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电信诈骗》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班《电信诈骗》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中班《电信诈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
时间安排:
一节课
课前准备: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
3、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2、呈现主题。
(二)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丢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始联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丢失的孩子,却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解救出来的。
(三)小组讨论: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训,我们应如何防拐骗防诱拐?(四)防拐骗知识
1、掌握动向。外出一定要跟家长“请假”。
2、防陌生人。告诉孩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请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五)上当被拐骗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着冷静,注意观察犯罪分子的人数、交谈内容,从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图。在摸清对方的意图后,要想方设法,在适当的时候,寻找借口逃跑如上厕所、装病。不要与犯罪分子当面顶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软禁,要装作很顺从的样子来麻痹对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机会就接近窗户、天窗、通气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办法向邻居、路人呼救,或者写纸条、扔东西。纸条内容大概是“我被坏人关在xx地方,请报警”,这不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网。
3、如果已被人贩子卖掉,要冷静,想办法拖延时间,可以说身体不适,或用温柔的语言哄骗对方。抓住机会向你能够接触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洁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声呼救。见到警察、机关单位等要想办法靠近并求助。
(六)小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这次的班会活动能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愿同学们开心地学习,平安地生活。
中班《电信诈骗》教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二、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渠道的广阔,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其带来的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预防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为了灌输学生更多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三、引入提问:什么是“盗窃和诈骗”?
所谓“盗窃和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学生经验少,心肠软等特点,蓄意编造故事,博得大学生的同情,伺机借走其银行卡,然后想尽办法盗走密码,最终骗走卡内资金的事项。
(一)、电信诈骗特点
1.作案过程不接触化。诈骗案件与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无现场、无痕迹物证,难以发现、固定和提取犯罪证据。在侦办传统诈骗案件中,往往采取比对嫌疑人体貌特征确定犯罪嫌疑人。而电信犯人罪中,犯罪嫌疑人仅通过电话与受害人联系,与受害人不见面,受害人对犯罪嫌疑人了解仅限于电话号码、银行账号,不掌握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难以确定犯罪嫌疑人。加之,电信犯人罪嫌疑人通常采用网银系统转存及分解资金、自动柜员机提现等手段,与银行工作人员不接触,加大了确定犯罪嫌疑人、固定证据方面的困难
(二)、电信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法
(1)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分别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银行、社保、医保、有线电视或邮政公司”工作人员,虚拟上述机关、单位电话号码,以“恶意透支、社保、医保账户异常、电视欠费或涉嫌洗钱、贩毒、经济犯罪等”为名,要求事主保密并将个人资产转到所谓“安全账户”。
(2)冒充“领导”、熟人电话诈骗
骗子冒充单位领导、同事、同学、亲属、朋友等,采取直呼其名或“猜猜我是谁”的方式,以“临时周转、发生车祸、急需手术费用、孩子突发疾病”等为名,要求事主向指定账户转入资金。
(3)破财消灾诈骗
以“子女在外遭绑架”或事主“得罪人将被报复,花钱能够帮其摆平”等为由,要求事主交赎金或向账户打款。
四、PPT播放
(1)校园中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
(2)社会上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
五、学生讨论
分组讨论身边发生的案例以及如何预防此例事件的发生
六、班主任总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无根据的同情陌生人,或者是昔日的好友,不可泛滥其同情心。详细的阐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管银行卡等。
七、情景剧搞笑版
“老同学”(一个学生被昔日的同学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入传销的情景剧)
八、班会课总结
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中班《电信诈骗》教案 篇3
一、演习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1、时间:20xx年11月26日
上午10:15开始(各班请家长按时间表进园)
2、地点:各班室教、户外大操场
3、人员:各班家长(每班23位)
二、演习目的
1、增强家长和老师的安全教育能力
2、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避免拐骗幼儿和伤害幼儿人生安全的事故发生。
三、准备工作
(一)策划案拟定完成,召开教师例会、活动前做好家长宣传工作。
向教师讲解本次安全演习的操作时间过程,以及相关的合作事项。并通知各班数名家长参加协助帮忙。
(二)人员分配
1、“骗子人员”按楼层进行分头行动(不要出现本班家长潜入本班幼儿处)
2、指挥人员:xxx
情景道具准备:家长自带
照片拍摄:各班老师
幼儿资料准备:各班老师
协助工作者:各班阿姨、保健老师及保安
(三)情景演练
各位家长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现场“行骗演习”。家长了解幼儿的基本资料,当幼儿察觉时要想办法立即结束。一个班级可以有两到三个情境游戏。
(四)活动准备
1、教师在“行骗”活动前需要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使幼儿建立初步自我保护意识。
2、相关道具:零食、玩具、ipad
3、摄影器材。
四、具体时间安排
20xx年11月26日星期二
上午10点15分
五、演习方案
1、选派几名从未与幼儿见过面的家长充当“骗子”引诱幼儿。采用互换班级的形式,分别去“诱骗”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2、在活动中,通过创设情境与假想事件,由“陌生人”以各种理由对幼儿进行“哄骗”,观察孩子们的反应与表现。
3、家长交换方式:各班家长互换
4、若骗子将孩子带离老师身边,取得孩子的信任带到门卫处,就算行骗成功。
六、演习过程
1、事前各班教师再次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幼儿注意保护自己,不能吃陌生人东西,不玩陌生人玩具,不跟陌生人走。
2、教师交待任务离开,幼儿自由在活动室以及教室内活动。
3、10:15“骗子”进各教室,利用道具对各班幼儿进行诱骗。
七、演习预期效果
1、幼儿园和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幼儿防骗教育工作。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记住家长姓名、住址、家庭电话,遇到意外情况,学会向熟悉的人求助;
2、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管理。对幼儿在园时间,加强看护;对幼儿进行经常性的防骗教育,提高幼儿防骗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3、幼儿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禁止陌生人进入校园,加强值班,外来人员要做好值班登记
4、完善幼儿接送制度。幼儿接送定时定点,幼儿离园必须由幼儿家长来接,幼儿因故不能来上课,要提前和幼儿园请假。
各年龄段实施过程:
小班:
1、家长:我认识你们老师,是X老师对不对?
