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愚公移山读后感

2025/09/17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愚公移山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愚公移山读后感 篇1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故事讲的是愚公苦于门前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道,给他正常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障碍,于是立志将这两座大山搬走。于是,他号召全家男女老少挖山不止。当邻人智叟笑话他们“甚矣,汝之不惠”之时。愚公却豪迈地回答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很愚,而且愚的不可理喻。他不但用自己剩下的光阴去挖“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还要叫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去挖。但是,只要我们深入理解就不难发觉,在那远古时代,被人认为可笑的“愚公精神”却是当今社会走向成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任何人都应该具有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数学题时,做了许久都没有做出来。过了一会儿,我越做心情越烦,只好扔下那道题不管了。后来,我学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知道了只要坚持不懈,以“愚公精神”来面对一切挑战,最后达到成功之路,获得的是成功后的喜悦;而如果在困难面前低头,面对一次次挫折,望而生畏,那么将会一事无成。如果我们能像愚公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我们肯定能战胜眼前的'难题。

愚公那种碰到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坚持、乐观的精神让我们深深地震撼。使我理解只要努力。坚持就一定会成功的,不要理会别人的眼光,别人的说法。另外做事也要反方向看问题,不管有多难。我们一定要有一种不放弃、不抛弃的理念。而我们学习时往往对不会做的题不动脑筋,敷衍塞责;遇到疑难就低头,见了困难就逃避。扪心自问,这样的做法,岂能成大事?从今往后,我要向愚公学习,面对困难不低头、不逃避,树立敢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学好每一门功课,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了我们的明天,为了我们的前程,为祖国美好的未来,我们要继承这种“愚公精神”,并把它发扬光大。

愚公移山读后感 篇2

愚公移山贵在精神。愚公觉得两座山挡住道了,为方便大众,他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移开山道。后来感动神灵,搬走大山。如果愚公当时空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恒心和毅力,那么移山都是空谈。

今天,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时代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吗?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待愚公,也许有人会这样想:他为什么不搬家呢?一家几口背上行李翻过大山到大城市去生活,如果嫌城市喧闹还可以定居村庄。也有人说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当代仍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许可以把挖山的'重任,推给集体,留给后人。谁也不会要求一位快九十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愚公没

有这样做,他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并在统一了家人思想之后,马上付诸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不断挖山”的精神。一个人搬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子子孙孙永远搬石头。在挖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吃饭穿衣、工具、伤病等等一些问题。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都没有动摇,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事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付诸行动,去实践,坚持不懈,百天如一日地去做。迎难而上,困难便会迎刃而解。有人习惯在温室里成长,满足于优越条件,只想坐享其成,害怕吃苦,害怕生活的重担压肩。在通往理想与成功的道路上跋涉,的确是痛苦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不怕苦,苦一时;害怕苦,苦一世。愚公就是以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扫清了道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怕困难,那么,困难将越积越多,难以解决。人生就应该像一条河一样,奔流不息,不要做一泓不起涟漪的湖水。要像暴风雨中的海燕那样展翅翱翔,搏击风浪,岂能做胆怯地躲藏在岩石下的企鹅?

愚公移山读后感 篇3

读了《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我感受到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位居住深山里的老人向命运发起挑战,并持之以恒的毅力深深震憾了我的心。

这个故事里愚公因为两座大山挡在家门口,出入不方便,他做出了带领家人挖掉大山的决定,并坚持一代一代持续下去的决心。愚公他是这样说的,'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最终他的精神感动了天神,得到天神的帮助,背走了两座大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即使你是智者,要想到达成功的'彼岸,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和毅力,也只能半途而废,再美的梦也无法实现。

一个人的梦想是必须通过自己双手的努力创造,才能美梦成真。这让我想起了我的钢琴梦。从小喜欢音乐的我,四岁的时候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位钢琴老师美妙的琴声深受启发,当时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钢琴,当一名钢琴家,就把想法告诉妈妈,可当时家里的条件不是太好,不能让我去学钢琴,但我始终没有忘记我的梦想,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我要成为世界一流的钢琴家!

一直到了七岁时,在一次上音乐课的时候,音乐老师教我们唱歌,我一直关注着老师弹琴的手,那仿佛就是一个少女在琴键上跳舞,这次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我一定要学钢琴。有一回,妈妈带我们出去散步时,看到一个>培训学校正在招生,妈妈忽然想起了,我小时候的愿望,就带着我和弟弟走了进去。妈妈跟我说,钢琴这条路太窄,太长,又很枯燥,许多人无法坚持到最后,只能半途而废。你要是想学而且能坚持到最后,妈妈就让你学。我坚定地点了点头,说,妈妈我觉得钢琴一点也不枯燥,你就让我学吧,我一定能学好的。将来挣了钱会还给你的。

愚公移山读后感 篇4

暑假,我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那位居住深山向命运发起挑战的老人持之以恒的毅力深深震憾了我。

故事里的愚公因为家门口被两座大山挡住,村民出入很不方便,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做出了挖掉大山的决定。尽管有很多人质疑他的决定,尽管身边人向他告之了种种困难,但他没有退缩,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终于,他的精神感动了天神,派出大力士背走了两座大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要想到达成功的彼岸,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和毅力,再美的梦也无法实现,也就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让我想起了我短暂的钢琴梦。幼儿园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教音乐的李老师,每当音乐课上她弹奏电钢琴的时候,手指就像在钢琴上跳舞,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妈妈我想当一名钢琴家,于是妈妈给我买来钢琴,找来专业的指导老师,可学着学着却发现钢琴学习越来越难,终于,在困难面前我变成胆小鬼,放弃了。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永恒的陶笛梦。上学前班的时候,活动室里时常会传出一种美妙的节奏,这种说不出名字的乐器让我十分向往,在征得妈妈的同意后,我终于拿到了我期待以久的陶笛,四年的学习过程让我渐渐发现,学好陶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陶笛陪伴我参加了多次演出,给我带来很多快乐,但我始终没有坚定学好这种乐器的决心,在读了《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后,我幡然醒悟:坚持才是梦想起飞的翅膀。

从此,我坚持按妈妈的要求坚持做每一件事:每天阅读20分钟,练习陶笛20分钟,诵读英语20分钟……哪怕是生活中诸如上课时认真听讲、写字时坐姿端正、走路时遵守交通规则等一些点滴小事,也努力坚持做好。

加拿大女诗人约翰生曾经说过:“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我要学习愚公锲而不舍、不畏困难的精神,面对困难不低头、不逃避,学好每一门功课,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