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2025/09/16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篇1

读一本自传,就如同认知一个人。

一本好的自传,一定是以作者的成长历程和他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为主线的,这也是最亮点的,是整个自传的骨架。而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作者当时的感受则都是血肉,使得自传丰满起来,让读者能看到作者的全貌,他的肌肤,他的骨骼,甚至他的灵魂。

《世界因你不同》就是这样的一本自传。书中从头至尾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而这份自信来源于其坚定的哲学信念,那就是“世界因你不同”。基于此信念,在面临选择时,“听从内心的声音,全力以赴地为那个声音努力、拼搏,直到到达彼岸”。正是整本书的灵魂。从书中真切地让我感受到了作者李开复学贯中西,从容纵横于科技前沿,在数家顶尖高科技公司游刃穿梭,最终随心而定的'超凡能力和博大情怀,将一位成功者的奋斗历程和一颗永不泯灭的中国心演绎得激情彭湃、荡气回肠。俗话说“心怀天下者,方能得天下”。而李开复将自己的心定位于世界。“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就是你一生的意义。”这是他根基于中华文明而又成长于开放的美国文化而展现出的宏阔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得益于美国这一超级大国所拥有的先进性和世界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视野的确广阔得多。这也是我这个从未出过国门的读书人所最希望看到的一种视野,这本自传给了我这个视野,让我也得窥美国文化和它创造出来的顶尖科技和顶尖公司,极大满足了我的好奇感。

这本说的最大好处是:作者拥有中西合璧的背景,又在当今最热门的顶尖高科技公司中担当过要职,于是,他以国人最为熟悉的逻辑和语言将这些大公司的神秘面纱轻轻揭下,就如同一位亲人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感觉到那些事情离我们似乎也突然近了许多。于是自己也隐约有了些自信,不再将老外的东西都奉为不可及的神圣。

从这本自传中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心路历程。如从讲课枯燥到演讲大师,他经历了“一个有思想,但是不能表达的人,如同自己没有思想。”的深刻认识过程,从而克服心理障碍,努力实践,终于战胜自我。从在苹果公司的成就和挫折中,理解到“纸上谈兵的理论创新是无用的”,进而让他选择了“放弃铁饭碗”,并开始“拥抱更精彩的人生”。等等这些,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成功者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而书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他那如胎儿脐带般割舍不断的“中国之恋”。李开复在大学时代作为年轻语音学专家来到中国,看到当时那么多同样有才华的青年困于落后的现实,他的中国之恋就开始在心中播种。于是在微软出现要在中国建研究院的机会时他牢牢抓住,并为之全力以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在GOOLE飞黄腾达时,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回到祖国创建“创新工场”,最终使中国之恋结出了完美的硕果。

我相信“创新工场”一定能再次创造奇迹,创造中国人的奇迹!而这些奇迹也终将改变世界!

读此书,再次领略了久违的“开卷有益”!读此书,再次燃起了我奋斗的勇气!读此书,感觉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去挑战自己!

读此书,真得开阔了我的视野!

读此书,让我认知了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人!我也要让这个世界因我而不同!

“我的内心又说了一遍,‘是的,我真的准备好了!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篇2

进入大学是我们人生一个新篇章的开始,而后,我们会面临很多的选择。这些选择形形色色,我们会有些难以应付。那么在你困惑的时候,就去看看李开复先生写的《世界因你而不同》吧!

