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小班教案

2025/09/14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折、反折的方法折扇子;

2、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活动准备

长方形每人一张,木偶小猪一个。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噜噜噜,噜噜噜,热死我了!(教师):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去帮助它呢?(幼儿回答)

2、观察讲解并示范。

(1)观察(出示纸扇)瞧,老师用什么办法?(纸折的扇子)

(2)教师示范:先用长方形的纸折出一条窄窄的长纸条,再把它翻面折,折得与第一次折得差不多宽,然后再翻面折。这样折次翻个面,把长方形纸折完为止。最后把它对折。看!给小猪扇扇,它多开心啊!

3、幼儿折纸。

小猪:要是小朋友给我折一把,那我更舒服了!

要求幼儿折一次翻个面,注意每次应折得差不多宽。

4、“帮帮小猪”的游戏。

小猪:“真热,又冒汗了,哪个小朋友帮帮我?这个小朋友折得特别整齐,扇起来一定很凉快,你能帮帮我吗?”请幼儿给小猪扇扇。最后在小猪“噜噜噜,我不怕”中结束。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知道青蛙会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2、 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青蛙,萌发热爱青蛙的情感。

3、 幼儿亲身体验青蛙捉害虫的本领。

4、 探索、发现生活中青蛙的特征。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卖青蛙人(教师扮演)。

活动过程:

一、 通过谈话巩固幼儿对青蛙的外形特征的了解

1、 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呱呱呱!谁呀!

2、 谁能告诉大家青蛙长什么样子?(大眼睛、大嘴巴、绿衣服)

3、 你们知道小青蛙的家在哪里吗?(田地、水里)

二、 通过谈话、模仿、亲身体验等途径,引导幼儿知道青蛙的本领

1、你们知道小青蛙有什么本领吗?(怎么去捉害虫?用什么捉害虫?)

2、老师请小朋友像青蛙那样睁大眼睛看看它是怎样捉害虫的?(动画演示)

3、我们大家也来学一学小青蛙捉害虫(解释舌头的伸缩)。

4、教师小结: 青蛙的本领真大,能捉这么多的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5、老师还给小青蛙编了一首儿歌呢!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一学好吗?小青蛙,呱呱呱;田里住,水上划;捉害虫,本领大,我们都要保护它。

6、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做小青蛙,去田里捉害虫好吗?

7、幼儿亲身体验青蛙捉害虫的本领,捉完后边唱歌边跳舞,高兴地回到位置上。

三、 结合现在的社会现象,引导幼儿学习怎样保护青蛙

(一) 谈话引导幼儿怎样保护青蛙

1、 我们要怎样保护青蛙呢?(告诉爸爸妈妈和周围的人,不买青蛙,我们不吃青蛙肉,青蛙肉里有虫子,吃了会肚子痛的)

2、 要是遇到菜场有人在卖青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二)通过情景演示,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青蛙

1、卖青蛙人(教师扮演):“今天这些青蛙可肥了,买回去把它杀了做红烧青蛙吃,味道可好了,快来买呀!”

2、发生什么事情了? 我们想什么办法去救它们?(报110;找大人帮忙;变奥特曼等等)

3、 我们小朋友很勇敢的,能不能自己去救青蛙,那我们对卖青蛙的人怎么说?(小青蛙捉害虫,本领大,我们都要保护它)

4、 真高兴,现在我们成为好朋友了是吗?一起念儿歌、跳舞。

小青蛙,呱呱呱;田里住,水上划;捉害虫,本领大,我们都要保护它。

四、延伸活动

我一起把青蛙去放了吧!

小百科: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一物多玩,探索布垫的多种玩法。

2、练习走、跑、跳等技能,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重难点:

练习走、跑、跳等技能,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尝试一物多玩,鼓励幼儿探索布垫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鲜艳、大小不同的布垫幼儿人手一个。

2、《宝宝健康操》、开汽车、兔跳等音乐。

3、 情境创设:小乌龟家、小兔家、小青蛙家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二、游戏《躲猫猫》,引入主题。

三、鼓励幼儿探索布垫的多种玩法,调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幼儿自由探索布垫的玩法,如:扔布垫、顶布垫、夹着布垫跳、背着布垫爬、变成长长的蛇、划船、排火车等。

2、教师小结。

四、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导语:森林里的小乌龟想邀请小朋友到它家去做客,但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老师希望小朋友能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克服困难,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森林之旅吧!

