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我们马上将面临冬季,寒冷的冬天,往往是煤气中毒的高发期。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我们的自护自救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引入最近我省市报道的煤气中毒事件)
煤气中毒案例一.xx新闻报作者:记者
[摘要]8月9日早9许,xx高新区长岭南路中段非机动车道上,一男子被发现在一辆黑色SUV车内死亡,被发现时已过三四天。高新分局花园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立即在车辆周围拉起警戒带,经法医在现场勘察后,初步确认该男子已经死亡,死者身上无明显外伤。经法医鉴定,确定该男子死亡原因系车内密闭状态下,开启空调后导致吸入过量一氧化碳不幸死亡。
煤气中毒案例二:陕西xx:回家奔丧出意外一屋五人中毒被撂倒(播放当时新闻报道视频)
煤气中毒案例三:陕西11名小学女生煤气中毒身亡(播放当时新闻报道和相关视频)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板书】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当然,夏天也会有煤气中毒的事故发生,更多的是发生在我们使用空调的时候。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一、煤气中毒的原理?【板书】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评:
1.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人的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3.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从而使人体缺氧,致使呼吸困难。
4,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出现时间、中毒的严重程度等均与一氧化碳在室内浓度密切有关,亦与中毒者年龄有关。青年人较老年人敏感,孕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心肺疾病者亦易发生中毒。
医生提醒:一氧化碳中毒对大脑神经系统和心悸损害最大,导致供血阻塞、人体缺氧,致残率很高,易造成迟发性脑病,治疗恢复非常难。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二、煤气中毒的原因?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就煤气中毒的原因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评: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①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
②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③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④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或液化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亦可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或夏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因为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碳,一台20马力的汽车发动机一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
三、煤气中毒的症状?:
煤气中毒的症状
1、轻度中毒。中毒者会感觉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此时中毒者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率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四、怎样快速处理煤气中毒事故
(配合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方法/步骤
1、开窗透气
如果发现有煤气中毒现象,或者自我感觉有了这种状况,赶紧第一时间打开你的门窗,将室内的毒气散发出去,让新鲜空气流动进来,如果发现中毒者出现昏迷或头晕目眩接近昏迷时,一定要将中毒者送出屋子。
2、放松衣物
遇到煤气中毒,如果自己还清醒的话,松开自己的衣领,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呼吸。如果发现中毒者,则救护人员赶紧松开患者的衣服,裤带等,并且要注意保暖。
3、清理口内粘液
煤气中毒之后,要及时对中毒者、特别是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清理,因为一旦中煤气毒的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流到口鼻一些体液,这样容易引起患者呼吸不畅,并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4、喂点糖茶水
如果中毒者还有自己的意识,还能有吞咽能力,赶紧准备一杯糖茶水,为患者喝下,让患者补充适当的体力,等待进一步的救治。
5、人工呼吸
如果发现患者昏迷不醒,或者出现呼呼微弱,将患者口鼻清理后,对患者实行人工呼吸救治,当新鲜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后,中毒不算太严重的患者就能减轻一些症状,但是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式。
6、联系医院
若果中毒不是太严重,只出现头晕,恶心,脸色不好看现象,那就将以上几种就只办法实施后,将患者挪到充满新鲜空气且不寒冷的屋子里躺下休息即可,而当患者出现昏迷、心跳加速、或者更严重的症状时,就一定要赶紧联系医院进行专业的救治,万不可轻视。
学生活动:模拟演练
假如你小组某同学在洗澡时,煤气中毒,如何急救?
温馨提示:
1.一人装作煤气中毒;
2.将中毒者远离现场1米即可;
3.组长认真组织,分工合理。
情境设计一:自己用煤气热水器洗澡时感觉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
情境设计二:一同学用煤气热水器洗澡时中毒,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口内有呕吐物。
情境设计三:一同学用煤气热水器洗澡时中毒,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出现发烧现象。
情境设计四:一同学用煤气热水器洗澡时中毒,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出现昏迷或头晕目眩接近昏迷。
情境设计五:一同学用煤气热水器洗澡时中毒,出现昏迷,心跳加速,呼吸微弱。
(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
(抢救中毒要尽快,因燃气热水器造成的中毒往往由于警惕性不高所致,有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如不加以控制,中毒症状发展较为迅速。因此,一旦发现有人中毒,一定要尽快抢救。
1、迅速关闭气阀,将门窗打开通气,使中毒者尽快脱离现场;
2、将中毒者头放平,使其呼吸不受阻碍;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而导致肺部感染加重病症;
4、口内若有呕吐物,用手指裹洁净的布轻轻擦拭,以免进入咽腔造成窒息;
5、中毒者出现高热,可用冰袋或毛巾冷敷;
6、中毒较轻者可喝少量醋或酸菜水,使其迅速清醒;
7、若中毒者面色青紫,四肢冰凉,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8、若中毒者心脏已停止跳动,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还应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配合。而且应该在最短的时间里和急救医生取得联系。)
五、如何防止煤气中毒:
【板书】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切忌在没有烟囱的情况下在室内用煤、木炭、木柴、焦炭等可燃物取暖。
6、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六:集体讨论:
问题:这次班会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老师小结:防止煤气中毒,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煤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煤气中毒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
七、作业
1、回家后,和家人一起找找家中有哪些容易发生煤气中毒的安全隐患,当天解决,确保过一个安全、温暖的冬天。
2、将我们今天学习到的知识讲给自己的父母和你周围的人听,人人争做预防煤烟、煤气中毒的义务宣传员。
3、办一期有关《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的黑板报或手抄报进行宣传。
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及煤气对人的危害。
2、初步掌握煤气中毒预防
能力目标:
1、学会煤气中毒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思想上,意识上要懂的自我保护、提高应急、自救与保护能力
2、提高日常生活的保护意思,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
教学重点:
煤气中毒的抢救措施及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法、讨论归纳法
学习方法:
分析讨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CIA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通过视频播放煤气中毒事例(一个是冬季用煤取暖中毒事件;一个是洗燃气热水澡引发的中毒事件。)提出问题:
(1)什么是煤气中毒?