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惊叹他敢于选择放弃的勇气,不安于现状,知道自己内心的方向。他说,选择的智慧就是反复叩问自己的内心,想人生更远的方向看去,而不是被眼前的喧嚣所迷惑。28岁的他放弃梅隆大学副教授的职位,接受苹果公司的邀请,去完成make、a、difference的梦想。做出这个决定,对许多人来说是很荒唐的一个决定,但是,李开复他却清楚的知道自己心的方向,没有被那么一点物质所牵绊,选择让世界因我而不同的梦想,追求更加精彩的人生。相对于我们而言,我觉得我们缺失了一种勇气,一种敢于放弃的勇气,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在一个环境中生活久了,就会对周围的一切习惯,渐渐的`,我们习惯了熟悉的声音,熟悉的面孔,对父母的依赖,和朋友的支持,然后,我们害怕失去,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但是,对于自己那些没有实现的梦想又心怀愧疚。我们却只能在恐慌中度过。可是,在这样下去,我们的青春就快要老了。我们还在等什么呢?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在创建中国谷歌的时候,李开复选择坚持,坚持自己的想法和方向,他狠心去掉那些可以带来巨额利润的广告。做好搜索,让客户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搜索引擎,专注于谷歌的核心,专注于谷歌的立业之本。在冲破层层障碍之后,李开复的想法得以实行,并取得成功,这是一个让别人始料未及的结果。而在我眼里,这是很有必要的成功,因为李开复站在了广大网民的角度考虑的,他是真心实意为客户服务的,获得认可,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他用自己的坚守,证明了自己的选择。用选择成就了自己的神话。

每个人生来就拥有的权利便是选择权,没有人可以彻底的剥夺你的自由选择权,那么这也是我们人生要充分利用的权利,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人生是自我选择和造就的结果,我们通过汲取外界的思想财富,经过思考和选择,确定自己人生价值个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自我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说"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人的思考结果当中,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每一次人生的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无论成功与否,我们做出了选择和努力。便已经足够了。

在未来的四年里,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有很多的挑战,有很多的选择,需要我们去努力,无论何时,不要忘记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要忽略你内心的请求,勇敢的开拓人生美丽的篇章。不要让懦弱和恐惧埋没我们的青春。世界很大,梦想很多,我不知道你的梦想是什么,但是,不管做谁,只要自己满足,自己快乐,与他人又何妨,希望你开心,我开心,每一个人的天空,都明媚去春,每一个人都快快乐乐的过每一天。相信自己,相信选择的力量!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篇3

自从上了大学,我觉得由自己安排的时间很多。所以平常的我总喜欢呆在图书馆,一般都是看与我专业相关的一些书籍。但是我最近看了一本李开复的《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说起书的来源,要感谢南国图书馆的好书新书推荐栏,我常常借此了解书的梗概,如感兴趣就记下书名去网购或店里买。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只用了几个晚上就看完了这本书,李开复的精彩变换自主的人生过程让人羡慕,她的工作履历如行云流水,畅快,总能同从自己的内心。我决定把这本书介绍给我正在读大专的弟弟,因为我觉得每个年轻人都需要"世界因你不同"的气概。

本书首先指出,从心选择,选择的力量;从心选择,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圆梦;几个篇幅讲述了李开复从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走向全球化的职业经理人,成为员工们喜爱的开复总裁,成为学生们尊敬的开复导师。这一次一次的选择都是他从心的选择。他告诉我们:当你听从了内心的声音,你就会全力以赴地为那个声音努力,拼搏,直到到达彼岸;当心中的声音足够强烈的时候,选择就不该有丝毫迟疑。他的一生有过了太多的经历,而且每一次选择都是自我的挑战,都是自我的不断地超越。通过这本自传,李开复向我们展示了他那不为认知的成长以及教育经历、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心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的披露了他经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当我仔细品味完这本自传后,让我深刻的了解了:抓住每一次去探寻生命的意思,总有一天,世界将会因你不同。

世界因你不同, 我们因开复不同, 这是我阅读完整篇自传后由衷而发的心声。这本书有一段话令人感动,我的理解这段话也是本书的思想主旨:"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多么有个性的话语!发人深省,让人奋进。这充分体现了李开复参透了生活真谛,懂得了如何创造生命价值,如何让短暂人生绽放异样的光彩。