1、学小兔子跳台阶——夹布垫跳,发展向上纵跳的动作技能。

2、学小青蛙跳荷叶——引导幼儿把垫子放地上双脚并拢向前跳,发展立定跳远的动作技能。

3、过独木桥——头顶布垫,发展平衡能力。

4、爬过山坡——背着布垫学乌龟爬,发展手脚协调能力。

5、庆祝活动:放“烟花”。

五、放松活动。

幼儿与同伴间进行互动,相互放松。

六、收拾整理活动场地,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教师在选材上动了脑筋,利用布垫带孩子进行一节体育运动,布垫柔软、轻巧、安全、色彩鲜艳,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接触的,比如说在车里,沙发上、床上……都会见到各式各样的软软的布垫,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喜欢抱着、靠着布垫,也喜欢躺在上面,布垫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既感到亲近熟悉,又感到新奇。深受幼儿的喜欢,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用来进行身体运动,通过尝试布垫的各种玩法,鼓励孩子一物多玩,发展孩子的基本动作,增强孩子肢体的协调性、??? 培养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但目标还是停留在玩的角度,缺乏对幼儿探究意识的培养,通过游戏引导孩子多种思维,探究对待一种事物的多种看法,做法,增添乐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大千世界,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色彩。普辛曾讲过:"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所以,从小应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本活动,并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借助绘本《好饿的小蛇》生动、有趣的画面制作了PPT。活动中我选择性地截取绘本部分画面,创设情境贯穿始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猜测相应形状的水果,并巩固对红黄两色的认识。接着制造"水果隐身"这一情景,引发幼儿学习揉搓纸球给相应颜色的水果填色,再次让幼儿练习从外形上区分水果品种,并给不同水果匹配相应颜色,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高一层次的巩固练习。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在猜猜、说说、做做中充分感受到了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根据形状猜测水果,并能说出水果的相应颜色,巩固对红黄两色的认识。

2。学习揉搓纸球,并根据水果颜色选择相应颜色的纸球在水果轮廓线内粘贴填色。

3。能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并坚持完成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一些水果,知道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2。物质材料准备:《好饿的小蛇》截图ppt;树干图每组一张;红黄两色皱纹纸、胶水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激兴趣,理解故事内容。

这是谁?它在哪里?

原来这是条好饿的小蛇,好饿的小蛇扭来扭曲在散步,同时也在找东西吃。

二、根据形状猜水果,认识水果颜色。

1。 根据月牙形猜水果,并认识黄色。

你猜猜,好饿的小蛇吃了什么?(香蕉)

你怎么知道是香蕉的?香蕉是什么颜色的?

还有什么水果也是黄色的?

2。 根据圆形猜水果,并认识红色。

你猜猜,好饿的小蛇还吃了什么?

你怎么知道是苹果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呢?

还有什么水果也是红色的?

刚刚好饿的小蛇吃了黄色和红色的水果,可它还没吃饱,还想吃呢!可树上的水果都隐身了,躲起来了,怎么办呀?我们来帮忙找一找好吗?

三、学习揉搓团纸球,感受填色快乐。

1。 教师示范填色操作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求: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水果轮廓,想一想它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再选择相应颜色的皱纹纸,放在手心揉一揉、团一团,一个纸球做好了,再用胶水粘一粘。

2。 幼儿尝试填色游戏

小朋友,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好饿的小蛇,把水果都"找"出来,好吗?

四、相互欣赏果园,获得成功体验。

小朋友们帮好饿的小蛇把水果都"找"出来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颜色的什么水果?

小朋友,你们今天开心吗?为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跳个快乐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