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格列弗游记》有感

2025/09/17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格列弗游记》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格列弗游记》有感 篇1

曾听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故事之所以人尽皆知,是因为它饱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一段历史之所以千古流传,是因为其蕴含着不朽的精神传奇;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享誉中外,是因为它时时奏响着真、善、美的旋律。当他们汇集到一起,就搭建起世界最神圣的文学殿堂。”

小说《格列弗游记》的作者是十八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曾因创作了大量抨击地主豪绅的英国殖民政策的政论的讽刺诗而深受欢迎。但他的讽刺小说影响更甚,《格列弗游记》正是其中的代表作。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在海上四处漂泊的冒险者的口吻和身份,来描述了主人公格列弗亲身经历和见闻。从夜郎自大的小人国,到自以为是的巨人国,又到愚昧迟钝的飞岛国,最后到和平安定的慧驷国。每个国家都有其突出的毋庸置疑的优点,也或多或少有其不容忽略的弊端。、

其中最让我觉得有趣的地方,就是巫人岛,拉格奈格和慧驷国。无人岛上的居民都是巫人,年龄最长的可以继任岛主或长官,可以召唤鬼魂。格列夫便请求长官召唤他所想见的鬼魂,知道了亚历山大帝不是毒死的,是因为饮酒过度发高烧死的,也见到了许多过去几百年中欧洲国家最为显赫的人物。最终,格列夫明白了真正的历史根本不是那些狂妄的作家所描述的那样。他们说,最伟大的战功是懦夫所为,最聪明的建议是由傻瓜提出的,最真诚的是那些阿谀奉承的人,最虔诚的是那些不信佛的人,还说告密者说的都是真话。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获得高冠贵爵的人是通过各种不堪手段夺来的,忠君爱国的人却被送上断头台。

拉格奈格是一个懂礼貌却又十分慷慨的民族,他们国家极少数婴儿出生时额头上有红点,这些人就是长生不老者。然而因种种原因:语言不断变化,学习能力退化,记忆衰退等,而在无限的生命中失去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麻木的无异于木偶。

慧驷国是一个令格列佛乐不思蜀的国家,它是理性与美德的完美契合地,也是让人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在那没有战争,没有刑法,没有暴力。难怪格列佛无论如何都不愿再回到自己的国家了!

与此同时,作者的叙事技巧和讽刺才能也在此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随心所欲下的幽默叙述,风平浪静下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云淡风轻间发人深省的哲学思考,动物的、人性的,明亮的、灰暗的,愚昧的、先进的,幼稚的、智慧的,一切一切,无不清晰而准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时而让我心领神会,开怀大笑;时而让我陷入沉思,若有所悟;时而让我哭笑不得,无可奈何。尽管它在本质上是一部讽刺文学作品,而整体上却是轻松而明快的基调,因此绝对不让我感到丝毫的无望与悲伤,更没有浓厚的忧郁氛围使我沉陷。它是孩子们的,更是大人们的;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它让我对人类社会深入思考,深受启发。

这是一次奇异的航海旅行!

读《格列弗游记》有感 篇2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他以讽刺小说反映出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社会矛盾,毫不留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和罪恶,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这本书讲的是主人公格列佛因为热爱航海,就以一个医生的身份出海。但每次航海都不顺利,先后去了“小人国”、“巨人国”、“飞岛国”和“慧因国”。在这四个国家里,格列佛分别担当着不同身份:在小人国里他是人山和巨人;在巨人国里他是小矮人;在飞岛国他是怪物;在慧因国他是野胡。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做人要勇敢、诚实、善良,不能有嫉妒心。总之,这本书让我收获很大。

读《格列弗游记》有感 篇3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游记体讽刺小说,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各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的生活,反映情况18世纪前英国统治的*败和罪恶,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深刻反映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乱斗,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进行揭露披判,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的精神。

当中的“宫廷游戏”和“语言的妙用”两部分我很喜欢。

“宫廷游戏”描写了宫廷内有重要的官职的人和希望得到皇帝宠幸的人。举行这种比赛的时候往往会发生致命的意外,主人公亲眼看见三个候选人跌断了胳膊和腿。

本章中利立浦特小人国的游戏,利立浦特用这种方法选拔官员,候选人必须冒着生命危险来从皇帝手中获得各色丝线。也就是高高的官职,而小人国的官员腰上都缠了丝线,这也只能说明他们全是奸佞献媚的小人。

“语言的妙用”中作者本是反对废除口语。但他却以愤慨的心情谈到了妇女与俗人的的日常语言,他是在批评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很巧妙地用语言进行讽刺,使读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用意,正如前言所说,用柠檬汁在白纸上写字是看不出来的,可是如果把纸放到火上烤一烤,字就显现出来的,作者正是利用这点让读者自己从中去发掘品味。这样的文章也才会让读者更加感兴趣。

作者其实只是一个8世纪普通的英国人,同时也是一个不寻常的鲁滨孙,因为他每到一个地方就会认识那里的的社会,以及种种形式的生活。有人说这是一篇童话小说,因为中间夹杂着许多童话元素,但其实这是作者经过许多构思,并通过丰富的构思才写出这样一篇集聚讽刺意味的小说。

《格列佛游记》以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用讽刺手法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剖析了英国社会的残忍现实。

读《格列弗游记》有感 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