"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只有追随我心的选择, 才能激发起身体里最大的潜能。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在现实社会中, 忙碌的人群不知为何而忙, 或许只是为了养家糊口, 为了交房贷, 为了做有钱人, 做管人的人。 希望开复老师的创新工厂能帮助我们找回自己, 找回当初的梦想。

李开复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不断做出惊人的选择,而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这些选择并不盲目,不冲动,都是认真选择的结果,这种认真的态度也推动着他在职场上获得成功。从书中我们看到了为中国教育正在不懈努力的人, 通过阅读开复老师的自传, 让我明白了人生目标, 看清了自己的现状。读了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真正了解到这位成功人士的点点滴滴。李开复的这些人生感悟都是值得我在将来的道路上更好的借鉴的。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篇4

世界因你不同。这个题目是振奋人心的,至少它告诉我们这一批年轻人,世界对于我们的努力并不是无动于衷。

李开复先生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对生活充满热情。在书中,他用文字述说着他的人生足迹,那些温情又富有哲理的话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徘徊着。阅读他的传记,就像在他的回忆里漫步,温馨又浪漫。

各大高校的学生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开复老师”,也容许我这样叫吧。开复老师的人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在乔布斯、盖茨、施密特等人身边学习、成长,在pc时代历经苹果、微软以及谷歌,在美国硅谷和中国中关村崛起的时候,在这两个地方做过最有创意的工作。他的人生足迹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

在范海涛先生的后记中,他这样写道:“我相信,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希望探究这样精彩的人生究竟如何缘起。”

正是怀着这样的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踏上了寻梦之旅。咀嚼文字,你会被这截然不同的世界所吸引,那看似遥不可及的精彩似乎在此刻离你是这样的近,近到伸手可触。

儿时的他和普通孩子一样调皮,去了美国之后更是掌握了一些美式捣蛋法,让人捧腹。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还和伙伴们共同完成一部“科学、武侠、传奇、爱情”巨作——《武林动物传奇》,被邻里争相传阅。这还不算稀奇的,5岁的时候,他厌倦了幼儿园的生活,向妈妈提出了要自己去考小学的想法,结果他就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小学录取。这在同龄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在新的课堂上,他依旧不能让人省心,又是说话又是做鬼脸,竟逼得老师用胶布封了他的嘴;为了满足小小的虚荣心,他还给同学们表演吃纸,最后连桌子都给啃了。

在这期间,母爱指引着他跑得比同龄人更快。在母亲的支持下,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养成了终生读书的习惯。而他父亲的中国情节就像一条无声的溪流,注入了他的价值观,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他的人生抉择。

而之后他在美国所接受的教育则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础。虽然还存在着许多的缺点,但是美式教育仍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之一。它鼓励学生自我选择,按照兴趣发展,让一个人发挥最大的激情,去选择自己的爱好。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自己热爱的'事业。

在高中期间,他在芝加哥大学数学训练营里结识了菲利普·柳、兰姆等几名同学,开始有了自己的死党。他们一起经历过很多“好学生”的疯狂,一起去玩电子游戏,去芝加哥的市中心溜达,去芝加哥最有名的比萨店吃比萨,晚上一起打桥牌玩个通宵。从训练营回来,他和死党们还创办了一份“校刊”,风靡全校。

开复老师遭遇的第一次打击是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哈佛大学,然而却被两所“捣蛋”学校所看中,并最终选了哥伦比亚大学。哥大年轻、活泼、新锐、自由的学风使他终生受益,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的钟爱——计算机。在哥伦比亚大学时期,他的哲学老师就推崇一种makeadifference的人生态度,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三的时候,开复老师则遇到了自己一生中唯一的真爱,并在21岁组成了家庭。这辈子唯一的感情,令很多人既羡慕又惊奇。也正因为有了稳定的感情依靠,使得他在美国读博士期间,不再感到孤独,也让他有了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做科研的动力。从他的文字中,我读了他对妻子的款款深情和浓浓的爱,感恩之情已无法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