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2025/09/16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1

暑假里,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细细品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学生鲍雷伊家境贫穷,爸爸常年开着货柜车,并且以车为家,妈妈为了鲍雷伊能过上稳定的生活,离开鲍雷伊的爸爸,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抚育着他。鲍雷伊不喜欢写作,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学生,却常常给高明的作家——汉修先生写信。他很不情愿地回答了汉修先生的十个问题,他从不愿意写信到愿意写信,后来他认为“写信并不讨厌”。他听从汉修先生的话,每天坚持以假想写信的方式写日记,渐渐地喜欢上了写作,最后他幸运地获得了全美年度小作家荣誉入围奖,兴奋地跟大作家贝乔女士一起吃午饭呢!他从开始的一句话到会写整篇文章,付出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他自然、轻松地写信,全靠作家汉修先生的高明指点。鲍雷伊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居然为了午餐不被偷,发明了一个“防盗警报器”,这让我非常羡慕。

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后,我觉得要向鲍雷伊学习,通过天天写日记,来提高我的作文水平。我想,一个人只要多读书、读好书、多动笔,写出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2

《亲爱的汉修先生》是美国作家贝芙莉·克莱瑞写的一本书,此书荣获198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他很喜欢那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与他联系。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雷伊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成为名作家的信心。

作家在书中,给小读者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爱也充满痛;既有意外的收获又有必然的遗憾。给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让他们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咀嚼,自己去成长。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3

当我拿到《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时,看到一篇又一篇的书信,我感觉挺失望,觉得没有意思。当我耐心的开始阅读,我慢慢发现这本书真的教给我很多。

父母离婚,生活变化,小狗消失,见到真的作家,电话里男孩的声音,爸爸回来,小狗找到……许多许多事情都发生在一个名叫“雷伊”的小孩子身上。在汉修先生的引导下,他开始写作文,故事就这样开演了。

当然,在作者贝芙丽。克莱瑞笔下的小男孩“雷伊”也和我们一样很平凡,但是作文让他有了巨大的变化。书中让我懂得这个变化也不是来自一朝一夕,而是来自每天坚持的作文写作。还有吸引我的是,雷伊淡淡的幽默感和丰富的想象力。“用我的笨脑袋回答你的烂问题。”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孩子竟对着大作家说这样的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觉得《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更像一本作文书。因为它灵巧的将日记和生活结合到一起,很好的运用了写好日记的方法将两者融在了一起,变成了一篇篇很好的作文。虽然文章标题是说汉修先生的,但其实是以汉修先生为一条线,将雷伊的一切生活串成一条漂亮的“珠子”,轻松地打个结变成了一条美丽的作文项链。

这本书让我学习到了,如何将“珠子”串进线里,如何打结,如何写出一篇好的作文。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4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亲爱的汉修先生》。是美国的贝芙莉·克莱瑞写的。这本书曾荣获198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故事的主人公雷伊是一个六年级学生,他在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书《狗儿快乐秘诀》,他很喜欢那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与他联系。在信中,雷伊说出了父母离婚的实情,转学后的不适应和他内心的孤独。雷伊希望拥有父爱,希望被别人注意,希望能有朋友。通过和汉修先生书信往来,雷伊学会了应该怎样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离婚的原因。刚开始他并不喜欢写作,后来觉得写信并不讨厌,再后来他喜欢上了写作,每天坚持写日记,练就了一手好文笔——他的作文《卡车上的一天》获得了小作家征文比赛的荣誉入围奖。还与名作家安琪拉·贝乔一起共进午餐,贝乔女士还夸奖雷伊的作文写的好,她很喜欢。这也更加坚定了雷伊想要成为名作家的决心。

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通过与名作家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从不喜欢写作变得爱上写作。学会了宽容别人,变得乐观、开朗。不再像以前那样内向,学会了与人交往。

读完这本书,让我回味无穷,它不仅让我懂得宽以待人的做人道理、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处事态度,还告诉我应该多读一些课外书,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还要学习书中的鲍雷伊,每天坚持写日记,把每天发生的哪些有趣的、开心的事情全部记录下来。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写作水平还能让自己变成熟乐观、积极向上。

《亲爱的汉修先生》我喜欢这本书,希望将来我也像鲍雷伊一样写信给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