幼儿:孩子们马上反驳:不对,是x×和x×老师。
家长:那个小女孩真漂亮,叫什么名字啊?
幼儿:幼儿回答
家长:你长得真漂亮,过来跟阿姨(叔叔)拍张照片好吗?”
2、家长:我有好多糖糖,谁跟我去玩,我请她吃糖。
幼儿:不要,糖吃多了会蛀牙。
家长:我认识***妈,***妈上班了是吗?
幼儿:是的,你认识我妈妈?
中班:(情景一中由大班幼儿参与进行行骗)
1、大班幼儿: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好玩的玩具,摇控汽车之类的,吸引小朋友注意,小朋友追逐玩耍中把孩子带到指定地点。(对这个当“骗子”的小朋友,家长要避免用骗子这个字眼,可以说交给孩子一个挑战性的任务,看你有没有办法把更多的小朋友带到某个地方来等等)。
大班幼儿:我手里的这个玩具很好玩,你们愿意和我一起玩吗?
2、骗子混入,进行行骗
小朋友们独自在教室玩,这时从门口走进来一位陌生的阿姨(叔叔)
家长:你们幼儿园门口有小店,有许多好吃好玩的,哪个小朋友能带我去?我有溜溜球和糖果哦,谁带我去我就奖励给她。
幼儿。(有几个蠢蠢欲动)
家长:谁带我去就奖励给她,我知道小朋友很能干,有棒棒糖,还有溜溜球哦
幼儿:是真的不?
家长:真的,谁带我去我就给她。
大班:
1、家长:x小朋友,我是***妈的朋友,***妈叫x对吗?
幼儿:对的。
家长:***妈说她现在有件很急的事情要出去,下午来不及接你放学,现在就要我把你带回去,你快点跟我走好吗?
2、家长拿IPAD吸引幼儿注意,
家长:我这里有个很好玩的游戏,谁愿意来玩切水果的游戏备注
注意:1、教师不在教室期间间接方式注意幼儿安全,如果不安全现象及时进行现身进行提醒。
2、做好演习的资料整理工作,录像,照相,文字记录等,然后对拐骗学习做结果分析,研讨并向家长支招。
中班《电信诈骗》教案 篇4
中班《电信诈骗》教案(精选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电信诈骗》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电信诈骗》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对话,了解与陌生人通电话要注意的事情。
2.通过对话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大灰狼布偶、小动物布偶,玩具电话。
活动过程
1.利用大灰狼和小动物布偶进行电话对话,请幼儿判断小动物做得是否对。
2.老师表演以下两段对话:
对话一:
3.大灰狼:小朋友,请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
小动物:他们都不在家。
大灰狼:家中有大人吗?
小动物:家里有爷爷。
大灰狼:我是你爷爷的朋友,想来看看你们,但忘记了地址,
请你告诉我你家的.地址,好吗?
小动物:好呀,我家住在动物村12号。
对话二:
大灰狼:小朋友,请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
小动物:请问你找谁?
大灰狼:家里有大人吗?
小动物:请你等等,我让爷爷跟你说话。
4.请幼儿分析刚才的两段对话,谁做得对,为什么。
5.引导幼儿知道不能随便和陌生人对话,有陌生人打电话来,应立即交给家里的成年人接听。
6.提醒幼儿不能随便在电话里透露个人及家庭信息。
活动反思
我们教育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给孩子讲解安全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