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这单元的第一小节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又是万以内的数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而且这个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安排四个例题、四课时来达成《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目标。
例1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的组成,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例2和例3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每个数的组成。例4是让学生认识算盘,能用算盘帮助数数和计数。然后是练习十六。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定为例1,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知道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数1000以内的数。对于这一部份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是这样阐述的: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依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作用。
2、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体会十进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结合现实材料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逐渐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人交流、勤于思考的习惯 。
2、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会数1000以内的数,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难点:
1、“拐弯处”的数法。
2、1000以内数感的建立。
如何突破重难点: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计数器演示,突破难点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听别人说起过比100大的数,自己也从书上、电视上听说过,所以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在他们的脑海里却没有数感。还发现学生会按照100以内的数数方法数1000以内的数,有不错的数数能力,但“拐弯处”的数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学生对于生活中估计事物数量的多少时大多都凭着感觉乱猜。所以,为突破重难点,关键要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借助直观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架起一座认知桥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准备的学具有:计数器。
三、说教法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说学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虽然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能力弱,但我们还是要舍得放手,由扶到放,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为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新课标,我设计了以下4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下面我就这四个环节说一说。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首先以挑战灰太狼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一个一个地数,从36数到50。
(2)2个2个地数,从14数到30。
(3)5个5个地数,从20数到50。
(4)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然后小结: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法。
这样的设计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回忆数数的方法,感受数数方法的多样性,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充分准备。我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来导入新课。然后出示体育馆主题图说一说画面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学生观察主题图,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也使学生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大约5分钟。
第二环节: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首先利用课件依次出示零散放置的10个、100个小正方体,先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再说一说要知道到底有多少,你准备怎么数?小组讨论自由汇报
课件演示: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同时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出示一个大正方体,估一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又该怎样数呢?(这时候我会引导学生一百一百地数)课件演示。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同时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这时向学生介绍“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个、
十、百一样,也是一个计数单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
我知道了,当物体个数不太多时,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地数;当数更大的数时,可以____________地数。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数小正方体,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直观地建立“千”的概念。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自己发现数数的方法并总结规律。
2、探究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
接下来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课件,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汇报。
让学生说出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可以从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一百是一千进行观察得出结果。
3、认识计数器上的千
先提出问题在356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首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计数器,提出操作要求:
同桌两人合作,看哪桌拨得又快又准?教师巡视全班各小组的拨珠子情况。然后老师手拿计数器演示,重点引导学生数“拐弯处”的数。课件演示从359数到360让学生边看边数。
这样的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进一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接近整百、整千的“拐弯处”的数数这一难点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本环节我充分利用了课件直观演示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大约需要20分钟。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数数方面内容的练习。 首先完成p75的“做一做”。
接下来设计了青蛙跳台阶(一步台阶代表一个数)的游戏来进行数数练习。
这些练习题我都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非常直观,形象。 最后我让学生估一估我校有多少学生?。(学生任意估,提供每班约20人,有5个班的信息,最后教师指出准确人数:100人。)
这样设计的练习,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提升学习的成就感,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2分钟 第四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汇报自己一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回归生活加强对数的体验。大约需要3分钟。
六、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
(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由于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而且是比较抽象的概括,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并且把10写成了红色,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2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四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之上,数的延伸和扩展。因为1000和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亲自操作数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
2、在巩固“个”“十”“百”等计数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认识计数单位“千”,感受大数的意义。
3、准确认读写千以内的数。
过程方法:
1、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结合现实材料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渐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与态度:
1、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意识和估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进一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在本课设计中,我主要采用实践探究法、问题情境法。本课要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设计教学,努力促进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通过一根一根的数,十根十根的数,明确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为学习一千做好了铺垫。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学生在因猜测、产生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质疑、探索。通过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一步一步解决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交流、质疑、互动,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成功体验。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在现有基础方面: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部分学生对1000以内的数也有所熟悉。
在学习动力方面:二年级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自觉性很差,动力明显不足,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能力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时间不长,他们思考、观察、表达、练习、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2、学法指导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以下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会分析、综合、整理。
四、教学程序设计
关于本课的教学过程,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本环节通过数数练习,明确一百以内数的顺序,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进一步巩固十个一是十,十个十一百。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个小组准备100~120根不等的小棒,先让学生估一估,在合作数一数本小组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数完之后,引导学生看一看如何摆一摆、捆一捆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小组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从而引发学生对数位的探究。
3、实践操作,质疑突破:
本环节让学生实践操作,明确十个十是一百,学生在动手数数,通过摆放数位盒,一次又一次经历满十进一的数数过程,初步理解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而且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建立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在数数的过程中,自然安排写数,读数以及数的组成,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4、贴近生活,应用新知:
本环节通过灯片展示校园生活中的数据,如“本班捐款352元,全校共有825名男生等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品尝求知过程的愉悦同时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五、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一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习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2)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体会十进关系。
(3)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并培养与人交流、勤于思考的习惯。其中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习、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企鹅博士考大家、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力图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三、说学法。
从学法来说,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我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然后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最后小组成员一齐动手操作。然后是小组议一议的活动,老师先引导学生: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各抒己见,共同促进。组与组之间也有交流。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 直接引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探一探(猜方块)
(1)问1:请小朋友看大屏幕,猜一猜这里有几块小方块?
