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发现每个幼儿的优势和长处,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不居于某一方面的学习和发展”,这些要点是引导我们教师要将观察、记录、分析作为日常保教常态化的工作,持续化的观察和个性化的指导。不能只存在某时、某地、或某一刻,尤其严禁对幼儿贴标签。注重过程评估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只看结果。
这次学习也让我了解到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幼儿教育与保育要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教结合才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这次学习收获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提升,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活动心得 篇4
今天在线上学习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有提到我们要坚持以儿童为本。始终坚持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坚持保育教育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评估指南》中明确指出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完善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坚持儿童为本”的基本原则,专设“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三个维度的评估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坚持以儿童为本,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