(2)目前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冬季取暖仍采用煤炉,因使用炉火不慎而造成煤气中毒的事故常有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煤气中毒呢?
(3)假如你煤气中毒了,你该怎么办?
(4)如何预防煤气中毒?尝试举例加以说明。
二、学习研究,深化认知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视频,网上收集资料,学生分析讨论)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4)工业生产煤气、矿井炮烟、内燃机废气,冶炼车间通风不好,都会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也会造成煤气中毒现象。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造成198人死亡。
2、介绍煤气的生成(教师设疑提问,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师生归纳总结)家庭中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中毒等等。前者多见于冬天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时,后者常见于液化灶具漏泄或煤气管道漏泄等。
(1)南风倒灌烟囱是罪魁祸首!北方许多居民家中的烟囱设置在房屋的南侧,突然间北风转南风使得许多烟囱发生倒灌现象,煤炉子‘呼吸’不畅,从而导致室内滞留大量一氧化碳气体。
(2)雾气大,气压低,空气扩散能力弱,也是导致煤炉排烟不畅的另一个原因。气温突然上升,许多居民将煤炉封得很严实,同时也导致煤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聚积在室内引发中毒。
(3)家庭中门窗紧闭、火炉不安烟囟或烟囟不通、漏气等也是煤气中毒的原因之一。
3、煤气的危害(教师课件播放,学生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以及生活中的`实例)
煤气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窒息。
(1)煤气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2)煤气中毒时间稍长,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粘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3)煤气中毒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三、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一)煤气中毒急救措施。
(课件播放,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思考分析讨论自己知道的煤气急救方法。师生归纳总结。)
实例:煤气中毒考研女生挣扎打开一扇门救了三条命3个在校外租房准备考研的女生煤气中毒。所幸其中一女生及时打开门,3人幸免于难。小李是原西师文学院的自考生。7月份毕业后,她和另外两个同样准备考研的校友合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昨下午4时许,3人在有空调的客厅里看书,厨房在烧开水。?不知过了多久,我们都觉得头晕,全身没力气?小郭说,她和另一个同学渐渐没了力气,趴在书桌上动不了;小李则用虚弱的声音问是不是煤气中毒了,刚说完,她也瘫倒在地。但小李并没放弃希望,她慢慢往门边爬去,两米不到的距离,爬了很久。她终于站了起来,门被打开了,一股新鲜空气进来。?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不打开门大家都要完蛋。?小李说。约过了10分钟,小李体力有所恢复,打电话叫来同学,她们被送往校医院。事后发现,因当时刮大风将窗户关死,并将炉火吹熄,造成屋中3人中毒。提出问题:我应该如何去做?采取什么措施?
(在此处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培养学生?处事不惊,冷静处理?的心理素质。如果只有一个人就应该先开窗关煤气,不能在室内打电话,因为煤气浓度高的话,打电话很可能引起爆炸,所以,电话一定要到室外去打或者等空气流通后方可打)
如果发生煤气中毒时,家人要冷静沉着,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立即把中毒者搬到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吸入新鲜空气,及时排出一氧化碳,如果是冬天但要注意保暖,最好将患者用厚棉被包裹好。
2、如果中毒症状较轻,可给他喝些热浓茶,这样可抑制恶心。
3、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篇3
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有关煤气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防止一些不必要的事故的发生。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其实我们家庭也时刻存在着安全隐患,尤其是关于煤气的使用,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
煤气是一种优质的气体燃料,它具有清洁卫生、方便快捷、节约能源等优点,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煤气又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发生危险,造成事故。
二、安全使用煤气的知识传授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用事例的方式讲解)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具体问题涉及:
1)怎样识别煤气漏气?
2)煤气中毒有那些症状?
3)煤气中毒应采取什么措施?
4)煤气表灶附近堆放东西有什么危害?
5)怎样燃点煤气?
6)怎样调节火焰?
7)煤气灶的维护保养
三、让同学们来演绎一些厨房片断,让大家学会如何自救和发现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四、通过该次的主题班会,令学生学会了有关煤气的安全知识,保护了自己又保障了家里的安全。
五、班会总结
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一氧化碳对人的危害,并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到了冬季,尤其是天气最冷时,不免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我们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二、介绍一氧化碳的生成及危害,气压低、吹南风、气温升高的时候特别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即使不是南置的烟囱,雾气大,气压低,空气扩散能力弱,也是导致煤炉排烟不畅的另一个原因。气温突然上升,许多居民将煤炉封得很严实,同时也导致煤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聚积在室内引发中毒。所以,遇有大风天气,尤其是在夜晚,一定要打开炉门,让蜂窝煤能够充分燃烧,或者干脆将炉子灭掉;尤其在冬季的雨雪、阴天或者气压低的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清扫烟囱,保持内部通畅,并要经常开窗通风。
三、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3、老师点评: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的`原理: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a、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一氧化碳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
c、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四、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1、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注意事项: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
五、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课堂总结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煤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掌握一氧化碳中毒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2:注意事项: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