小朋友们猜的对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演示)
问2:小朋友刚才我们是怎样数的?10个一是多少?
(教师板书: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10。)
(2)问1:这是几个十?(用课件出示例一的图二)。
问2:这一次是怎么数的?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板书: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
(3)(用课件出示例一的图三)。
问:这次又是怎么数的?10个100是多少?(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教师可以提示:说完整。)
(4)小结:刚才我们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10。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一百一百地数,10个100是1000.小朋友们数数的方法可真多呀,那就让我们数一数吧!
2、数一数
(1)学生齐读题:一个一个地数,从188数到204
问1:189,接下去是多少?(表扬数出190的小朋友)
问2:190是怎么来的?(提醒:刚才是189,加上1,在哪一位上加1)
问3:个位原来是9,现在加上1是几?(个位滿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2)问1:199下面再数一个是多少?
问2:200是怎么来的?(表情感染学生)
问3:小朋友们数得真不错,向十位进1后又发生了什么?
(3)谁知道999添上1是多少?(师生一起说)
(4)小练习
刚才小朋友们把数数当中最难得问题都解决了,那老师要考考你们。
练习1:一个一个地数,数出下一个数
99– ( )
189– ( )
299--( )
练习2:一个一个地数,数出前一个数
( ) –380
( ) –510
( ) –1000
(5)同桌合作
刚才小朋友们会数出一个数的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你也能像老师一样考考你的同桌吗?
反馈:问:你刚才出的数是什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表扬:这2个小朋友们啊,一个出得好,一个答得好。
(6)分组数数
看来啊,刚才同桌合作得不错,那我们男女来比赛吧!
女生:一个一个地数,从一百九十八起,数到二百零六。
男生:一个一个地数,从985数到1000。
(及时表扬)
3、读一读、写一写
(1)猜一猜
你们数得那么棒!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写一写1000以内的数吧!
刚才你们猜得那么准确,现在有那么多的小方块,谁来猜一猜?
(肢体语言、表情语言表达多了还是少了)
(2)问1:这些小方块啊,排列得很乱,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提醒下猜出了方块有多少块,如果把小方块这样排列,你能马上知道这里有多少小方块吗?
问2:你怎么能这么快就说出了这个数?
(板书:1个百,2个十,6个一)
对呀!1个百,2个十,6个一组成126.
(板书:组成126)
(3)问1:那如果把126放在计数器上,你会放吗?
问2:你为什么在百位放1个,十位放2个,个位放6个?
(4)刚才小朋友们真棒,老师没说,你们都会了,那你能把这个数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5)304
问1:这个数你会写吗?并且把读法也写在本子上?
问2:你为什么在百位上写3,十位上写0,个位上写4呢?
(板书:3个百,4个一组成304。)
(6)580
(板书:5个百,8个一组成580。)
(7)问1:304,580这两个数都有0,304和580这两个数的“0”能不能省略?
对呀,就像这位小朋友坐在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就是他的了,那如果他今天请假了,我们应不应该给他留位置?就像0,它起到占位作用。
(8)强化
240,403
(9)问1:这些数你会读吗?同桌之间读一读。
909 600 398 350
问2:谁来读一读第一个数?那谁来说说它的组成?
(10)问1:请小朋友们写在本子上,谁来说?
(题:5个百和3个十是( )。5个百和3个一是( )。)
问2:做了这两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4、练一练
练习纸:一、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百是( )2、300里面有( )个百,7个百是( )。
3、536里面有( )个百,( )个十,( )个一。
4、8个一、2个十、9个百合起来是( )。
二、填一填
(1)599的前一个数是( ),后一个数是( )。
(2)9个十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
(3)一个三位数,百位和个位上的数是 8,2在十位上,这个数是( )。
5、玩一玩
(1)小朋友们学得那么棒,老师奖励你玩一玩。
这是一个打靶游戏,绿色代表1分,黄色代表10分,蓝色代表100分,红色代表1000分。
(2)问1:1号选手开始打靶了,你们看好,谁能快速说出他打了几分?
问2: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
表扬: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真棒!
(板书:331)
(3)问:谁能快速说出2号选手得了几分?
(板书:520)
(4)问1:假如是你,你最喜欢射中那个部位?
问2:那现在这个数,你知道是多少吗?
表扬:你真棒,这是我们以后要学的知识,你都会了。
(5)刚才3位选手打出了3个分数, 谁赢了?
这就是我们下节课的内容,小朋友们回去好好预习。
6、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 1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10。 1 2 6 是由1个百、2个十和六个一组成。
一十一十的数,10个十是100。 3 0 4 是由3个百和四个一组成。
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1000。 5 80 是由5个百和8个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