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2025/09/16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活着》是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书。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待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终。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刺目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

从一个少爷吃喝嫖赌到最终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干农活,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死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又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他布满老茧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最终只孤独余生与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是一个何等的悲剧。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似乎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

这种生命的韧性似乎讲述着人生绝望的不存在。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一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可到最终,白嫩嫩的,却剩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在人世对富贵是眷顾的,也是极其残忍的,但执着地活着已成为唯一对福贵的形容,也是对福贵的最好的肯定与颂赞。

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教师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了,新时代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高了。看完《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后,让我明确了自己提升的方面与方向。

一、做会上课的教师。

“课”我们每天都在上,都以为自己会上课了,其实不然。怎样才能上出一节优质的课,这是一个值得我去思考的问题。“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而不是选择适应教学方案的学生。”这句话说得有理,让我豁然开朗,也解开了我心中的谜。是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去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看完这部分内容,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了深刻的反思,忽有所悟。我应该从设计好每一节课开始,提升自己的上课能力,做一个会上课的教师。

二、做会写作的教师。

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孔子有“日而三省”的作法,目的在于提高个人修养,规范自身的言行。彭兴顺教师说:“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并不是从‘写’开始的,而是从‘做’开始的,用‘写’来指导‘做’,用‘做’来充实‘写’。”正所谓:实践出真知。结合写作,我们的工作是一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工作中我们把所学的理论用于实践,只有通过写作,给自己一个思考总结的时机,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我想作一个会写作的的教师,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服务的。

有一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可以说: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一切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我觉得想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会上课还要会写作,从写作中反思自身的点滴,积累自己的成果,写,才知不足,从而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看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有效就是高效能。高效能就是效果、效率、效益的综合体现。可以说: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进效能、追求效益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日夜探寻、反复实践的课题。

在这本书中,写了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教书时间长了,有的教师教学硕果累累,但有的教师却停滞不前,似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持的态度不同。魏书生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成功源于热爱。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也要善于反思。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即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做有效教师还要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很重要。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我们这些为师者要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在年级书吧里看到这本《致青年教师》,翻开后看到的第一篇文章就让我下决心读完这本书。

第一篇的课题是《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看完这一篇,就感觉似乎遇见了知己,他好像说出了我内心此刻正想的,回来后细细品读,觉得这本书很不错,适合我们这些刚刚刚刚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的新手们,书中讲述了青年教师的很多困惑,并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角度提出很多好的建议,以及对教育的深层阐述。这本书好似一盏灯,指引着我不断的前行。之后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也常常再拿起这本书,并能从书中寻找到答案。

印象最深的是《不要急》这一篇。“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好多事,都不要急。”读着书中的每一个字,好像面前不再是一本书,而是一位长者就坐在你的面前,他清楚的知道你内心的困惑,并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年轻真好,但是,无论如何不能以为这个年龄什么事都可以去做,也不要以为这些事只要靠精力足就能做成。为什么要这么急躁?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学是“慢”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想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我们每天面对的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我们也无法期待学生即刻变成理想的样子,我们要有爱心和耐心,对我们的学生实施持之以恒的教育。

“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它的亮度就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走上教师这一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不断学习的道路,要时时充电,这样才能“传道授业解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